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爸媽行動不便,我該如何好好照顧他? : 學習18個兼顧人性化考量的飲食.排泄.沐浴.更衣.翻身照護技巧

  • 點閱:222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日本資深照護專家的40年經驗分享】協助被照顧者放棄做不到的事,並運用還具備的能力,享受人生,才是「最人性化的現代照護」!
收錄超過100張圖說╳18個常見問題有效減少臥床率,使照顧者也能喘口氣!
不一定要透過醫療與復健,才能使生活過得比現在更好;想要過更好的生活,端看「現在擁有的能力」。對年長者而言,年華只會一天天消逝,唯有「現在」最值得擁有。──三好春樹
在高齡化社會的現在,幾乎每5人就有1人面臨照顧父母,正因如此,照護不該停在原地,必須隨時代不同而改變。思考如何讓年長者活得更有尊嚴,不因生病便失去自我,正是近年來提倡「人本照護」的重要性。「人本照護」與一般照護有何不同?為什麼需要以「人」為出發點思考呢?
◆別把年長者當物品,照護也並非顧小孩本書作者,也是擁有40年照護經驗的三好春樹發現,多數人在照護時常因擔心或為了方便,容易幫年長者做太多,即便他還殘存少許能力,也會以「顧小孩」的方式來照顧。實際上,許多年長者在醫院時透過復健,身體狀況逐漸回復,但往往在回家後就漸漸失去這些能力,甚至開始臥床,正是因為我們誤以為年長者應該要「少動手、多休息」,但真正的人本照護其實是「協助」而非「幫助」,讓年長者恢復原有能力,進而自立才是終極目標。
◆以協助取代幫助,僅在迫切時伸出援手 有些年長者會認為「不方便,所以凡事該由別人協助」,於是變得相當依賴。這樣一來,身體沒用到的機能將逐漸退化,原本能做到的日常行為也會慢慢變得無法完成,最終甚至演變成臥床不起。過度的善意最後恐怕會剝奪年長者的可能性,因此,請等到對方無法自主行動時,再幫他一把。如果年長者可以做得到的事情與日俱增,照顧者也能樂得輕鬆,更可維護年長的尊嚴,使他們變得更開朗。
◆減少臥床,讓年長者感覺「活著真好」的人性化照護技巧大公開!本書以18個常見照護問題為主軸,內容包括飲食、排泄、入浴、更衣及翻身等,透過問答,作者不藏私地分享自己的照護經驗,並打破一般常見的迷思,在照護上提供更貼心、更安全、更人性化的作法,包括:
Q父親不喜歡由他人協助進食,但他總是吃得亂七八糟,該怎麼辦?【一般作法】為了父親的安全及整潔,採取直接餵食較好。【人本作法】切記「自己進食比吃得乾淨」重要,年長者已有一定社會經驗,深知自行用餐的美味,「只要還能以嘴進食,不拘任何形式」,用手抓亦無妨,讓他以現有能力用餐,也是生活復健的一環。
Q婆婆因骨折,不方便步行至廁所,只要想排泄就大聲呼叫,該怎麼辦?【一般作法】為了方便,也為了婆婆的健康著想,直接包尿布吧!【人本作法】一味要求長者包尿布,只會讓他們想逃避不適與屈辱感,進而選擇忽略皮膚的感覺,最終就是走上失智一途。建議只要還能自行如廁,就別包紙尿褲,亦可使用移動式便座等輔助工具。
Q協助半身麻痺的妻子入浴時,該怎麼做呢?【一般作法】因為擔心對方受傷,直接協助清洗全身,除了安全也能展現身為丈夫的體貼。【人本作法】實際上,照顧者常因擔心而做太多,半身麻痺不等於完全癱瘓,不妨盡可能讓妻子自己動手洗澡,不但是生活復健,也能讓她感覺到自己仍擁有生活能力,進而產生自信,不容易陷入自怨自艾。
Q因母親較嬌小,照護時必須常彎腰,該如何預防腰痛呢?【一般作法】擔心母親受傷,凡事親力親為,甚至揹母親去廁所如廁。【人本作法】不該將母親當成「物品」來對待,請以「協助」取代幫助,讓她擺脫患者心態,運用身體機能從被動的生活中走出,完成自己能做到的事。像是早上拿報紙、自行扶椅把站起等,也能使其變更開朗。
【本書特色】˙超過100張圖說,以詳細圖片解說照護技巧,一看就懂。˙首創漫畫式解說,打破「照護一定很困難」想法,輕鬆學習。˙透過問答來解惑,收錄18個常見問題,解開所有照護上的疑問。

【日本資深照護專家的40年經驗分享】協助被照顧者放棄做不到的事,並運用還具備的能力,享受人生,才是「最人性化的現代照護」!
