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印度 : 南亞文化的霸權

  • 點閱:259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印度為何能成為稱霸南亞的主宰?文字、宗教、建築、藝術,又如何影響南亞諸國?專為入門者量身打造,人生的第一本印度歷史入門
印度,擁有多元民族與文化的國度,在歷史洪流中兼容中亞、伊斯蘭與西方的優點,透過其文字、宗教、政治的影響力,奠定南亞霸權的地位。
在長達五千年的歷史洪流中,印度的社會制度與宗教規範於吠陀時代奠定,是現今印度傳統文化的源頭。天文、科學等知識,是跟阿拉伯與中亞間相互交流後,彼此影響而來。藝術、文學與王制在笈多王朝時建立起古典形式,代代沿用並傳承下去。即便經歷穆斯林與大英帝國的統治,仍未完全伊斯蘭化、西方化,反而融合成印度獨有的樣貌。民族主義更是為印度注入新思想,甚至蔓延至周邊國家。
  歷經各個時代的演變,融合多元文化的經驗,才塑造出今日璀璨亮眼又與眾不同的印度文明。印度文明可以說是印度史的縮影,而印度文明不僅屬於印度,從古至今,無論是文字、藝術、宗教、建築等,許多方面都影響南亞國家,進而轉化為歷史與文化的一部分。印度是南亞地區歷史的源頭,了解印度,就能掌握整個全南亞。本書史軸縱觀古代至當代,從文明起源到形成民族國家,全面總覽印度五千年的歷史軌跡。
  市面上有許多與印度歷史有關的著作,但真正能概括全印度的卻鮮少。本書由知名古印度學者、美國密西根大學歷史系榮譽教授湯瑪士‧特洛曼,為了解決學生因了解冗長又複雜的印度文明史而信心大失,進其去蕪存菁,並以見微知著的寫作手法,搭配三十四張地圖與圖片,寫出精彩的著作。無論是對印度有興趣,或是想到印度旅行、經商、求學,甚至是生活的人,本書能滿足你探究印度歷史的好奇心,這絕對是人人都該擁有的印度史、南亞史入門聖經。
從印度文明與歷史中發生的大事件,一一解讀印度與南亞的區域發展史:
●印度河文明曾出現過都市文明,從摩亨佐─達羅與哈拉帕遺跡中發現下城、穀倉和高丘,呈現出井然有序的城市規劃痕跡。出土的滑石印章上的文字至今仍無法解讀,依據其他文物推測或許印度河宗教可能為印度教的前身。
●雅利安人最早創造了梵文,並用於宗教祭祀,屬於獻祭的宗教。由他們產生的吠陀文化,衍生自西亞與中亞的先祖,卻在印度建立了嚴密的社會結構和階級制度。而種姓制度便是在這時期創造出來的。
●在印度河─恆河平原出現的諸多小國,以摩揭陀國居優勢地位,吞併其他國家後,國力並將橫跨整個印度。此時婆羅門教式微,佛教、耆那教和宿命論等反吠陀宗教出現。
●孔雀王朝是印度史上第一個帝國。第三代君主阿育王時代國勢強盛,統治範圍幾乎擴及整個印度次大陸。阿育王不僅宣揚佛法,也建立正法,終結派系之間的鬥爭。非暴力的慈悲原則,也首次成為君主治國的典範。
●貴霜王朝的迦膩色迦王帝國版圖,延伸至印度,開啟今後印度每五百年一次,遭受中亞遊牧民族軍事入侵的輪迴。對於被攻掠的土地採向農民徵稅的方式,而非掠奪以維持君主權威,對當地宗教也給予庇護。
●笈多王朝是由印度人建立的最後一個帝國政權,中央集權色彩薄弱,這時期吠陀婆羅門教獲得復興,並加入大眾化、虔愛形式的宗教,形成印度教,同時大乘佛教盛行,是印度古典文化的黃金時期。
●伊斯蘭勢力在印度建立德里蘇丹與蒙兀兒帝國,形成特有印度穆斯林文化,阿克巴大帝採取宗教寬容政策,但後繼者奧朗則布卻想讓印度伊斯蘭化,但因君主昏庸無能,計劃失敗收場。
●大航海時代,印度成了歐洲列強的殖民地,卻在英國東印度公司獲得統治權後,結束蒙兀兒帝國,由大英帝國直接統治,但英國政府僅維持最低功能,並不涉入印度的社會與婚姻制度。
●印度民族主義崛起,脫離大英帝國統治。因宗教因素,分裂成印度共和國與巴基斯坦,更間接影響南亞地區的各民族國家建立。
