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華語文教育學講義 = The educ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 點閱:299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本書特色本書主要是為修習華語文教育學課程的學生編寫的教材,帶領初學者一覽語言教育概況,也可供正從事或有興趣從事華語教學者參考。從為何教、何處教、何時教、教什麼、如何教、學了什麼,到末章語文教師專業發展,有系統地讓學習者瞭解所應學。本書斟酌教育應探討的六項基本課題,側重學習者之學習需求,來思考每一章的編寫。本書對教學過程、教學設計、學習認知與語言教師發展的探索,主要以問題為導向開展,目的是引導學習者儘快瞭解本學科,對於各類相關問題有個初步認識。同時配合各章節提出「反思與討論」,結合對外華語教學能力認證考試,對問題的討論力求深入淺出,儘量給學習者留出進一步探索的空間。末章探討語文教師專業發展,讓初學者認識,每位教師的教學信念,惟有透過教師長期與人互動,並經過省思的過程,方能建構自身的教學信念。作者簡介彭妮絲台灣台北人。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言教育學博士,現任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副教授兼教學卓越中心主任,歷任環球科技大學副教務長、教學資源中心主任、通識教育中心及華語教學中心副教授,及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博士班兼任副教授等。也擔任過僑務委員會印尼地區華文教師研習會講座、《中原華語文學報》主編等職。研究領域為華語文讀寫教學、漢字教學、華語文文化教學、語言課程設計及語言教材教法。著作包括〈華語文讀寫讀本暨教學研究―以系統功能語言學理論為基礎之探究〉、〈以雙語合作統整閱讀理解模式為基礎之華語文讀寫教學研究〉、〈不同學習風格馬來西亞海青生之華語文閱讀/教學策略〉、〈華語文閱讀教學研究―以閱讀理論與個案為基礎之探索〉、〈華裔學習者華語文文化學習特質初探〉、〈華人節慶文化活動認知探究〉、〈華語文讀寫教學中之文化導入探討〉、〈短期遊學課程設計與實施―沉浸課程/任務教學設計為基礎〉,以及專著《卜辭所見殷商家族制度研究》、《白話文暨文言文閱讀理解教學研究》等。自序本書主要是為修習華語文教育學課程的學生編寫的教材,帶領職前教師及初學者一覽語言教育概況,也可供正從事或有興趣從事華語教學者參考。語言教育學這門課,筆者在本書撰寫之前已教授過幾年,語言教育學以諸如語言學、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相關學科的理論作為自己的理論基礎;不僅受語言學的影響,更多地受制於教育科學,諸如心理學、教育學,以及學習理論、教學理論、測試理論等。從「華語文教育」的名稱來看,不同於單純的「教材教法」學科,名稱不同也意味著華語文教育學從更宏觀的角度研究華語文教學,不僅研究教什麼、如何教的問題,還研究為什麼教這些、為什麼這樣教的問題;更全面地研究學習規律,研究如何指導學生學習,如何培養學生語言學習能力,研究學習的策略。華語文教育是一個獨立的學科,也是一個交叉的學科,涉及語言學理論、漢語語言學、語言教學和語言學習理論、語言教學技能、語言教學方法、語言測試、語言教育技術、語言對比研究和跨文化研究等不同的分支學科。從學科分布上看,這個學科涉及語言學、教育學、認知科學、心理學等不同的領域,本書即從宏觀的角度來看這些不同領域與語文教育的關係。語言教學的內容是語言,如何教語言必然涉及到人們對人類語言和語言活動本質的認識,首先要弄清語言是什麼,接續則是如何教等課題。本書共分十二章,第一章緒論及第二章語言教育學的基礎理論,首先探討為何教的問題。第二語言教學和第一語言教學都是語言教學,存在著共同的語言學習規律,但由於教學對象、教學環境以及學習者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不同,第二語言教學與第一語言的教學又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何時教之學習面方面,於第三章、第四章探討。影響語言學習的因素,對學生個體而言,這些因素可分為兩大類,包括內部因素與外部因素。內部因素是指認知因素和情感社會因素;外部因素包括教材、教師、班級集體、社會階層和文化背景。第四章探討語文的發展和學習理論,學習語文的規律,主要目標有兩項,一是要做到知識的聯繫;一是要做到訓練的聯繫,把第一語言(L1)的知識應用在第二語言(L2)及第三語言(L3)的學習上(Goodman, 1965)。學者建議從使用語言中學習語言,有助於母語的學習,也有助於第二語言及第三語言的學習。第五章語言教學環境理論探討何處教的問題。自然學習主要由教師採用語言的和非語言的多種手段、技巧去幫助學生理解;課堂學習則主要依靠教師的理解、例證、示範、分析、新舊聯繫等活動,幫助學生理解、記憶語言知識。兩相比較,在呈現階段、遷移階段,我們應該多採用自然學習的技巧,而在實踐階段則多採用課堂學習的技巧。