收錄超過100張圖說╳18個常見問題有效減少臥床率,使照顧者也能喘口氣!
不一定要透過醫療與復健,才能使生活過得比現在更好;想要過更好的生活,端看「現在擁有的能力」。對年長者而言,年華只會一天天消逝,唯有「現在」最值得擁有。──三好春樹
在高齡化社會的現在,幾乎每5人就有1人面臨照顧父母,正因如此,照護不該停在原地,必須隨時代不同而改變。思考如何讓年長者活得更有尊嚴,不因生病便失去自我,正是近年來提倡「人本照護」的重要性。「人本照護」與一般照護有何不同?為什麼需要以「人」為出發點思考呢?
◆別把年長者當物品,照護也並非顧小孩本書作者,也是擁有40年照護經驗的三好春樹發現,多數人在照護時常因擔心或為了方便,容易幫年長者做太多,即便他還殘存少許能力,也會以「顧小孩」的方式來照顧。實際上,許多年長者在醫院時透過復健,身體狀況逐漸回復,但往往在回家後就漸漸失去這些能力,甚至開始臥床,正是因為我們誤以為年長者應該要「少動手、多休息」,但真正的人本照護其實是「協助」而非「幫助」,讓年長者恢復原有能力,進而自立才是終極目標。
◆以協助取代幫助,僅在迫切時伸出援手 有些年長者會認為「不方便,所以凡事該由別人協助」,於是變得相當依賴。這樣一來,身體沒用到的機能將逐漸退化,原本能做到的日常行為也會慢慢變得無法完成,最終甚至演變成臥床不起。過度的善意最後恐怕會剝奪年長者的可能性,因此,請等到對方無法自主行動時,再幫他一把。如果年長者可以做得到的事情與日俱增,照顧者也能樂得輕鬆,更可維護年長的尊嚴,使他們變得更開朗。
◆減少臥床,讓年長者感覺「活著真好」的人性化照護技巧大公開!本書以18個常見照護問題為主軸,內容包括飲食、排泄、入浴、更衣及翻身等,透過問答,作者不藏私地分享自己的照護經驗,並打破一般常見的迷思,在照護上提供更貼心、更安全、更人性化的作法,包括:
Q父親不喜歡由他人協助進食,但他總是吃得亂七八糟,該怎麼辦?【一般作法】為了父親的安全及整潔,採取直接餵食較好。【人本作法】切記「自己進食比吃得乾淨」重要,年長者已有一定社會經驗,深知自行用餐的美味,「只要還能以嘴進食,不拘任何形式」,用手抓亦無妨,讓他以現有能力用餐,也是生活復健的一環。
Q婆婆因骨折,不方便步行至廁所,只要想排泄就大聲呼叫,該怎麼辦?【一般作法】為了方便,也為了婆婆的健康著想,直接包尿布吧!【人本作法】一味要求長者包尿布,只會讓他們想逃避不適與屈辱感,進而選擇忽略皮膚的感覺,最終就是走上失智一途。建議只要還能自行如廁,就別包紙尿褲,亦可使用移動式便座等輔助工具。
Q協助半身麻痺的妻子入浴時,該怎麼做呢?【一般作法】因為擔心對方受傷,直接協助清洗全身,除了安全也能展現身為丈夫的體貼。【人本作法】實際上,照顧者常因擔心而做太多,半身麻痺不等於完全癱瘓,不妨盡可能讓妻子自己動手洗澡,不但是生活復健,也能讓她感覺到自己仍擁有生活能力,進而產生自信,不容易陷入自怨自艾。
