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才是大腦的日常!
大腦的「不確定性」,
或許才是我們的超能力!
我們總以為自己的大腦運作精密、記憶可靠、邏輯清晰,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記憶能否信任?
★「病由心生」是科學還是迷信?
★人工智慧能否取代人類智慧?
你以為的大腦,其實充滿錯誤?
大腦並非一部精確無誤的機器,大腦中的訊號與神經傳遞物質的運作充滿隨機性與不確定性,每一次判斷、每一個想法,都像擲骰子一樣,帶有機率與變數。
大腦,正因為會出錯,才讓我們更有創造力!
如果拿大腦與電腦相比,大腦似乎並不「精確」。它會遺忘、會出錯,甚至可能導致精神疾病與身心問題。然而,正是這種不完美,大腦才擁有無窮的創意與靈感,它能聯想、質疑、創新,甚至從錯誤中發掘突破點。正因為無法預測,我們才能適應環境、創造新世界!
你相信的,可能都是錯的!
✕ 真的有左腦型與右腦型人格?
✕ 男性與女性的大腦運作方式截然不同?
✕ 人類真的只開發了 10% 的大腦?
這些流傳已久的說法,究竟是真相,還是誤解?
大腦的奧秘,遠超過你的想像!
本書將帶你重新認識大腦
解密大腦的錯誤與運作機制
發掘大腦的不確定性與可塑性
探討錯誤如何成為創造力的來源
深入比較人類智慧與人工智慧的差異
破解關於大腦的常見迷思
翻開這本書,一起探索神祕又充滿潛能的大腦,發現它無限的可能性!
【審訂者這樣說】
櫻井老師透過生動的文字細述神經元傳導的原理,不僅在此基礎上釐清坊間關於大腦的迷思,更針對腦機介面與人工智慧領域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觀察與反思。這是一本誠實不做作,並認真對待大腦運作機制的科普好書。──曾祥非/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推薦人這樣說】
大腦會犯錯?乍聽之下似乎是缺陷,但事實上,這正是它令人驚嘆之處!我們的創造力、適應力與修復能力,正是建立在這些「錯誤」之上──這並非缺陷,而是演化賦予我們的寶貴禮物。讀完這本書,你將重新審視錯誤的價值,甚至學會擁抱它們,讓自己變得更聰明、更靈活。──蔡宇哲/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
專業推薦
江安世/中央研究院院士
李家維/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侯金堆講座教授
曾志朗/中央研究院院士
蔡宇哲/「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
謝伯讓/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依姓名筆劃排序)
櫻井芳雄
1953年出生,醫學博士。京都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肄業。曾擔任廣島大學助理教授、富山醫科藥科大學副教授、京都大學靈長類研究所副教授、生理學研究所客座副教授、京都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教授、同志社大學大學院腦科學研究科教授等職務。
現職
- 京都大學名譽教授
- 同志社大學特聘研究員
專業領域
- 行為神經科學
- 實驗心理學
著作
- 《試著將大腦與機械連結》(岩波書店)
- 《從神經元探索心靈》(岩波書店)
- 《看見大腦的訊息》(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
- 《思考的細胞:神經元》(講談社選書)
- 合著包括《良心學入門》《從良心思考科學》(岩波書店)、《記憶與大腦》(Science社)等。
譯者簡介
李其融
在同志社大學大學院腦科學研究科修畢博士課程,現任職於日本企業。譯有《情感究竟是什麼?從現代科學來解開情感機制與障礙的謎底》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