吳德朗 夢想印度博物館及台北印度文化中心創辦人___________________專文推薦印度尤 駐印度特約記者、作家黃偉雯 歷史文化作家、講師 ___________________好評讚美

印度為何能成為稱霸南亞的主宰?文字、宗教、建築、藝術,又如何影響南亞諸國?專為入門者量身打造,人生的第一本印度歷史入門
印度,擁有多元民族與文化的國度,在歷史洪流中兼容中亞、伊斯蘭與西方的優點,透過其文字、宗教、政治的影響力,奠定南亞霸權的地位。
在長達五千年的歷史洪流中,印度的社會制度與宗教規範於吠陀時代奠定,是現今印度傳統文化的源頭。天文、科學等知識,是跟阿拉伯與中亞間相互交流後,彼此影響而來。藝術、文學與王制在笈多王朝時建立起古典形式,代代沿用並傳承下去。即便經歷穆斯林與大英帝國的統治,仍未完全伊斯蘭化、西方化,反而融合成印度獨有的樣貌。民族主義更是為印度注入新思想,甚至蔓延至周邊國家。
  歷經各個時代的演變,融合多元文化的經驗,才塑造出今日璀璨亮眼又與眾不同的印度文明。印度文明可以說是印度史的縮影,而印度文明不僅屬於印度,從古至今,無論是文字、藝術、宗教、建築等,許多方面都影響南亞國家,進而轉化為歷史與文化的一部分。印度是南亞地區歷史的源頭,了解印度,就能掌握整個全南亞。本書史軸縱觀古代至當代,從文明起源到形成民族國家,全面總覽印度五千年的歷史軌跡。
  市面上有許多與印度歷史有關的著作,但真正能概括全印度的卻鮮少。本書由知名古印度學者、美國密西根大學歷史系榮譽教授湯瑪士‧特洛曼,為了解決學生因了解冗長又複雜的印度文明史而信心大失,進其去蕪存菁,並以見微知著的寫作手法,搭配三十四張地圖與圖片,寫出精彩的著作。無論是對印度有興趣,或是想到印度旅行、經商、求學,甚至是生活的人,本書能滿足你探究印度歷史的好奇心,這絕對是人人都該擁有的印度史、南亞史入門聖經。
從印度文明與歷史中發生的大事件,一一解讀印度與南亞的區域發展史:
●印度河文明曾出現過都市文明,從摩亨佐─達羅與哈拉帕遺跡中發現下城、穀倉和高丘,呈現出井然有序的城市規劃痕跡。出土的滑石印章上的文字至今仍無法解讀,依據其他文物推測或許印度河宗教可能為印度教的前身。
●雅利安人最早創造了梵文,並用於宗教祭祀,屬於獻祭的宗教。由他們產生的吠陀文化,衍生自西亞與中亞的先祖,卻在印度建立了嚴密的社會結構和階級制度。而種姓制度便是在這時期創造出來的。
●在印度河─恆河平原出現的諸多小國,以摩揭陀國居優勢地位,吞併其他國家後,國力並將橫跨整個印度。此時婆羅門教式微,佛教、耆那教和宿命論等反吠陀宗教出現。
●孔雀王朝是印度史上第一個帝國。第三代君主阿育王時代國勢強盛,統治範圍幾乎擴及整個印度次大陸。阿育王不僅宣揚佛法,也建立正法,終結派系之間的鬥爭。非暴力的慈悲原則,也首次成為君主治國的典範。
●貴霜王朝的迦膩色迦王帝國版圖,延伸至印度,開啟今後印度每五百年一次,遭受中亞遊牧民族軍事入侵的輪迴。對於被攻掠的土地採向農民徵稅的方式,而非掠奪以維持君主權威,對當地宗教也給予庇護。
●笈多王朝是由印度人建立的最後一個帝國政權,中央集權色彩薄弱,這時期吠陀婆羅門教獲得復興,並加入大眾化、虔愛形式的宗教,形成印度教,同時大乘佛教盛行,是印度古典文化的黃金時期。
●伊斯蘭勢力在印度建立德里蘇丹與蒙兀兒帝國,形成特有印度穆斯林文化,阿克巴大帝採取宗教寬容政策,但後繼者奧朗則布卻想讓印度伊斯蘭化,但因君主昏庸無能,計劃失敗收場。
●大航海時代,印度成了歐洲列強的殖民地,卻在英國東印度公司獲得統治權後,結束蒙兀兒帝國,由大英帝國直接統治,但英國政府僅維持最低功能,並不涉入印度的社會與婚姻制度。
●印度民族主義崛起,脫離大英帝國統治。因宗教因素,分裂成印度共和國與巴基斯坦,更間接影響南亞地區的各民族國家建立。
吳德朗 夢想印度博物館及台北印度文化中心創辦人___________________專文推薦印度尤 駐印度特約記者、作家黃偉雯 歷史文化作家、講師 ___________________好評讚美