Q因母親較嬌小,照護時必須常彎腰,該如何預防腰痛呢?【一般作法】擔心母親受傷,凡事親力親為,甚至揹母親去廁所如廁。【人本作法】不該將母親當成「物品」來對待,請以「協助」取代幫助,讓她擺脫患者心態,運用身體機能從被動的生活中走出,完成自己能做到的事。像是早上拿報紙、自行扶椅把站起等,也能使其變更開朗。
【本書特色】˙超過100張圖說,以詳細圖片解說照護技巧,一看就懂。˙首創漫畫式解說,打破「照護一定很困難」想法,輕鬆學習。˙透過問答來解惑,收錄18個常見問題,解開所有照護上的疑問。 作者簡介 三好春樹(MIYOSHI HARUKI)出生於1950年。現任生活與復建研究所代表。自1974年開始,於特別養護老人中心擔任生活指導員一職,爾後自九州復建大學校畢業。接著再度回歸復建工作環境,以物理治療師(PT)的身分任職於特別養護老人中心。目前一年舉辦超過150場的演講與實作指導,均深獲好評。著有《居家照護全書【完全圖解】》、《認知症介護 現場からの見方と関わり学》、《関係障害論》(以上由雲母書房出版)、《老人介護 じいさん、ばあさんの愛しかた》(新潮文庫出版)、《在宅介護応援ブック 認知症ケアQ&A》、《完全図解 新しい認知症ケア 介護編》、《完全図解 新しい介護 全面改訂版》、《完全図解 介護のしくみ 改訂新版》、《介護タブー集》、《認知症介護が楽になる本 介護職と家族が見つけた関わり方のコツ》、《最強の老人介護》(以上由講談社出版)等多本著作。
東田 勉(HIGASHI TUTOMU)出生於1952年。曾任職於數家製作公司擔任文案企劃,爾後成為自由作家。2005年至2007年擔任看護雜誌編輯一職,採訪並執筆過醫療、福祉、看護等各式題材。著有《居家照護全書【完全圖解】》、《認知症の「真実」》、《完全図解 介護のしくみ 改訂新版》(與三好春樹共同著作)、《それゆけ!おやじヘルパーズ》(以上由講談社出版)。譯者 蔡麗蓉樂在堆疊文字之美,享受譯介語言之趣,盼初心常在,譯作年年增長。 ◎期盼不再有人臥床不起我在二十四歲時踏入照護的世界,任職於特別養護老人中心。一路走來已四十年。去年,我家也開始需要照顧服務員(即俗稱的看護,亦簡稱照服員。工作的地方通常在醫療院所、護理機構、療養機構及其他社會福利機構或家庭內,協助病患、失能者或身心障礙者的生活起居事宜,提供身體、生活照顧及家事服務)。我九十歲的父親與八十八歲的母親,雙雙被認定必須接受照護。這使我體認到,他們即將展開一段前所未有的照護歷程。四十年前,需要照護的年長者大多是臥床不起的老年人。當時,一旦因腦溢血倒下,皆會被醫師叮囑必須完全靜養。不僅復健的常識尚未普及,甚至想沐浴時,還會被醫師責備。因此,即使是輕度麻痺,但能站立或行走的年長者也必須臥床,導致不少人因而罹患褥瘡,最後演變為失智症。我當時任職的特別養護老人中心,不斷地設法幫助臥床不起的老人,是照護設施的先驅。所以,即使我是年輕的高中中輟生,他們仍願意錄用,令我十分感激。若想避免年長者臥床不起,必須讓他們移乘至輪椅上。當時被統稱為「舍監」的女性照服員,正好因腰痛辭職休養,使得該中心長期人手不足;換言之,他們雇用我來負責勞力工作,我因此自嘲自己是「照護大力士」。