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觀幽默的媽媽+慧黠貼心的兒子由愛重生的奇蹟!林榮三文學獎史無前例「散文+新詩」雙首獎得主朱國珍,2017真情呈現。劉克襄 感動推薦「媽媽,房間黑黑的,妳會開燈嗎?」「就是要進到黑黑的房間才能安靜。」「媽媽,那妳多久出來呢?……妳不要害怕喔。」朱國珍:「我信仰散文中的人格美,是無價的傳家之寶。」不是媽寶是「媽姊」、老闆請給我一杯「摩鐵」、快炒布丁神料理、床邊故事LDS、射手座情人是可愛的地獄火種?毫無禁忌的親密對話,愛到無限大。他是魔法,她是寵愛,他們是母子,共創一加一的幸福童年。
樂觀幽默的媽媽+慧黠貼心的兒子由愛重生的奇蹟!林榮三文學獎史無前例「散文+新詩」雙首獎得主朱國珍,2017真情呈現。劉克襄 感動推薦「媽媽,房間黑黑的,妳會開燈嗎?」「就是要進到黑黑的房間才能安靜。」「媽媽,那妳多久出來呢?……妳不要害怕喔。」朱國珍:「我信仰散文中的人格美,是無價的傳家之寶。」不是媽寶是「媽姊」、老闆請給我一杯「摩鐵」、快炒布丁神料理、床邊故事LDS、射手座情人是可愛的地獄火種?毫無禁忌的親密對話,愛到無限大。他是魔法,她是寵愛,他們是母子,共創一加一的幸福童年。 朱國珍1967年生,清華大學中語系畢業,東華大學藝術碩士。作品《中央社區》、《離奇料理》、《三天》、《夜夜要喝長島冰茶的女人》。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首獎、新詩首獎、「拍台北」電影劇本獎首獎,2013《亞洲週刊》十大華文小說。大學講師、專欄作家、廣播節目主持人。 推薦序最年輕美麗的女子/劉克襄 五個人站在講台,等候揭曉。誰會是今年林榮三文學獎新詩類首獎呢?主持人和頒獎者逐一唱名,最後剩下兩位並立。其中一位是認識的學生,也是熟識多年的好友。以前不曾寫過什麼新詩,帶著姑且一試的心情,跟五百多人競技。她的四十行詩作,經過初、複審的嚴格篩選、淘汰,沒想到最後竟然進入決選,即有可能掄魁。以前拜讀過她不同類型的創作,以小說為多。虛實之間,隱約感受到她有諸多生活的苦楚和無奈。童年時來自老兵家庭的生活陰影,以及出身部落的某些抑鬱成長,還有以為幸福的婚姻,都讓她歷經深沈的挫敗。好幾度,閱讀她的作品,我都強烈感受到胸口梗塞、呼吸困難,對生命絕望的狀態。一個人似乎尋找不到出口,或者已經放棄出口,彷彿就是那樣的當下。印象最深刻的一回,她在文章裡敘述,自己駕著車,駛向一條寬敞的跑道。她極欲加速前進,不顧一切往前衝。但跑道無法幫助她起飛,那盡頭是斷崖,是大海。儘管平常外表亮麗開朗,社會生活歷練豐富,但我清楚了然,這一至深的孤獨和絕望,始終伴隨著她,而且隨著年紀愈加擴散。跟她同齡出道的朋友,好幾位都早在文壇享有盛名,或者是出色的媒體工作人員,她的寫作卻因了種種生活際遇的不順遂,屢陷低潮,出版的作品也未受到太多注意。我從旁觀察,以她接近知天命的年紀,才要認真書寫,彷彿也來不及了。最後一回遇到是四年前,那時她終於選擇單身。生活重新來過,看看是否能找一份安穩而簡單的工作,繼續以文字書寫做為謀生的行業。我的眼前,彷彿一位罹患絕症的病患,流露迴光返照的一絲希望。