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原住民少女瑪洛能和Fofo的溫暖互動,看見原住民文學的發芽和茁壯,族群之間的喜怒哀樂,山海文化的光與熱。「臺灣原住民文學是臺灣ê文學當中上特殊mā上顯目ê存在,《聽Fofo講故事:臺灣原住民族ê文學風景》想beh表達ê,毋但是原住民文學ê發展,同時mā想beh牽畫出族群自我認同ê過程。多元族群是臺灣社會豐富ê資產,因為按呢,除了華語以外,同時mā推出臺語版,向望透過閱讀本冊,予多元族群ê文化kap語言佇遮相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教授 林巾力自從瑪洛能上臺北讀書以後就很少回台東,這次,她特地拋下工作回到臺東 Fofo(阿美語中,外婆或奶奶的稱呼)家準備祭典。瑪洛能趁著在家和Fofo相處的短短時光,聽Fofo說了一些部落裡有趣的傳說與神話,還有關於她從未謀面但思念萬分的母親故事……臺灣首次嘗試將「文學史」題材與兒童圖畫書形式結合出版,更少見地分別以華文、臺文兩種語言版本詮釋,讓孩子從閱讀一對祖孫溫暖互動的日常故事中,潛移默化地吸收到「民族文學」的多元定義和面貌,也感受到不同語言表現出的節奏所帶來的優雅美感。當Fofo為主角瑪洛能敘述家族成員的悲歡離合故事時,讀者們也同時瞭解到臺灣原住民族如何透過「文學」向社會發聲。尤其在歷史進展中,他們曾經以日語創作、以漢語創作,迄今,更試圖以母語創作;這些創作裡,有身為少數族群受外部不平等對待的心情刻畫,有族群內部因紛擾而離散的噓唏描寫,更有在天地間生活的豪情奔放、熱愛原鄉部落的堅韌展望與向世人們的疾呼。原住民族的文學發展,緊扣住臺灣這座島嶼的歷史軌跡,他們不僅以文字記錄下從遠古既生的神話傳說,也在不同語言中努力尋找自我定位,逐一累積、織就出別具一格而生動的文學風景。讀《聽Fofo講故事:臺灣原住民族ê的文學風景》,自然而然地在孩子心中種下一顆文學種籽;這顆種籽不僅提升孩子的文學力、感受力,當這顆文學種籽生根、吐芽,也將帶著孩子慢慢拓展出豐富的心靈之森,以更健全且開闊的觀點,打破過去價值觀製造的藩籬,深入認識到在這塊土地上一起生活的其他族群;也因閱讀到彼此原來共有的歷史記憶,而讓島嶼上每個人的每分情感更互相緊密聯繫著。
文‧連翊翔1996年生於臺中,大學主修國文、輔修臺灣語文,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碩士班的學生。喜歡多方嘗試,目前自學遊戲設計,希望之後能做出既好玩又能表現自己想法的電子遊戲。這本書的文字是他第一次公開出版的童書作品。圖‧吳雅怡Asta Wu插畫創作者,喜歡畫地圖、世界民俗傳說和神話,喜歡平日緩慢地畫漫畫、做Zine和立體書。不創作的時候就去慢跑、游泳、騎腳踏車,或看恐怖片。最近在嘗試結合手繪、拼貼跟電繪的創作;未來想要多創作一些關於女性、山羊以及臺灣歷史和特色的故事。臺文翻譯‧許慧如Khóo Hu-Lu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文系副教授。王薈雯Ông Hu-Bûn畢業於臺中教育大學臺語系、臺灣師範大學臺文系碩士,曾獲教育部、阿卻賞、海翁臺語文學獎。吳嫣珉Gôo Ian-Bîn畢業於臺中教育大學臺語系、臺灣師範大學臺文系碩士,興趣為臺灣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