當時,臥床不起的老年人衍生出社會問題,長時間為臥床老人注射點滴的老人醫院(以老人治療及護理為主的醫院),開始備受媒體抨擊。醫院是進行治療的場所,其任務就是讓病人臥床靜待康復。治癒疾病、使病人能夠自理生活,才是當務之急;然而,後來卻逐漸演變成即使是無法治癒的老人,也強制要求他們靜養。遺憾的是,這樣的醫療本質至今仍未有多大改善。因此我認為,想解決臥床不起的問題,應該導入「復健機制」。不過,復健醫療的物理治療師或職能治療師人數稀少,在過去的年代,無法專為年長者進行復健治療。後來,這兩種人員的人數急遽增加,我也是考取證照的其中一人。雖然年長者的復健醫療是現今社會的趨勢,卻也面臨新的問題:復健時依照治療師的指示,開始能夠站立與行走的年長者,回到照護中心或居家等生活環境後,卻退化成臥床不起的案例屢見不鮮。
‧鋸掉床鋪的四隻腳,比復健更重要當我開始探尋箇中原因後,便立即發現癥結點。這是因為即使透過復健醫療,稍微提升了年長者的身體機能,但是他們的生活環境並不適合「老年生活」;因為在我們的社會中,並未顧及「老年生活」。於是我開始為照服員舉辦「生活復健講座」。該講座最初的宣傳標語就是「鋸掉床鋪的四隻腳,比復健更重要」。醫院使用的醫療床高度及腰,是為了方便醫師、護士治療照護。但是,無論在復健室做過多少次起身練習,一旦床鋪過高、雙腳無法著地,復健便毫無效果。我也常聽到有人反應,希望加寬床鋪。因為年紀增長或半身麻痺的年長者,需要完全橫躺時,必須將手臂往外展開,頂著床墊才能起身。不管手臂多有力,假如床鋪太窄便無法施力。雖然現在的看護床高度已經普遍降低,但是絕大多數的看護床寬度依然不及單人床。因此,雖然不少單位提供看護床出租的服務,卻似乎無法支持年長者自理生活,反而是妨礙他們正常生活。若想避免臥床不起,除了年長者自身需要改變之外,環境也必須符合需求。此外,這些工作並不能仰賴復健科的治療師,而是要由從事照護的照顧者們協助;因為無論如何,所謂適合年長者的「環境」,正是他們日常生活的場所。避免臥床不起,請別躺著進食;避免臥床不起,請別躺著排泄,甚至,也必須避免躺著洗澡。二十八年來,我在「生活復健講座」中,不斷向負責照護的人員、醫生、護理師、物理治療師等專業人員傳達這些觀念。不一定要透過醫療與復健,才能使生活過得比現在更好;想要過更好的生活,端看「現在擁有的能力」。對年長者而言,年華只會一天天消逝,唯有「現在」最值得擁有。 我想將這種觀念的轉換與方法論傳達給居家照護的人們,於是在二○○三年出版了本書。除了在日本出版,也在韓國、台灣、中國等地出版,並登上暢銷排行榜,時隔多年後,終於又再次改版上市。在改版的內容中,將「三大照護」章節以更簡單明暸的「Q&A」模式彙集成書,且同樣使用秋田綾子小姐繪製的插圖,在此由衷感謝。此外,本書為「居家照護支援」系列的第二本書,與前本著作《失智症照護Q&A(暫譯,講談社出版)》一樣,與東田勉先生合作完成,感謝他的協助。期盼不再有人臥床不起,讓照顧者也能喘口氣。