  湯瑪士‧特洛曼 Thomas R. Trautmann美國密西根大學歷史系榮譽教授,曾任該大學歷史系主任,南亞和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專長為古代印度史、印度的親屬關係和婚姻、印度和歐洲的種族思想史與印度生態史等。編有《亞利安論爭》(The Aryan Debate,2008年);著有《大象與國王:環境史》(Elephants and Kings: An Environment History,2015年)、《政事論:財富學》(Arthashastra: The Science of Wealth,2012年)、《語言與國家》(Languages and Nations,2006年)、《亞利安人與英屬印度》(Aryans and British India,2004年)。 譯者林玉菁紐約市立大學政治學博士班,劍橋大學印度研究碩士,政大新聞系。曾任職IFRC國際紅十字與紅星月會聯合會美洲辦公室,雲門基金會,北藝大傳統藝術研究中心及國內外NGO組織。現為專職口譯、筆譯。 推薦序透過「不可思議的」印度史,全方位掌握印度大小事  吳德朗夢想印度博物館及台北印度文化中心創辦人
  湯瑪士‧特洛曼為美國著名歷史學家,獲有倫敦大學博士學位,且擔任密西根大學歷史與人類學榮譽教授及歷史系主任暨南亞研究中心主任。他的專業著重在古代印度和其他相關學科。其著作《亞利安人和英屬印度》及《亞利安論爭》是印度吠陀文化的根,一九七四年出版的《南亞的親屬關係和歷史》是泛印度文化區塊的見證。同時他也被認為是古代政治經濟學治國聖經《政事論》(Arthashastra)的專家之一;他具備了西方專業的訓練,以及深入印度人的今古智慧,成就了他在《印度:南亞文化的霸權》的可讀性及公信力,本書的誕生可說駕輕就熟、為去蕪存菁大作,同類書中出類拔萃的佼佼者。
  《印度:南亞文化的霸權》寫於特勞特曼在密西根大學教學期間,為許多學生指導時所提供的教學講義,而後編寫成書。本書絕不單純是「印度文明史」記述報告,而是特洛曼對印度漫長而複雜的歷史深耕後的論述,及其對其歷史的態度和理解。特洛曼在書中以一種率真的態度與讀者分享他淵博的印度歷史觀點,概述印度五千年的歷史卷帙浩繁,全書分成十二章,將印度的多樣性、文化深度、多元民族與宗教,以及晦澀艱深的歷史,以獨特的用字遣詞與風格鋪陳出清楚的層次,幫助讀者抓住整個印度文明歷史的精神圖像,展現其歷史形貌與時代精神。書中三十四幅插圖及地圖亦將複雜糾結的歷史化為清晰的敘述,除了極具說服力外,也給予讀者最直接實惠的助益。
    ◆    以縱線的歷史而言,印度早期歷史可能太過久遠,口傳故事多過文獻記載,但作者在比例上,試圖讓古代的篇幅多於近代的論述。不過,欲探索印度古代歷史,必須從皇宮廟宇的銘文或硬幣來考證。但在阿育王時代之前,廟宇宮廷是木造,早已不復存在。至於史料,印度各地使用了不同的文字傳承記錄,但這卻造成還原歷史的困難:比如說阿育王時代使用佉盧文及婆羅米文,但到了錫蘭卻是使用僧伽羅文。
  以上述為例,欲一探這時期整體的風貌,就必須將這三種語文融會貫通才能減低失誤風險;但其後便會面對更大的難題,也就是資料殘缺而難以完整拼湊出真相。至於近代五百年的歷史,則歷經了德里蘇丹、蒙兀兒、英國東印度公司、英國統治到印度獨立:蒙兀兒的文獻相對完整度較高,除了當時因受中國影響備有史官記載,亦有皇帝自傳可查,加上各國東印度公司日誌及英國、葡萄牙的史料可佐證,其篇幅遠多過古代史。而我們對近代史的演繹,可有助於預測印度未來的可能性。
至於橫向的資料更是條理分明,每一個年代,都附有淺顯易懂的背景介紹,而不是冷冰冰的朝代登錄。例如文明如何起源,印度亞利安的源流及梵語的分布,從北歐芬蘭到中南半島,一目了然。文明地理、文化及生態和宗教的起源等,和印度人的生活休憩相關。季風、四季的變換和糧食生態農耕,不只是收成良莠不齊的參考。三千多年來,南印度馬拉巴海岸線上的香料,更吸引中世紀海上帝國開啟大航海時代,引爆翻天地覆的殖民時代。