但我不知如何幫忙,只能默默祝福。或許兒子的成長,是她唯一奮鬥下去的理由。也或許,唯有寫作是她可以快樂的原因。多年未見,我不知道她如何撫養家庭直到今天。如今瘦弱的她,似乎比過往更為憔悴,更孤單了。一生只寫過三首詩,第一次參賽,竟然一路過關,縱算得到第二名,都值得驕傲了。我在台下暗自忖度,待會兒一定要上去擁抱,鼓勵。結果,答案揭曉,她得到首獎。當得知自己獲獎,她並未喜極而泣,而是整個身子處於抽泣的狀態,時而抖顫那樣快崩潰的激動。一個人在無數回瀕臨絕望,生活陷入暗黑下,再獲得重生的機緣,大概就是這樣滿懷感激吧。她因為熱愛寫作,因為對書寫還抱持著一絲希望,努力不懈的創作。上帝願望給她,讓一個奇蹟降臨。不,應該是理所當然。發表感言時,她繼續哽咽。我也眼眶泛紅,自己得獎都還不曾如此。誰說成名非要趁早,中年寫作或許才是最成熟時。一位單親媽媽的努力,獲得巨大的肯定,相信能給諸多人啟發,尤其是面對生活絕望,創作彷彿也陷入瓶頸,找不到一點機會的人。但如今在我眼前,她散射的光芒,比我所見過的得獎者都更明亮而搶眼。從那一刻,我也清楚她不會再猶疑,寫作將會是一輩子的志業。今天站在台上的她,是我見過,最美麗最年輕的時候。後記 你可以的 我很老才願意寫散文,這種掏心掏肺太認真的文類,無法用力偽裝。年輕時沒有自信,每看報紙社論言之有物,名家作品意氣風發,敬仰之餘青春膽寒,哪敢自戀吹牛成一家之言,甘願在家蹲點,默默修練內功心法,意守丹田,氣運腦門,努力讓自己聰明些。直到五十歲,半輩子過去了,風光的創傷的玷污的輾碎的人生廚餘,都化作堆肥,滋養現在的我,真正認識自己,是圓滿或是殘缺都不重要,只要好好活著就好。 曾經有一則影視廣告,在健身房裡,猛男教練和美女教練各自激勵男學員,說出同樣的話:「你可以的」。結果,美女教練讓男學員做出超越極限的體能訓練,原因無他,就是「快樂成功學」。 「你可以的」。這句話我問過自己數千次,簡單四個字,隨著標點符號的不同,答案很多種。記得第一次問自己這個問題時,是在九歲那年,小女生初解人事,開始寫小說,懵懂愚昧狂妄青澀的我思我見融化在故事裡,看了害羞,不敢承認筆下的憎恨與哀怨,特別取個筆名,逃避自己創造的情節,因為正在念小學三年級,筆名就叫做「小三」,隔年升上四年級便叫「小四」,依此類推,若鬢髮成霜手眼未殘盲,也許可以寫盡天年,名曰小六六或小九八。 那年代的知名歌星鳳飛飛,唱紅《奔向彩虹》等多部電影主題曲,彼時家中突然出現黑膠唱片,封面都是她的露齒歡笑,那笑容彷彿正準備張開口,溫柔問候:「你好嗎,親愛的!」我個性內向孤僻,最常與家裡養的小狗對話,很害怕跟人接觸。但是我愛看鳳飛飛的笑容,她笑得自然又親切,像姐姐,像熟稔的家人。於是我開始模仿她,對著她的照片練習牽動唇肌,嘴角微揚的角度剛好垂直在黑眼珠下方,呈現最完美的弧度。我天天看著鳳飛飛,透過微笑,她似乎也鼓勵著我:「你可以的。」 國中時,家與學校是內憂外患,製造恐怖青春期,讓我整個人歪掉。畢業後經歷迂迴困境,一個月內換三所學校,像個少年仔流亡學生。我自暴自棄,兩度進出醫院急診室,最後是達人女中願意收留手腕還包著紗布的我,校長陳修軒和訓導主任吳韻樂都是修女,慈悲寬容少女的胡鬧。某次我拿剪刀亂剪頭髮剪成狗啃的平頭,朝會時立刻被教官發現,怒記警告。