三好春樹 第1章 照護基本Q&AQ1 因腦溢血病倒的母親馬上就要出院了,應該如何做準備才好呢?  選擇床鋪非常重要/輪椅應配合被照護者狀態作挑選 Q2 母親開始照護父親,照護時最需要注意的地方是什麼呢?  出門接受日照服務/讓被照護者負責某些工作 Q3 照護至今已3個月,請指導一下如何照護才不會腰痛呢?  翻身照護法/起身照護法/站立照護法/換乘照護法 【專欄1】感到疑惑時,就用自己的身體試試看 
第2章 進食協助Q&AQ4 不喜歡別人協助進食的人,用餐時該怎麼做呢? 如何協助盡可能自行進食/如何在不妨礙的情形下提供協助/利用方便的工具自行進食 Q5 究竟協助進食時採取何種姿勢最為恰當呢?  了解吞嚥的機制/正確進食姿勢的3項要點/理想進食姿勢改進步驟 Q6 一下子就嗆到,很難從嘴巴進食的話該怎麼辦?  了解進食時的3個過程/咀嚼有問題時的應對方法/無法使食物成塊或吞嚥反射有問題時 Q7 協助進食時有什麼地方應該注意嗎?   協助進食時應留意所在位置/要注意避免脫水/小心不要營養不良 Q8 不願進食時,是否應考慮流質食物或胃造口術呢?  肚子不餓所以吃不下的例子/一成不變的例子/生存意志低落的例子/原因出在疾病的例子 年長者接受胃造口術的優缺點【專欄2】「美味」能減緩感覺功能的喪失
第3章 排泄協助Q&AQ9 嚴重便秘,一吃藥就拉肚子的話該如何是好呢?  自行排便所需的3種力量/以排泄為最優先的原則 總是感覺不到便意時 Q10 排泄時的照護很不簡單,用包紙尿褲來解決可行嗎?  設法促使自行如廁/設法改造廁所方便照護/躺著也能自行排泄的方法 Q11 自醫院出院後便一直包紙尿褲,請問換紙尿褲有什麼訣竅嗎?  年長者的內褲、紙尿褲應如何挑選/換紙尿褲的基本作法 Q12 出院時便包著紙尿褲,應如何擺脫紙尿褲呢?(1) 皮膚有知覺,能夠感覺到尿意、便意嗎?/恢復尿意的各個階段Q13出院時便包著紙尿褲,應如何擺脫紙尿褲呢?(2)  改變環境擺脫紙尿褲/換乘至移動式便座  理想的移動式便座與正確使用方法 【專欄3】想要「擺脫紙尿褲」的原由
第4章 入浴協助Q&AQ14 出院前想改建浴室,此時應注意哪些地方呢?    浴缸的類型與安裝方式/適合照護的理想浴缸/現有浴缸改造技巧(落地式)/現有浴缸改造技巧(下沈式)/現有浴缸改造技巧(長型浴缸) Q15 自從半身麻痺之後,協助更衣相當棘手,有哪些絕竅嗎?  以「著患脫健」為原則Q16 半身麻痺的人,由配偶以外人士協助入浴時,應該怎麼做才好?  步驟1:如何坐在沐浴椅上/步驟2:如何清洗身體/步驟3:如何進入浴缸/步驟4:如何離開浴缸Q17 協助半身麻痺的妻子入浴時,有什麼技巧嗎? 照護者如何一起進入浴缸/照護者如何一起離開浴缸Q18 協助母親入浴時,總會忐忑不安覺得很危險,有什麼好方法可以指導一下嗎?  如何雙手攙扶進入浴缸/如何雙手攙扶離開浴缸 ◎嚴重便秘,一吃藥就拉肚子,該怎麼辦? 我的母親頭腦清楚,但是眼睛與腰部較不好,光是想站起來就得費一番工夫,所以日常生活需要照護。此外,母親長期深受嚴重便秘所苦,導致她坐立難安,形成很大的壓力。因此開始讓她服用市售便秘藥,沒想到一次只吃一顆,竟造成嚴重腹瀉,使得便秘的情況難以控制。請問我該怎麼辦呢?