眾所周知,印度文化或印度教就像一棵巨大的樹,其分支代表著各種宗教思想體系。所謂「旁遮普人與南印度人迥然不同,德里人與孟買人也不盡相同」,很多人認為所有的印度人都會說印地語(Hindi),其實不然。人們大多將印度的多樣性視為其優勢之一,但在多樣化的文化環境體制下處處充滿了矛盾,因為在印度並沒有「放印度皆準」的理論。當你到了不同邦與不同人打交道,在孟買暢通的行為模式用在清奈或科欽,可能有理說不清,起不了作用;自古以來世人對印度的認識更是莫衷一是。
    ◆
  儘管全世界有許多關於印度歷史和文化的著作,但是沒有任何一書能夠涵蓋整個印度,即便是印度人本身,也多半呈現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狀態;更別論外國人欲一探印度風采更是艱難。對多數群眾來說,印度地理、歷史和文化的話題是全然陌生的;複雜多元宗教及神祗因此更顯得艱澀難懂。儘管筆者也曾撰寫過《100個神話故事》一書,但不可諱言地,複雜多元的印度神話與其專業術語,以及眾多歷代帝王將相,無非漫長而考驗讀者記憶。為了全方位深入印度,本書的作者以一種讓讀者能見樹又見林的方式書寫,為其特色。
記得在一九九○年左右,回台灣在孟買過境轉機時,因風聞孟買維多利亞車站美名,朋友決定帶我親訪一回。我的印度初體驗正如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奈波爾在《印度:百萬叛變的今天》中所描述的光景如出一轍:要人施捨的老人、牽小童且手抱嬰兒的乞討婦人;就連車站的收票員口中也念念有詞伸手要錢……進入車站就像是跳慢動作的探戈。十九世紀殖民政府所建的美麗維多利亞車站,成為金玉其外,極度反諷的大舞台。十年後因缘際會,我僑居紐西蘭,在甘地文化中心學習印度塔布拉鼓(Tabla),而教我的美國老師Dr. Boos,竟意外啟蒙了我對的印度文化感知,造就了日後我閱讀體驗印度文化的獨特視野。然而,回到台灣後,能找到有關印度文化的書籍,都是二十世紀初、從大陸退居台灣重印之硬梆梆的教科書或佛經。當時中文網站也只有寥寥數語,英文又隔靴搔癢,不甚其解,難窺印度堂奧。多年深耕學習印度文化後,二○一七年我在台北汐止,以不到一年的時間,打造出亞洲第一座兩百坪全方位的印度博物館。開幕至今超過兩千人次來訪。
正值台灣如火如荼的新「新南向政策」,印度尤其重要。全世界五百大莫不到印度插旗投資設點。但美國創投公司亦警告:「如果你不了解印度文化,成功的機會很低。」我國駐印度代表田中光大使說:「要想在印度成功,用對人和用對方法很重要,更要了解印度歷史文化和印度人的生活習慣,找對了方法,很多事才能迎刃而解」。因此,本書對了解印度文化非常有幫助。對從事旅遊業的人士,或前往印度旅行經商的人,不論要深入或淺嘗印度文化,無疑的將會是了解印度文化的「聖經」。另外文史工作者,包括學校老師或藝術工作者,熟讀這本書,對印度疑慮必將煙消雲散。近十年來我在各大學教印度有關的通識課程,對本書可是相見恨晚。特別是在課程上如何的「減」量,避免學生不甚負荷的靈感深得我心。而在未來博物館的更新布局上,我相信也會受到本書的啟發。
    ◆
  整體而言,這是一本對印度各方面都有興趣的人來說,是最簡明易懂的入門書。即便知識會與時俱進地提昇,但這依然會是你愛不釋手的概論書。可在短時間獲得全面的印度文明歷史的全貌,還包括基本文化知識和對各年代的簡史。我非常贊同作者說的一句話:「它應該是一盤開胃菜,而不是完整的一頓飯。」而那道開胃菜必定是Masala開胃菜。
  記住印度並沒有放四海皆準的答案。博大精深的印度,永遠是「當你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更多」,真是不可思議的印度!