隔天,吳韻樂修女在教室門口「巧遇」我,問:「頭髮怎麼了?」我說:「沾到口香糖,撕不下來,只好用剪的,又剪不到,就變成這樣。」我心想反正我就是壞,看妳們怎麼辦。 吳修女微笑,溫柔地說:「其實妳長得很清秀,這個髮型不好看,我覺得以前的髮型比較適合妳,要不要給自己一點時間,再把頭髮留回來?」 樓歪很難矯正,高一成績全校墊底,吳修女問我,對自己有什麼想法?我把蔣中正反攻大陸那一套說辭搬出來:「我是一年準備,兩年掃蕩,三年成功。」她再度微笑點頭,說:「很好,妳已經有了規劃,我會等妳。」敷衍完畢,我繼續過著任性的高中生活,校慶時因為國語標準,被選拔為致詞學生代表,藉督學蒞臨指導,在全校師長面前狠狠批判教育制度。參加國語文即席演講比賽,抽到的題目是「我所認識的性教育」,因為平常就愛看閒書,趁著校外比賽,引經據典胡謅,把教科書的迂腐臭罵一頓,竟然得到第一名,還代表台北市參加全國比賽。高二為了帶狗狗看獸醫,拼命投稿校刊賺稿費,七篇全錄取,筆名用到小十一。 高三模擬考,我又考出全校倒數第一名。不久之後,吳修女再度與我「巧遇」,微笑寒暄,便將兩年前的「反攻計畫」娓娓道來。我羞愧極了,回想自己一路惹事,修女不但從來沒有處罰我,還耐心關注我,等待我領悟成長。吳修女讓我第一次感受到愛,無私奉獻的愛,修女用具體行動告訴我:「你可以的。」她從來沒有放棄我,直到現在。 自識字始,我只愛寫小說,那是個迷人的世界,文字王國的造神運動。散文像女人化妝,本質好,淡妝濃抹都耐看。小說處於人鬼之間,是撕下一層皮,是毀容再造的外科手術,削骨豐頰隆鼻埋線,形塑新面容,比鬼還艷麗。寫小說需要一種膽妄,似乎只有年輕的時候才有這份勇氣,什麼都不怕,才敢挑戰人性。現在老了,寫小說是另一種測量,不得不妥協於生命起伏。 兩種文類對我來說,散文最難。曾經有一段歲月,在人間過著鬼生活,我用小說驅魔,用小說抵禦江湖,散文是最後一塊淨土,由純潔的心守衛呵護。人生苦路,處處跌倒,中年再站起來,拍拍灰塵,霎時聽到撲通撲通脈動,啊!心還在。它一路陪伴,寬恕無知,憐憫軟弱,它不離不棄,用心跳聲召喚我:「你可以的。」 我信仰散文中的人格美,是無價的傳家之寶。醞釀寶物的養分來自許多人的恩澤,以及感恩。一九九三年「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促成我與初安民先生、一鯉姐的緣分,默默支持的劉克襄老師、性傑的鼓勵,還有阿嬤賴陳秀娟女士,多年來他們始終相信我能創作。聯合晚報專欄「床邊故事」激勵這本書的誕生,《中國時報》人間副刊與《自由時報》副刊經常給我機會發表作品,感謝瑜雯姐、祖胤、素芬姐和梓評。最重要的是二○一五年起連續兩屆獲得林榮三文學獎新詩與散文首獎,這份最高榮譽,讓我從放棄自己的谷底緩慢爬出,原來徬徨惡搞的人生,可以因為許多人的鼓勵,透過各種形式告訴我:「你可以的。」而產生向上的恩寵,覺察到自己還有付出的能量。 童年時期最美滿的養分,來自於父親的身教。他一生沒有特殊宗教信仰,不求神佛,最後活到八十三歲,壽終正寢。猶記他在過世前一周,再度提起:「爸爸是有福的,這輩子離開老家後,都遇到貴人,平安活到今天,我很感謝他們。妳要記住,我們是有福的。」 