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愛因斯坦散自選集 : 對於這個世界,我這樣想

  • 點閱:365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愛因斯坦自選集:對於這個世界,我這樣想》Ideas and Opinions 愛因斯坦親自編選散文集,中文全譯本首度問世。 專文導讀:史丹佛大學物理系終身副教授 郭兆林 權威翻譯:第五屆吳大猷科普獎翻譯佳作得主 郭兆林、周念縈 「在生命盛會中,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並不是政治上的國家,而是有創造性、有感情的個體與人格。唯有個人,才能有高尚卓越的創造。」──愛因斯坦 本書出版於一九五四年,即愛因斯坦與世長辭的前一年,當時他已受世人肯定為人類史上最富創造力的一位知識巨擘。在他本人親自參與挑選下,本書收錄了其一生最重要的一百二十一篇散文,包括從研究生涯早期直到生命尾聲的投書、信件與演講稿,除了對相對論等科學貢獻的闡述之外,更涵蓋了其對於關鍵人文議題的探索與真知。儘管與愛因斯坦科學成就相關的著作不計其數,卻極少如同本書,賦予傳奇光芒背後的天才最全面且深刻的描繪。 本書共分為五篇。第一篇〈觀念與意見〉呈現了愛因斯坦對個人道德良知、社會責任、思想自由、宗教情懷、古典文學等各方面人文議題的獨到見解,以及他與居禮夫人、甘地等名人之間的交流;在第二篇〈論政治、政府與和平主義〉中,親身經歷兩次世界大戰與美蘇冷戰的他,展現了誠摯的人道關懷,沉痛抗議納粹、集權主義、軍備競賽對世人福祉的危害;猶太認同、以色列建國、猶太教的本質等相關議題構成了〈論猶太人〉;希特勒掌權之後,愛因斯坦對納粹政權的批判構成了〈論德國〉;在最後一篇〈對科學的貢獻〉中,我們可以領略這位與牛頓齊名的偉大物理學家,對科學哲學以及相對論、量子力學、重力理論等二十世紀初重大科學突破的思考。 無論針對科學或一般世俗的問題,愛因斯坦都能直探事物核心,以平易中見真誠的筆調,充分展現他身為二十世紀最富智慧思想家的高度。

作者介紹 愛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 猶太裔物理學家,一八七九年出生於德國南部,成長於慕尼黑。由於父親經營一家電器行,愛因斯坦從小得以就近觀察電器產品的奧妙,並萌生對科學之興趣。中學時開始對學校權威與僵化教育感到不耐,之後隨父親舉家離開德國,大學就讀於當時聲譽卓著的蘇黎世理工大學(Zürich Polytechnic),畢業後進入伯恩專利局(Federal Office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工作。 一九〇五年,愛因斯坦發表〈分子大小的新測定法〉,並以此取得蘇黎世大學博士學位。同年,他另發表了四篇徹底改變牛頓以來科學家對時間、空間、質量之認識,並奠定近代物理學基礎的論文,分別是:有關光電效應的〈關於光的產生和轉變的一個啟發性觀點〉、有關布朗運動的〈熱分子運動論所要求的靜止液體中懸浮粒子的運動〉、有關狹義相對論的〈論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有關質能守恆的〈物體的慣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關嗎?〉。一九一五年,愛因斯坦接著發表了「廣義相對論」,主張重力並非一種力,而是因巨大質量扭曲時空而造成的。在一九一九年五月二十九日的日全蝕中,英國科學家的觀察證實了廣義相對論對光線會彎曲的預測。新聞發布後,愛氏成為家喻戶曉的科學天才。一九二一年,愛因斯坦因為「對理論物理,尤其是對光電效應法則之發現貢獻卓著」,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 除了劃時代的科學成就之外,愛因斯坦也是一位偉大的人道主義者。身為猶太人,他積極投入巴勒斯坦重建運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他因猶太身分與極力反戰而成為納粹的眼中釘。一九三三年希特勒掌權後,他公開發表譴責,遂遭通緝而逃亡美國。為了戰後和平,他不斷奔走呼籲裁軍、限武、建立能確保和平的國際組織。調和個人自由與社會責任、推廣學術自由、科學與宗教的關係等,更是他終生思索的議題。 愛氏著有散文集《我所見的世界》(The World As I See It)、《晚年文集》(Out of My Later Years)、《我的世界觀》(Mein Weltbild)以及本書。 譯者介紹 郭兆林 美國史丹佛大學物理系終身職教授,專長天文物理學與宇宙學。研究之餘從事翻譯,譯作包括《相對論的意義》、《愛因斯坦的宇宙》,並與周念縈合譯有《我的人生簡史》、《愛因斯坦──他的人生、他的宇宙》、《科學的九堂入門課》、《大設計》、《圖解時間簡史》以及《新時間簡史》等,其中《科學的九堂入門課》一書曾榮獲第五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翻譯類佳作。 郭兆林帶領著名的 BICEP 團隊在南極測量原始「重力波」(primordial gravitational waves),為一百四十億年前宇宙大霹靂之際的「暴脹」尋找直接證據。重力波的概念,正是百年前由愛因斯坦所提出。 周念縈 臺大新聞研究所畢業,餘事翻譯。除了與郭兆林合作之外,另譯有《如何訂做一個好學生》、《網路到底在哪裡》、《人類發展學──兒童發展》等書。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