    欣見這般簡潔卻又可以在有限的文字當中,精準寫出印度歷史的各種細節知識。尤其是闡述出「印度文明」與「印度共和國」兩種涵蓋的意象與內容大不同,相當適合對印度歷史有興趣的讀者,作為首選的入門書籍。――黃偉雯,歷史文化作家、講師
    這是湯瑪士‧特洛曼的獨特之作。內容清楚明晰、引人入勝卻又精微奧妙的印度史入門書。他提出印度歷史綜觀,時空橫跨上古至現代,可作為了解區域歷史動力的完美映襯。沒有任何其他南亞入門書籍,能比得上他處理描述不同歷史年代篇幅間的微妙平衡,以絕對清晰的論述與深廣博學的內容相互結合。本書精煉出一位史學大師終身的所學所思。――瑪莉娜麗妮‧辛哈(Mrinalini Sinha),密西根大學
    特洛曼是少數有資格以權威口吻論述印度文明的學者之一,內容含括從古代至現代的所有歷史事實。他以專業方式書寫,卻不會刪除歷史中細微精妙之處。――蘇米特‧古哈(Sumit Guha),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
    本書達成僅有少數南亞歷史入門書可成就的壯舉――將印度整整五千年歷史,轉化為可近好讀的書籍。特洛曼擁有印度史與人類學的專業,以富含願景與文筆優雅的寫作方式,精鍊成這部珍寶之作。本書對印度史的貢獻無價,更是教學良伴。――A. 阿茲法‧摩因(A. Azfar Moin),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
    本書雖然是印度全史,內容卻相當精簡;學術價值高,但卻意外好讀。我會將本書推薦給任何想要精彩印度史入門書的讀者。――希爾維亞‧格雷(Sylvia Gray),波特蘭社區學院 推薦序  透過「不可思議的」印度史,全方位掌握印度大小事  吳德朗前言
第一章 導論印度、印度人、印度文明印度文明歷史印度文明地景
第二章 印度的文明起源摩亨佐-達羅與哈拉帕經濟、科技與文字宗教印度河文明的起源與存亡
第三章  吠陀時期《梨俱吠陀》印度-歐洲、印度-伊朗、印度-亞利安晚期吠陀史詩:《摩訶婆羅多》與《羅摩衍那》
第四章  新宗教、新帝國棄世宗教摩揭陀孔雀王朝
第五章  印度古典時期古典印度文明形成期(西元前一八七至西元三二○年)古典時期(三二○至六○○年)古典印度文明晚期(六○○至一千年)
第六章  家庭、社會與政體家庭社會政體
第七章  心智宗教法律科學古典藝術文學
第八章  印度文明創造的世界中亞東亞東南亞中東與歐洲
第九章  突厥人與蒙兀兒人伊斯蘭與印度突厥人蒙兀兒人
第十章  歐洲人歐洲商人英國統治印度與歐洲文明
第十一章  民族國家印度民族主義的興起甘地與真納印巴分治與獨立
第十二章  新國家群印度共和國巴基斯坦與孟加拉尼泊爾、斯里蘭卡、不丹與馬爾地夫印度文明的未來
延伸閱讀參考文獻
  第一章 導論 印度  由於印度文明為一特定社會或社會體系,我們不能將印度理解為一個實體或特定地域, 而應視為是與此社會相關的地域。這地域對我們檢視印度文明具有某些非常重要的結構或限制性作用。我們必須謹記,印度並非世界地圖上具有固定疆域的恆常地點,而是伴隨著印度文明產生,界線隨其成長而移動擴張的區域。特別的是它同時擁有內部與外部疆界。在印度文明早期書寫中,我們看到已有判定野蠻人(梵語為mleccha)的概念出現,並將印度中央內陸區的人民視為尚未融入印度文明者。  同樣重要的是,我們也需謹記當談及印度時,指的是印度文明及其地域,而非七十年前隨著英國統治結束而建立的印度共和國。今日的政治地圖中七個民族國家,即是分據概念上的印度文明地域:
印度共和國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蘭卡(前身為錫蘭) 尼泊爾不丹馬爾地夫