由於妳的母親「想站起來就得費一番工夫」,所以日常生活中,她應該會盡量避免活動吧?如此一來,即便感覺到些許便意,也會認為「還不會上出來」,或許便因而錯失難得的排便時機。假如不斷錯失排便時機,人類的身體就會抑制反射,即使糞便已經囤積,也不會感覺到便意。這種無法感覺到便意的狀態,將形成惡性便秘;妳的母親就是因此演變成惡性便秘的。若想改善惡性便秘,請先了解人類的排泄機制。
‧自然排便的三種力量假如不想依賴藥物或浣腸自然排便,需要下述三種力量: (1)直腸收縮力 (2)腹壓 (3)重力 欠缺上述任一種力量,便無法自行排便。究竟該如何導引出這三種力量呢?首先,坐在馬桶上叉開雙腿後,即可導引出最大極限的「腹壓」與「重力」。所以就算身體再不方便,也請盡量在廁所排便。
‧自然排便需要的3種力量
1. 【重力】不要一直躺著,採取坐姿可借助重力的力量。2. 【腹壓】坐在馬桶上,雙腳著地並叉開使力。3. 【直腸收縮力】製造想排便的感覺。
此外,「直腸收縮力」與技巧及姿勢等毫無關係,無法靠自己的力量導引出來。糞便運送至直腸時,會透過脊髓將信號傳遞至大腦,下達「請排便」的指示,單靠這一連串反射動作所引起的反應,就是直腸正在收縮。簡言之,感覺到「好想排便」的瞬間,就是「直腸正在收縮的狀態」。想要自然排便,首先需要出現「想排便」的便意,並採取容易施展腹壓與重力的姿勢,即「坐在馬桶上,雙腳叉開」的動作。根據上述內容,了解排便機制後,便可明白錯失感覺想要排便的瞬間,即直腸正在收縮的時機,是多麼可惜的事。深受惡性便秘所苦時,無論身體多麽疲乏,請務必徹底翻轉觀念,提醒自己「絕不錯失便意」。眼睛看不見或是身體病痛的人,在很多事上的確需要忍耐;然而,改善便秘的第一步,就是本身要有自覺,唯有「便意」不能忍耐,切記必須立即表達「想上廁所」的意願。
‧沒有什麼事,比「排泄」更重要即使年長者也會留意「避免忍住便意」,但是照顧者若抱持「現在很忙,暫時等一下」的想法,一切便毫無意義了。照護的世界裡,有一條「排泄最優先原則」,當年長者表示出現便意時,就要馬上引導他至廁所。排便首重時機,所以照護時應該將之放在第一優先處理的位置。話雖如此,但是對於忙碌的居家照顧者而言,常會發生「正在炸食物」、「正在講電話」、「正在工作」、「正在二樓晾衣服」等情形,導致當下會回問年長者,「是否一定要立刻上廁所」。儘管如此,無論是被照顧者還是照顧者,凡事都應以「避免錯失排便時機」為優先。年長者便秘會衍生出非常多的照護問題。例如因便秘導致食欲不佳而排斥進食,或頭痛、失眠、心情焦躁、忐忑不安等,也可能肇因於便秘,上述情形皆屢見不鮮。如果被照顧的年長者心情焦躁,將對照顧者造成極大的壓力。中斷正在進行的工作,引導年長者上廁所,不過是一時的負擔;將排便視為優先任務,往往會令照護工作變得更順利。請大家務必實踐「排泄最優先原則」,雖然看似麻煩,但對於照護者而言,才是最理想的作法。