第六章課程則探討教什麼的問題;課程是教師為達到教育目的,所計畫並指導學生的所有學習經驗。如何教方面探討所佔篇幅較多。第七章探討語言教學原則與設計,在對外華語教學的實踐活動中,我們既要充分考慮到有效教學的普遍目標,也需遵循這些語言教學原則,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第八章語文教學法,眾多識字教學法,莫不為降低學生學習記憶負荷量,以及引起學生學習動機與興趣為主,不同教學法間亦可並用,端視教學情境及學生需求而安排。第九章第二語言文化教學,說明語言教學必須與文化教學同時進行,只有將語言教學置於文化教學的大背景下,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及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教室的管理是今日每一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必須面對的一項重要課題,尤其於海外教學,生手教師最常遇到的問題即是教室管理,第十章班級經營即討論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們經常談論的教室管理主題。第十一章語文評量理論與方法則探討學了什麼?評量是幫教師教學的工具,教師職責不僅只是教授課程、編寫試題、實施考試、評分,更重要的是對測驗的分數進行解釋與價值判斷。本書即據上所述,斟酌教育應探討的六項基本課題,側重學習者之學習需求,來思考每一章的編寫。本書歸納知識框架,概括性地介紹相關研究成果,讀者可以通過參考文獻,進一步瞭解相關理論及其具體內容。本書對教學過程、教學設計與語言教師發展的探索,主要以問題為開展設計章節,目的是引導職前教師或初學者,儘快瞭解本學科,對於各類相關問題,有個初步認識。配合各章節提出「反思與討論」,結合對外華語教學能力認證考試,對問題的討論力求深入淺出,儘量給學習者留出進一步探索的空間。末章探討語文教師專業發展,每位教師的教學信念,惟有透過教師長期與人互動,並經過省思的過程,方能建構自身的教學信念。本書盡力廣集資料,惟智識不足,其間疏漏難免,希望通過本書能夠權充華語文教育入門階,帶領職前教師等通覽華語文教育學概況,闕漏處尚祈各界惠賜指正。彭妮絲 謹誌目錄自 序/I第一章 緒 論第一節 語文教育定義 002第二節 語文教育學學科特性 004第三節 第一語言教學與第二語言教學 006第四節 語言基本概念 013第五節 結 語 015第二章 語言教育學的基礎理論第一節 語言教育的語言學基礎 018第二節 語言教育的教育學基礎 021第三節 語言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026第四節 語言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037第五節 結 語 038第三章 影響語言學習的因素第一節 語言方面的影響 042第二節 語言的生理基礎 043第三節 心理方面的影響 047第四節 社會方面的影響 053第五節 影響二語習得的因素 057第六節 動機理論 058第七節 結 語 065第四章 語言的發展和學習理論第一節 語言學習理論 068第二節 發展與學習 073第三節 將學習視為先前經驗的遷移 078第四節 語言學習策略 086第五節 個體學習差異―學習風格 089第六節 結 語 091第五章 語言教學環境理論第一節 教學環境 098第二節 語言的學習環境 100第三節 習得語言教學環境特點 102第四節 語言教學環境分論 103第五節 結 語 109第六章 課 程第一節 課程的意義 112第二節 課程發展與課程設計 117第三節 語文課程評鑑 122第四節 課程理論的發展與應用 125第五節 結 語 127第七章 語言教學原則與設計第一節 教學的意義與性質 130第二節 教學原則 131第三節 教學設計的內容 136第四節 教學設計模式 140第五節 結 語 149第八章 語文教學法第一節 語言教學法 154第二節 二語教學法 157第三節 漢字教學 166第四節 閱讀理解教學 177第五節 結 語 187第九章 第二語言文化教學第一節 文化的內涵 196第二節 華語文教學中的文化導入 198第三節 文化教學方法 202第四節 結 語 205第十章 班級經營第一節 班級經營管理的內涵 208第二節 如何成為班級經營的帶領者 210第三節 師生互動的意涵 212第四節 班級的時間與空間管理 214第五節 班級常規 216第六節 結 語 219第十一章 語文評量理論與方法第一節 評量的定義與目的 222第二節 多元化評量的基本理念 224第三節 評量的種類 227第四節 評量實施方法 233第五節 結 語 241第十二章 語文教師專業發展第一節 教師生涯發展 246第二節 教師的專業發展 247第三節 教師專業知能發展 249第四節 語文教師心理與風格 256第五節 華語教師培訓現場 257第六節 結 語 257參考資料/259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