  這些民族國家的政治實體多數相當年輕:印度(共和國)與巴基斯坦是一九四七年印巴分治後建立;一九四八年錫蘭由英國統治下取得獨立;一九六五年馬爾地夫獨立;一九七一年孟加拉脫離巴基斯坦,成為獨立國家。直到二○○八年革命建立共和國之前,尼泊爾認定自己為最後一個印度教王國。雖然在英屬印度下,尼泊爾維持主權,但仍不脫英國影響力。不丹是佛教徒為主的小王國,位於印度東方,直到二○○七年才舉行第一次全國性國會大選。  為了避免混淆印度文明與印度共和國,有些人放棄使用「印度」一詞,改以「南亞」來指稱由這些現代國家組成的區域。這個詞具有政治中立的優點,然而缺點是除了專攻區域研究的學者外,鮮少有人使用。「印度」的優勢來自這名稱數千年來,已為希臘人、波斯人、阿拉伯人及中國人在指稱印度文明及其地域時廣泛使用。除了描述印度共和國外,本書中的「印度」一詞,皆指其他學者所稱呼的南亞地域及文明。
印度文明歷史  印度文明中所指的「印度」,擁有時間上的起點,自然存在著歷史。討論印度文明史一事也有其歷史,主要框架在過去兩世紀中形成。印度文明史主要是在一七六○年代英屬印度時期,透過印度的歐洲學者著作及印度知識分子的教師建構而成。由新殖民統治下產生的學者,為印度的過往帶來新論述,與既往截然不同。新論述主要著眼於兩大方面,首先是建立印度上古時期與其他古代社會,如埃及人、迦勒底人(Chaldean)、希臘人與波斯人之間的關聯。其次是以全新方式解讀古代梵文(Sanskrit)文獻,區分神話與歷史。  英治時期初年,歐洲人認定梵文與希臘文、拉丁文相關,相信梵文使用者是第一個將文明帶入印度,是印度歷史的起點。某段時期歐洲學者認為所有印度的語言都源自梵文,隨後則發現南方的語言自成達羅毗荼語系。這也是為什麼前述印度文明的種族理論,直到一九二四年為止都是主流論述的原因。這時在印度河流域發現了更早期的文明遺址,稱為印度河文明(Indus Civilization),與美索不達米亞及伊朗的早期青銅器文明(蘇美人、阿卡迪亞人及埃蘭人)時期相同。因此,對於印度文明的知識有了兩個起點與兩種文明,後者則是成立在前者的基礎之上。之後我們將發現,專家仍舊爭論兩者之間的關係。  印度文明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透過貿易、戰爭及宗教導師旅行,深受許多外來的影響; 其成熟形式也展現在亞洲各地。這裡是世界兩種主要宗教的發源地:佛教傳布東亞、中亞及東南亞;印度教傳布到東南亞部分地區。其他印度文明的元素也跟著傳布,包含文字、文法、天文占星、數學、醫學、法律、神話及故事文學、雕像與舞蹈。  印度文明位於兩大廣袤帝國擴張的路線上,對印度帶來深厚影響。伴隨伊斯蘭教建立國家及基督教歐洲的擴張,皆透過貿易與征服,讓突厥人、蒙兀兒人及英國人統治了印度。英屬印度期間,民族主義運動在人民主權及民族國家的新概念下成形,產生今日七個自治國家。以下為歷史年表摘要,附約略時間,提供概略全觀:
印度文明起源:西元前二五○○年起吠陀時期:西元前一四○○年起新宗教與帝國:西元前五○○年起古典時期:三二○年起突厥與蒙兀兒人:一二○○年起英國統治:一七六○年起
第四章 新宗教、新帝國 孔雀王朝  亞歷山大死後不久,約在西元前三二一年左右,具有冒險家精神的旃陀羅笈多.孔雀(Chandragupta Maurya)由難陀王朝末代王手中,奪取摩揭陀政權。而關於他的出身仍有許多不同的說法。亞歷山大退出印度後早逝,他的帝國在將領爭奪間四分五裂,造成旁遮普政治真空狀態,這時孔雀政權很快奪取此地。摩揭陀很快與成功接收亞歷山大東征成果的賽琉古帝國(Seleucus)接壤。賽琉古與摩揭陀之間持續維持良好關係。