我記住父親最後的囑咐,感恩所有的一切,希望好好活到最後,像父親這樣就好,用生命見證真與善。我曾經是個壞小孩,學習之路有幸遇到許多指引明燈的人,跌跌撞撞活到五十歲,這次,不再有問號,年屆半百,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是個肯定句:「你可以的!」可以的,我們相信。 輯一 媽媽你是我的魔法愛你三百歲床邊故事射手座情人運動談戀愛語言與文字之間的繩索如果我能阻止一顆心破碎幫助人的感覺人生需要導盲犬可愛的地獄火種記者會與夜總會的美學姿態魚前輩的奮鬥風雨中牽手老闆請給我一杯摩鐵床邊LDS輯二 女兒半個媽媽,半個女兒月光遍照家鄉菜台客阿婆瞎拼過一生一個人的除夕珍妮姐姐腦迴路之馬里亞納海溝寫給自己的一封信輯三 半個海綿夾心麻辣臭豆腐鮮奶油蛋糕廚房的八字神料理吃無敵有人在家嗎詩與綠手指孤獨斷裂的肋骨夢的解析跟小白說再見後記 你可以的索引 輯一 媽媽你是我的魔法 你是魔法,驅逐黑暗的魔法;行經死地憂谷,能引領我走向坦途,步上草地青青。你是靈藥,療癒創傷的靈藥;不可逆的時光,愁苦與記憶,只要看到你,往事便如塵埃,在身後湮滅。你的新生讓我重生,你的微笑讓我傻笑,你是我的兒子卻更像我的父親,單純而執著地為眷戀的人,勇往直前,純真使信念堅定,愛能彌補殘缺。 你念小學一年級,有天我們追著公車跑,終於搭上半個小時一班的車次,坐定時還在喘氣,我擔心公車冷氣太強,讓你著涼,伸手想要幫你擦拭額頭上的汗珠,卻伸手太快,戳到你的眼睛。我難過地説:「媽媽手笨笨。」你微笑回答我:「媽媽,妳不笨,還有腳,還有眼睛,還有耳朵、鼻子、嘴巴,它們都不笨笨。」 我常常思索,當你還是個芝麻粒大的受精卵,在我的身體究竟汲取何種養分?我曾經是如此悲觀,如此徬徨於未來,如此對家庭失去期待,直到,我有了你,一個全然無垢無妄念的小生命,血與肉,靈與魂。直到醫生宣布聽到你的心跳聲,「人」之身分確立,是個暫時寄生於我,將來必須獨立的個體。作為孕母,我感受到神聖的任務。你,從零到有,從有到好,是條漫長的道路。路險峻,餵養玫瑰便成芬芳;路不平,但有清風明月即是大道。生命之路,你陪著我走,沿途只見玫瑰含笑明月光照。 發育中的青少年食欲旺盛,你放學返家後直問:「有沒有吃的?」來不及等我回應,逕自打開冰箱找食物,取出一顆圓圓皮縮皺物,反覆觀望拿捏,好奇詢問:「這是什麼?」我回答:「放了很久很久,忘記吃的柳丁。」 「怎麼變這樣?」你不解地問。 「它跟人老了一樣,都會縮水長皺紋。」 你將老柳丁安穩置於掌心,說:「我們讓它呼吸新鮮空氣,就會長胖長回來,不要再放進冰箱。」 成人世界的真相,處處告誡著歲月不可逆,失去的青春,萬難尋回;然而,你的童心讓神話復活,讓意念如白鴿展翅,在陰霾的天空裡舞出輝煌,若願望之可攫。潔白的願望,就在我們的眼前清新飛翔,你的樂觀成為我的導航,在每一次試圖展翅時,指引方向。正如你相信,只要柳丁不再孤單留置冰箱,繼續呼吸新鮮空氣,就可以長胖長回來。柳丁的萎靡敗壞,沒有讓你看到死亡驅力,相反的,激勵重生機會。 你看事情的角度,和我有極大差異,任何齟齬、沮喪,即使千絲萬縷糾纏耗損,若捆亂的毛線團,到你手中,總能找到線頭,重新調理,整齊清淨。 