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不只是厭女 : 為什麼越「文明」的世界,厭女的力量越強大?拆解當今最精密的父權敘事

  • 點閱:291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本書特色 ▎◎ 近年來討論厭女(misogyny)結構最有力、最深刻,且提出開創性觀點的一本著作。◎ 本書出版後即刻席捲西方性別學術圈,國內外女性主義學者競相拜讀,引發討論風潮。  為何厭女始終不死?為什麼一個厭女反撲最劇烈的社會,往往會出現在表面最文明、最進步、最重視性別平權的國家? 厭女(misogyny)不是病態心理、不是人格問題,更非「男性專屬」它是結構的打手、父權的機器──厭女,是一套迫使每個人不得踰越其位的階級劃分法則因此,99%的人都深受其害,無論男女 近年拆解「厭女現象」唯一重磅經典 ◆ 性別學術界公認突破過往論述之作楊婉瑩(政治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審訂尤美女(立法委員)、成令方(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退休教授)、王曉丹(政治大學法律系特聘教授)、游美惠(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教授)、康庭瑜(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陳宜倩(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齊聲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厭女從不是個人問題,乃是結構使然。厭女情結的本質是一種父權階序下的管控機制,更接近社會結構問題,而非個人心理狀態也因如此,厭女者不需要厭惡女性,他們甚至可以表現得像是充滿了愛「我是為妳好」「女人就是該……」當柔性勸慰不管用,當女性硬要強出頭當社會大眾誤以為「如今女性享有的權益都比男性更多了」潛藏在表面和諧社會之下的厭女機器,就會大批出動◇ 為什麼在談性別歧視之外還要談厭女現象?兩者有何差異?◇ 為何在越現代化、越強調性別平等的國家,厭女的反撲就越劇烈?◇ 厭女者聲稱他們並非厭惡全體女性,只是厭惡「擁有某些特質、做出某些行為舉止的女性」,謬誤何在?◇ 厭女情結與性別歧視如何攜手合作,將女性分為好女人與壞女人,獎懲並行、分而治之?◇ 為何女性特別容易敞開心房原諒厭女者?◇ 厭女如何巧妙地偽裝成「理性中立客觀」潛藏於女性意識裡?◇ 政壇作為「有害的男子氣概」(toxic masculinity)之傳統典型場域,女性政治人物面臨何種厭女敵意?本書出版後即刻席捲西方性別學術圈,國內外女性主義研究學者競相拜讀。作者凱特‧曼恩是康乃爾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其論述揉合了社會哲學與分析哲學,且另闢蹊徑,提出前人未曾發表過的開創性觀點,直指厭女情結與性別歧視作為父權秩序左右護法的實質功能,將過往許多曖昧難辨的性別現象解析得更為透徹。本書內容不僅翻新了社會大眾對「厭女」一詞的既定刻板印象、指出過往相關論述的箇中謬誤與不夠準確之處,更讓我們真正理解為什麼破除厭女情結是每一個現代公民的責任,更是未來數十年間推動民主社會最重要的關鍵。

凱特‧曼恩Kate Manne 康乃爾大學哲學系副教授,自2013年起任教至今,其研究集中於道德哲學、社會哲學與女性主義哲學。《不只是厭女:為什麼越「文明」的世界,厭女的力量越強大?拆解當今最精密的父權敘事》(Down Girl: The Logic of Misogyny)為其第一部著作,探索現代生活中公共場域和政治場域中的厭女現象。 巫靜文台大社工系、斯德哥爾摩大學社工碩士,專注於性別與性別暴力問題。於網路書寫性別議題多年,曾任性別部落格「Queerology」和性暴力寫作計畫「如果你也聽說」作者。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