西元前三一二年攻下巴比倫後不久, 賽琉古將大片土地留給旃陀羅笈多,主要包含現代阿富汗,以交換五百頭大象。孔雀王朝似乎連續幾代,持續供應戰象給賽琉古人。我們已知安條克三世(Antiochus III)也曾有類似交易;而這時的希臘化王國與托勒密埃及王國對大象需求若騖,卻又因為賽琉古隔絕印度象供應,便開始捕捉馴化北非象群。賽琉古與托勒密均遣大使前往旃陀羅笈多與繼承人頻頭娑羅(Bindusara)治下的華氏城。賽琉古大使麥加斯蒂尼(Megasthenes)所寫,關於旃陀羅笈多治下印度的回憶錄,留下大量殘篇。麥加斯蒂尼對捕捉訓練大象之道甚感興趣;在傳送大象及訓練技巧進入希臘化世界的過程中,他的使館必定扮演關鍵角色。  麥加斯蒂尼的作品《印度史》(Indika)中描繪的社會,多數人群都是非武裝農民,平和耕種土地,不受附近軍隊衝突所擾。馬匹、大象與武器都是王室專屬,不使用的時候,必須歸回王室保管。大型專業軍隊數量龐大,僅次於農民,擁有私人僕役,和平時完全閒置。吠陀時期的地主戰士菁英已不復存在;相對地,這時則是與土地擁有權脫離的給薪軍隊,以及與軍事服務脫離的農耕階級。麥加斯蒂尼羅列出相當龐大的官僚體系;觀察到世襲職業種姓體系的存在,並描述其中七種。他的作品呈現出玫瑰色彩的印度;讚美印度人的吝嗇,強調他們並未蓄奴,雖然此說法確實有誤。竊盜情形不常見,刑罰輕微。他同時重述克特西亞西元前五世紀關於印度的著作中,奇妙種族的故事。例如某個種族的耳朵之大,可以如毯子一般,入睡時用來包圍身體。或是靠著呼吸烹煮食物氣味維生的無嘴族,卻因軍營散發出的臭氣而致病。這些故事成為希臘與中古歐洲,對於印度的根深柢固印象,直到地理大發現的航行後,歐洲人才真正直接接觸印度。  第三任國王阿育王(Ashoka)的治下(西元前二六八至二三一年統治),孔雀帝國達到最大疆域,包含最南端以外的整個印度次大陸,以及西邊由賽琉古割讓的領土。阿育王在位第八年,親自領軍將奧迪薩(Odisha)納入版圖(見地圖五)。阿育王留給我們驚人的諭令公告記錄,刻註於岩石表面與石柱上。透過這些銘文,我們得以對於他的統治方法有詳細認識(見圖五)。他的帝國至少分成四個行省,主要由王室成員中揀擇總督人選。除了首都華氏城附近區域,可能直接由皇帝管轄。皇家官道至少讓部分行省首都連通中央。孔雀帝國的壯盛軍容無所匹敵,雖然丘陵與森林地區的零散部落,仍舊在孔雀帝國控制之外。大批官僚管理土地收入,仲裁爭議。這是新國家治理的轉世化身。  如同摩揭陀前代王室,孔雀帝國王室也偏愛非婆羅門的棄世宗教。旃陀羅笈多在耆那教中享有護持盛名,有兩位孔雀帝王是宿命論的支持者,阿育王本人則是佛教徒。羯陵迦戰役(Kalinga)對非戰鬥者造成的無益痛苦,造成阿育王生命中的精神危機,也讓他揚棄孔雀帝國過往驚人擴張成就時所依持的無情統治之術。阿育王選擇政策轉向,提供子民此生與他世福祉的家長式引導。這一嶄新政策,阿育王稱為自身之正法(Dharma),記錄在帝國各處的石雕銘文中。多數是以當時北印度語言(稱為普拉克里特俗語﹝Prakrits﹞)所寫,但少數在印度河及外圍區域的銘文,是以希臘文及阿拉米(Aramaic)文字刻註,這是當時舊波斯帝國政府使用的文字之一。阿育王銘文告訴我們,他此後揚棄兼併戰爭,並敦促後代子孫效法,直到世界輪迴終結。相對地,他試圖讓鄰國皈依佛法,並宣稱在遣送大使造訪的希臘化諸王中,完成宣揚佛法大業。在現實層面中,阿育王的正法包含沿著官道種植庇蔭之樹、開挖水井,提供人獸休憩之處;種植藥草植物,醫治人獸。他說,不僅在帝國境內,更延伸到南印度、錫蘭與希臘化諸國鄰邦。他推動保護動物生命,在某些地點禁止奉獻動物祭祀,並保護某些物種,免受屠戮;在個人層次, 除了兩隻孔雀與一隻鹿外,他禁止皇家廚房每日殺生,總數高達數萬隻左右。更承諾最終也將把孔雀與鹿排除在皇家菜單之外。