記得你還需要我牽手上學時,我們曾經歷一段辛苦的歲月,那時我只想遁逃,沒有方向也沒有目的地的遁逃。 那是個微寒的清晨,我們漫步在前往學校的路上,山裡小學人數少,偶爾有些學生經過,大多低頭且步履匆忙。空氣冷凜,入冬的季節,花兒衰謝,樹葉落盡。我問你:「如果有一天,媽媽不見了怎麼辦?」你毫不猶豫地回答:「我會打電話給妳。」 「如果,媽媽是去了你打電話也找不到的地方呢?」說完,我將你的小手牽得更緊。 你抬頭,堅定地對我說:「不會的。妳看妳的手,妳的生命線很長,還沒有到終點,死神不會這麼快來接妳走。」 其實你根本沒看到我掌紋中的生命線,但是你誠摯而專注地認定這條路還沒走到終點,沒有任何力量能將我們拆散。 那一刻,我真實感受到你的樂觀,像是美麗善良的魔法,只要一句話就能使靈魂痊癒。風中晨霧中,我將你的手握得更緊,無論任何天氣,只要你在我身邊都是旺盛大晴。 那時候我們還住在山上,經常漫步中社路,沿著這條路,會經過知名歌星費玉清的華麗別墅,以及前總統李登輝的豪宅,座落在翠山莊裡。經過雙溪橋,再順著至善路走,可直抵故宮,我們常去至善園,只為了看池畔天鵝與榫接涼亭。有時候我們沒有目的地,只是隨意散步;有時候走路進城,買些物品。那次是你想買一把玩具手槍,剛好夏日傍晚,天氣清爽,陽光斜斜照在小葉欖仁樹葉梢,眾鳥齊鳴,動如參商,今夕何夕,晚風將我倆身影,吹進童話繪本。 你說,這把新買的槍,想取名「薩譚」,問我:「妳知道什麼意思嗎?從英文翻過來的。」 我試著音譯「Sate…...Satern…...Satan……」突然恍然大悟:「喔!你改變了撒旦的翻譯。這無所謂,就像Adam也可以翻譯成『亞蛋』。」 我們都笑了。在幾乎沒有車輛的山間道路,母子倆牽著手,慢慢走,剛好經過翠山莊,看到宏偉的大門,還有穿著制服的警衛嚴格看守。你調皮的說:「媽媽妳亂翻,我要跟李登輝講。」 「喔!你是要李登輝教你國語嗎?」這次我們兩人都大笑。我繼續問:「你如果真要把槍取名亞當,那麼,那個肋骨變成的女人夏娃,會來跟你做好朋友。」 你說:「小傑的槍取名『雅典娜』。」 「智慧女神!但是用來做槍的名字,感覺不夠強硬。」 「阿嘉的槍取名『宙斯』。」你接著說。 我微微皺起眉頭:「宙斯很花心耶!」 「對!」你反應快,立即回答我:「簡單的說,宙斯就是到地球『上了』很多女人之後一走了之的神。」 那時候你念小學五年級,未識人情,用這種方式理解宙斯的風流,顯得直率可愛,你用天真的童音說出那句話時,彷彿神與人都是一樣的,沒有誰比誰高貴聖潔。 我們總是能輕易開啟彼此的心靈之門,隨時可以聊天,一句接著一句,吃飯,洗澡,運動,走路,都有話題。日復一日,上學放學,洗衣煮飯,生活是整齊的線條,素淡的顏色,唯一的繽紛是愛著你,愛到骨中骨,肉中肉。這輩子只要我還沒失智,我的心都屬於你。「我愛你!我愛你!你知道我有多愛你嗎?」我每天都要重複這句話好幾次。「無限大。」你堅定地說。 你幼時身體不好,經常看醫生,從媽媽抱著你到醫院掛急診開始,每隔一陣子就要向診所報到。感謝老天爺,自從進入青春期,現在都是些小感冒,你已經可以自己走路去看病。 那天我們從醫生叔叔那兒複診回家,經過一間「平安幼稚園」,你指著招牌,說:「媽媽,妳看,安安幼稚園。」 「人家明明是平安幼稚園,而且,我對你寄予厚望,希望你將來開醫院,就叫作『安安醫院』。」 