‧總是感覺不到便意時雖然覺察便意很重要,但是陷入惡性便秘時,其實很難感覺得到便意。如果認為感覺不到便意而無計可施,繼續過著相同的生活,便秘將會永遠無法改善。此時,應將「排便」放進生活習慣中。人類感覺到便意的排便反射,是由副交感神經所引起的反射行為。然而,白天是交感神經強力運作的時段,所以副交感神經會受到抑制。此外,排便反射容易在進食後出現,即處於極佳的放鬆狀態,所以,早餐飯後是一天當中最適合排便的時機。請運用這種人類身體機制,將「吃完早餐後,即使沒有便意,也要讓年長者坐在馬桶上叉開雙腳」,當作每天的習慣。但若告訴年長者「我會等到你順利排便」,會讓被照顧者感到緊張,不利排便。所以請對年長者說:「你能先坐在馬桶上用力看看嗎?我先去整理早餐後的餐桌。」然後請離開現場,如此一來,照顧者也可繼續做家事,而被照顧者則能專注地察覺便意。
◎協助母親入浴時,我常忐忑不安,能否傳授訣竅呢?母親因為大腦疾病導致半身麻痺,還曾在家門口撞到自行車造成骨折。因此,她的手腳變得非常無力,個性多慮膽怯,想法消極。因此,協助母親入浴變得很棘手。就連請她進入浴缸,她也會害怕到不敢跨入。好不容易進入浴缸了,她卻因為害怕,身體馬上就東倒西歪。面對如此膽小的母親,請問有沒有協助入浴的好方法呢?由於妳母親非常膽小,身為女兒的妳照護時一定吃盡苦頭吧?我確實遇過年長者因為害怕,一泡進洗澡水後,雙手便緊握不放的狀況。協助入浴時,如果被照顧者忐忑不安,協助時會變得很棘手。不過,即使被照顧者並未特別害怕,在放滿洗澡水的浴缸裡,其實仍然需要一些技巧,否則的確不易維持姿勢。對於肌力衰退的人而言,雖然可以好好運用浮力,卻也會讓人坐不穩、往上浮起,或是往後傾倒。進入浴缸後若想保持姿勢,記得身體要往前傾,用腳底頂著前方浴缸的壁面。
入浴時,如何穩定姿勢?1. 若因爲半身麻痺導致身體歪斜,須倚靠浴缸來支撐身體2. 採取身體往前傾的姿勢,避免往後仰3. 將手放在浴缸前方穩定姿勢4. 腳部頂住對面的壁面
‧透過雙手攙扶,進入浴缸雙腳完全無力,或恐懼感強烈的人,建議採用「雙手攙扶進入浴缸」的方式。先抓住浴缸邊緣,接著只須將手一直抓著此處,就能進出浴缸,所以被照顧者也會感到安心。
姿勢不穩定時,如何進入浴缸?1. 將健全側的腳放入浴缸請年長者自行將健全側的腳跨進浴缸,此時照顧者須從背後扶著,避免往後倒。
2. 將麻痺側的腳放入浴缸照顧者的手一直從背後扶著,並將麻痺側的腳抬起,慢慢放入浴缸。
3. 扶著臀部等被照顧者的雙腳完全觸碰到浴缸底部後,雙手扶著被照顧者的臀部。
4. 引導至浴缸請被照顧者將身體往前傾,採取類似將臀部往前推的動作,協助被照顧者將臀部浸入水中。
5. 進入浴缸保持身體往前傾的姿勢,利用洗澡水的浮力,慢慢將身體往下移。
如何以雙手攙扶,協助離開浴缸? 利用前述方法進入浴缸後,雙腳由始至終都會頂住浴缸壁面,因此在洗澡水中也能保持固定的姿勢。離開浴缸時,與一般的協助方式相同,切記勿將臀部往上抬高,須留意並將臀部往前推。
姿勢不穩定時,如何離開浴缸?1. 扶著臀部請被照顧者在浴缸內採取前傾姿勢,照顧者再以雙手扶住被照顧者的臀部。
2. 臀部往前推保持身體前傾的姿勢,照顧者採取類似將臀部往前堆的動作,將臀部抬高。
3. 引導至沐浴椅待臀部浮起後,引導至沐浴椅的位置。
4. 協助麻痺側的腳離開浴缸將臀部往後拉,讓被照顧者在沐浴椅上坐穩後,將麻痺側的腳抬高,慢慢離開浴缸。
5. 協助健全側的腳離開浴缸照顧者從背後扶著以免往後倒,請被照顧者自行將健全側的腳跨出浴缸。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