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離島 : 海的彼端, 日本的未來 = りとう = Island leaving, island living

  • 點閱:6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即便是在被人們認為是一無所有的地方,也必然是有些什麼的。/

  離島,是當代日本社會問題的縮影,也是日本社會未來的方向!
  ★在城市,我遇見許多飄在空中的人,而在離島,我遇見許多扎根於土地的人。
  ★離島是日本的縮影,而日本這個小島,只是全世界人類社會一個搶先亮起的紅燈。
  ★離島的精神,就是一種拓荒的精神。離島,或者說地方,將成為日本未來的方向。

  「城市裡沒有生活,離島上可以建造生活。」

  離島,指遠離本土的、隔絕於世的島嶼。日本不止是東京、京都、大阪、北海道……日本有四百多個有人的離島。每兩百個日本人之中,就有一個生活在離島。

  本書作者庫索是資深記者,目前長居日本,她歷時三年,獨自走訪了日本最為偏僻的數個小島,深入島國鮮為人知的邊緣地帶,包括潛伏基督徒和遣唐史都曾留下歷史痕跡的五島列島,擁有「拒絕福山雅治的燒鳥店」的佐渡島,還有地域振興的經典案例隱岐群島。

  這些離島多半缺乏超市、便利商店、醫院或任何娛樂設施,少子化和高齡化現象空前嚴重。交通不便、資源匱乏、性別歧視、傳統文化與藝術無以為繼⋯⋯耕田捕魚的島民為生計所困,只能奮力逃離。因此更讓人好奇:為什麼人們還願意生活在離島上?為什麼沒有離開?為什麼還有新的人移住?

  作者透過大量與新舊島民談話,入住當地人家中體驗離島生活,加上犀利的提問與觀察視角,以不刻意賣弄抒情卻富含感性的文字,從離島的歷史文化背景一路爬梳至最新的地域振興風潮,在深刻點出當前離島面臨的難題同時,又能看到離島文化所代表的另一種生活可能。

  與主流價值觀背道而馳、不追求金錢與成功的年輕人,為什麼選擇了離島?他們主動選擇將自己流放到離島,並不是因為事業失敗和人生失意。恰恰相反,他們認為在小島上可以探索日本城市裡不可能實現的生活方式,一種符合他們對教育、事業、食物和環境理想的方式。

  無數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輕人自願放棄城市,奔赴離島——也許,這正是我們很多人的未來。

本書特色

  1. 走訪日本最不為人知的離島,作為旅行文學閱讀也能得到滿滿樂趣。
  2. 深入解析日本地域振興最成功案例「海士町」,地方創生工作者必讀!
  3. 內容涉及性別、教育、傳統藝術文化保存、高齡少子、環保等重要社會議題,以日文社會的「現在」預見台灣即將到來的「未來」,既深刻又能引起強烈共鳴。

專文導讀

  Hally Chen|作家、設計師
  施佩吟|馬祖西尾半島物產店創辦人
  張維中|作家
  董淨瑋|《地味手帖》主編

庫索

  青年作家,資深媒體人,前《新周刊》主筆,豆瓣2020年度好書作者。畢業於武漢大學新聞系。2015年起移居日本,現居京都,遊走於島國各地。出版有日本文化類隨筆作品《自在京都》、《縱身入山海》、《我在京都居酒屋》和《咖啡館比其他河流更慢》。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