「這聽起來……」 「不太有氣魄是吧?」我回應:「沒關係,你可以開獸醫院。『安安獸醫』,聽起來就像是會救活動物的醫院。你喜歡幫助人,成績差考不上醫學院,就念獸醫,救活那些寵物,寵物的主人也會很高興,等於一次救了兩個人。像我,直到現在,都很感激救過貓咪伊伊和小狗胖胖的獸醫。」 「媽媽……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再養貓?」 我們曾經有過一隻貓咪伊伊,陪伴你直到六歲,過世後,這些年,你一直很想再養一隻貓,把那份遺憾彌補回來。但是對我而言,伊伊是唯一,我仍然無法克服分離焦慮。 「是因為伊伊的關係嗎?伊伊養了十六年。」你突然問我:「伊伊怎麼死的?」伊伊……死於腎衰竭。她只有三點五公斤,腎臟像粒小指甲這麼大,一旦惡化,很快就走了。提到傷感的事,你立刻發揮想像力,為逗我笑,故意說伊伊這隻暹羅品種的貓是大胖貓,並將手臂舉起,圈成兩個保齡球體積的距離,跟我說:「我記得她有這麼大!」 我笑了:「是啊!你那時候是北鼻,任何眼睛所見的生物都比你大兩倍。」說完,不想持續多愁善感的情緒,便找個積極正面的話題:「也許,等你以後結婚了,我就會養一隻貓。」 你立刻回應:「讓牠來陪妳呀?妳不要這樣,我會回來看妳的。」 我抬起頭仰望,正是一片星空,城市光害奪不走星星的璀璨,是星星就會發亮。今晚無雲無風,溫度暖身,天氣剛好,剛好到我可以對心愛的兒子這麼說:「安安,此時此刻,我希望你以後能夠記住這句話。在一個冬天的晚上,有著微風,我們漫步在光復南路的巷子裡,你曾經說過:『我會回來看妳的』。只要你永遠記住這句話,我就滿足了。」 十三歲的大男孩,只靜默五秒鐘,回應我:「媽媽,至少我每個星期六一定會回來看妳一次。」 我微笑不語。 「而且,說不定我將來不會結婚。」男孩自言自語。 我笑說:「有可能喔!因為你沒錢,又沒有遺產可以繼承。」 「馬麻,妳不要這樣子嘛。」 我們不只是親人,我們比情人更貼心。我們容許彼此的軟弱與犯錯,在軟弱的時候伸手扶持,在犯錯的時候互相原諒。 記得剛搬到山上的第一年夏天,那時你只有六歲,還是個孩子,我們一起去爬山,漫步林間曲徑,泥土地有高有低,錯落巨石砂礫,你刻意走在我前面,彷若指引生命道路。在翠山步道入口,紅楠、杜英、青剛櫟、台灣欒樹和楊梅這些喬木植物,枝椏繁茂,春夏秋冬始終屹立,彷彿長生不老。你撿起一根樹枝,向空中比畫幾圈,轉過身,凝望我,微笑:「媽媽,我已經長大了,以後換我保護妳。」我跟隨在你後方,心甘情願守候你,每分每秒你所擁有的自信,都是我一生的幸福。 我一直叫你寶貝,喚到十三歲。 十三歲的少年,和六歲的你,非常不一樣。我說你聲音變了,你回答我:「感冒,喉嚨有點痛痛。」但是聲音變粗糙已經有半年多了……。我說你長高了,你回答我:「沒有啊!學校剛量過身高,一百六十五公分而已。」我說你長鬍子了,你說:「剛剛吃東西沒擦乾淨。」 寶貝,我們都無法拒絕長大,童年一定會過去,謝謝你,陪伴我孤獨的靈魂,在我不懂得如何做一個母親的時候,總是以笑容回饋我。因為你,我再次擁有童年,充滿愛與幸福的童年。我依然在你出門的時候,擁抱你,親吻你,你一天一天長高,我一天一天踮起腳尖,直到我再也無法踮高追上你的那一天。