姑且不論其承諾所受的限制,阿育王確實在平民之中推廣了素食。在社會關係層面,阿育王的正法包含尊重婆羅門、沙門、父母、朋友與較低階層者, 同時終結派系之間的鬥爭。他明言自己喜愛說服,勝過強迫,但背後仍保留國家武力,警告倔傲的森林部族不要輕舉妄動。  從瞿舍羅、大雄及佛陀的時代以降,透過讓社會自生自滅,棄世宗教助長王權成長。即便將社會視為可用人類意志操控產物的概念,也提供嶄新的、發展較吠陀時代更強大的治國之術基礎。同時身為強大君主與佛教徒的阿育王,再次將國家導向超越性目標,試圖將棄世宗教的原則落實在政策中。不殺生(ahimsa)的原則,雖然源於棄世者迴避因果業報(karma) 的需求,這時便成為慈悲的行動原則,更是人類歷史上首次成為政治生活的精神引導。這是重大的歷史時刻;一位偉大的君主,試圖將非暴力盡可能置於國家中心。非暴力與國家權力是否得以並行,仍存有疑問;因為國家獨佔並施行權力,創造出內部和平並保護人民免於外力干擾。阿育王試著將非暴力原則同時施行於內部及對外關係。但如我們所見,仍受限制。他的統治正是活生生的實驗:面對國家暴力的本質,以及相對之不殺生原則得以緩和國家暴力的極限。
第十二章 新國家群 印度文明的未來  民族國家是歷史的新產物,由美國(一七七六年)及法國(一七八九年)革命首開先鋒。在南亞,民族國家的肇建始於一九四七年的印巴分治與獨立。印巴獨立開展了去殖民化時期, 逐出歐洲帝國,將先前殖民地置於民族國家的模型之中。英屬印度分治後,民族國家幾乎成為普世原則,形成世界普遍的政治形式也不過七十多年時間。這段時期中,帝國與王國失去政治上的合法性,王制幾乎消失,僅作為某些民族國家的門面,例如英國。  在南亞,民族國家明顯成為典範,強烈影響區域內的政治勢力;但也看到每個國家在達成或維持民族國家典範時所遭遇的挑戰。目前要如何詮釋這些問題仍不清晰,但可以嘗試幾個方向。我們必須謹記在維持理想上,早期民主國家曾經歷過艱困時期。美國經歷了將國家一分為二的長期內戰威脅;法國數次經歷獨裁者與王制復辟,現在則為第五共和憲法。這些歷史提醒我們,民族國家的形式及達成共識的民主方法並非魔法。事實上,民族國家形塑的並非共識,而是多數統治,少數族群必須折服在多數意志之下。當少數族群認為自己的核心利益受損時,可能採取強烈手段,或施壓多數族群讓步。即便我們認為民族國家與人民主權是當今世代的主要政治形式,但也必須承認少數族群是這種政治形式的結構性問題。這句話並不代表其他政治形式就有立即解決少數族群需求的方法,然而選舉過程似乎強化了少數族群的困境。這一議題會受到特殊情勢的淡化或強化,以南亞來說,主要關鍵在於種姓與宗教。  民族國家對於種姓議題的影響,在於解除了種姓體系,並將種姓轉為許多獨立的利益團體。這是因為主權在民即是強調人民在法律之前一律平等,因此對民族國家來說,組織種姓體系的高低位階是不被允許的。公共領域中,基於種姓的歧視不再受到國家支持,反而視為不合法。然而種姓依舊存在,只是並非古老王國中受國家支持的體系,而是成為採取政治行動、透過票箱追求自身利益的獨立團體。印度獨立初年,專家經常預言種姓將破壞民主制度, 事實上卻反其道而行。由於種姓數量之多,掌權的多數族群必須透過種姓結盟,這似乎導致多數族群與少數族群的內部組成持續變動,因此並沒有永久不變的多數族群。雖然種姓在民主政治中找到一席之地,但社會經濟的不平等與歧視仍是嚴重問題,且在未來並不會消失。  雖然票箱政治與種姓之間似乎得以共生,但也加強了宗教認同作為南亞地區國會多數基礎的傾向。雖然民族國家削減種姓的影響力,卻鞏固強化宗教的重要性。這一效應更強化少數族群的不滿,多數南亞的民族國家都受此影響。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