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

  • 點閱:26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衛報》票選「死前必讀百大作品」英美文學界公認小說經典「妳必須離開,我的家裡容不下魔鬼。」母親對我說。「這是一本女同志的小說嗎?」「不,這故事是要給想知道日常概念邊緣地帶發生了什麼的人。你總維持著安全距離,還是你會跟隨自己的心意?我永遠不懂,為什麼異性戀的故事就適合大眾閱讀,而只要有同性戀角色,或同性戀的經驗,就只能屬於酷兒族群。」──珍奈.溫特森---我對愛情抱有好奇――或說我好奇自己該愛什麼樣的人。和我一樣的,或和我不一樣的。我的生活遵照聖經一切守則,踏實前進,可我永遠感到腳不著地。我深深地信仰,也深深地不信。我以為這世界依照簡單的規則在運行。世界就像我們的教會,只是比較大。直到我認識了愛,並發現世間確實有魔鬼。然而愛是屬於魔鬼的嗎?是的話,又是哪一種魔鬼?我說凡是貓必有跳蚤,凡是人必有魔鬼。而那樣的魔鬼邪惡嗎?不盡然,他們只是與眾不同。---《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是珍奈.溫特森於一九八五年出版的第一本書。她以半自傳口吻,述說被信仰虔誠的家庭收養的女孩佳奈,雖然養母在她成長過程中日日以聖經陶冶,週週帶著上教堂,她卻無法違背本心,依舊愛上另一個女孩,並因此遭教會懲罰,被母親逐出家門。但是,在遠離那個封閉的小社會後,她才明白,世上不只有一種選擇,就如總是給她柳橙的養母,在重逢時釋然地說――說到底,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珍奈.溫特森著作《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正常就好,何必快樂》《筆電愛情》(暫名)

珍奈‧溫特森出生於英國曼徹斯特。1960年1月,被溫特森夫婦收養,在小城阿克寧頓長大。養父是工廠工人,養母為家庭主婦。家裡只有六本書,包括一本聖經和一本《亞瑟王之死》(Morte d'Arthur)。讀到《亞瑟王之死》,開啟她閱讀和寫作的熱情。養父母希望她長大後從事傳教工作。可是她後來進入女子中學,十六歲離家出走,一邊打工一邊讀書並申請大學――然後愛上一個女孩,遇到一位老師收留。一年後,取得牛津大學入學許可。進入牛津後,從姓氏字母A的作家開始閱讀,立志讀遍英國文學,直讀到Z字頭作家為止。大學畢業,進劇場打工。23歲撰寫第一本充滿自傳性質的小說《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Oranges Are Not The Only Fruit),一舉奪下英國惠布瑞特首作小說獎(Whitbread Award for Best First Novel),隔年出版,隨後由她親自改編為BBC影集,深受觀眾好評。創作生涯裡獲獎無數,而她傑出的文學成就,更於2006年榮獲大英帝國勳章OBE。(此為超過百年歷史的英國授勳制度,迄今獲此殊榮的作家包括JR托爾金、阿嘉莎.克莉絲蒂、JK羅琳等人。)溫特森具有十分豐沛的創作能量。她將人生中最重要的幾個命題:自我認同、愛的追尋、性別爬梳,都投射進作品之中,交織出深刻動人的故事,而這幾個命題,也成為了她寫作上永恆的主題。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