愛你三百歲 我說:「每次罵你就讓我老十歲。」 兒子:「那……妳現在有沒有三百歲?」 這是十三歲的兒子,與我的對話。怎麼一轉眼,你已經像個小大人似的說話了。我心情不好,你說:「做妳開心的事就好。妳可以出國旅遊。」我感覺寫作遇到瓶頸,你說:「寫妳想寫的就好。」雖然我後來推理,兒子鼓勵我出國旅遊,很可能是為了你能夠在家拚命玩電動遊戲,沒有大人敢罵你。 也不過是幾年光景,那時候,你的身高還不到我的一半,小手小腳,偎在掌心裡如和闐玉般精緻,吋吋呵護珍惜。孩子的心是純潔的,毫不設防的,靠近什麼,就沾染什麼氣息。雖然如此,我並沒有將你視為溫室花朵,絕塵離俗地撫養,反而處處讓你跌倒,碰觸泥土,再學習自己站起來。我的親子啟蒙教養來自美國麥克阿瑟將軍的《為子祈禱文》,當年,我的父親抄錄這篇文章建議我閱讀時,我只有十一歲,那時非常疑惑,為何要一個孩子認識自己的軟弱?為何不能行走舒適的道路,而必須經歷暴風雨,學習昂然挺立。 直到自己也走過人生的坎坷道路,才明白這世界有些事情是很難解釋的,就像曾經抱在懷裡軟綿綿的嬰兒,咿咿呀呀還沒有長齊牙齒呢!怎麼一轉眼,如今,已然說出一番道理。成長過程中遇到的情誼與榮譽,曾帶我走向天堂,也把我推入地獄;歡喜、怨憎如老翁泛舟,江上獨行,體會在心裡,一個人甜甜地過,或酸酸地走。這才領悟到祈禱文中的真意,只有自己堅強,才是真的堅強。 其實,身為一個母親,初始我並不堅強。孩子出生之後,遭逢生命中最大的逆境,喪父、無業、經濟發生困難,一連串打擊崩解了我的心理防衛機制,我承認我垮掉了,我生病了。在自己因為其他事情受傷的時候,將情緒丟擲給天真的孩子,向孩子咆哮,宣洩憤怒。沒有別的理由,只因為你無能反擊,這是強凌弱,眾暴寡的天性。直到心理諮商師建議我,如果能夠意識到自己要亂發脾氣的時候,就立刻告訴孩子:「媽媽要去房間裡靜一靜。」給自己十五分鐘的時間,讓情緒緩和,不要嫁禍給無辜的孩子。我照著諮商師的建議,在一次情緒即將爆衝時,這麼跟孩子說。結果你和緩地問我:「媽媽,房間黑黑的,妳會開燈嗎?」我賭氣說:「就是要進到黑黑的房間裡才能安靜。」你又問:「媽媽,那妳多久出來呢?」我回答十五分鐘。你認真告訴我:「妳不要害怕喔。」 我從來沒有走進過黑黑的房間。在那個當下我決定跟你說聲對不起。是媽媽鬧情緒,媽媽太任性。每次看我流眼淚,你也跟著流眼淚。我說:「你不要哭,你很好。是媽媽不好。」你說媽媽不要哭,媽媽也很好。 我的亂發脾氣就是兒子人生中的暴風雨初體驗:你原諒了我--祈禱文中的失敗者。 宮崎駿在動畫電影《魔法公主》中有句台詞說:「內心強大,才能道歉;但必須更強大,才能原諒。」現在回想,純真的心靈是最強大的。你在八歲那一年,已然讓我認識這一切。 在母子倆相依為命的時光中,因為愛,我們學習原諒彼此。我知道你有一天會真正獨立,長大,不再陪伴我。就像那留不住的成長,從五十公分的軀體,演變為一百七十公分,長胖長寬的腳,再也穿不進我的球鞋。然而,我還是要親吻你,在每天出門上學的那一刻,不管我是否剛剛罵過你又忘記寫功課,或者你開了我三百歲的玩笑。是的!三百歲。每次親吻你的臉頰說再見時,我都暗暗誓願,愛你超過三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