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大偽裝者 : 一個臥底精神病院的心理學家與八個假病人,顛覆「瘋狂」的祕密任務

  • 點閱:232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在精神病院裡,想獲得自由,他們必須證明自己沒有瘋。」一個臥底精神病院的心理學家與八個假病人顛覆「瘋狂」的祕密任務★ 入圍英國皇家學院科學圖書獎★《衛報》、《每日電訊報》、《泰晤士報》評為年度最佳圖書繼《我發瘋的那段日子》暢銷全球,作家蘇珊娜‧卡哈蘭最新精彩鉅作!被譽為美國最勇敢的年輕記者之一,決定深入調查,這個改變了現代精神醫學的戲劇性實驗,並發現了背後令人震驚的秘密……要成為一個精神病人,有多簡單?他們順利潛入精神病院,行為表現正常,不再有幻聽,也不自稱瘋子卻沒有任何醫護人員識破他們!?在這個地方,只有瘋子才能看出誰是正常人……8名假病人,12次入院紀錄主訴症狀:幻聽,那些聲音說著「砰、空洞、空虛」等字眼平均入院天數:19日醫師診斷:7人判為思覺失調症,1人被判為躁鬱症「一旦被貼上思覺失調的標籤,假病患就再也無法將標籤撕下。這張標籤會大幅影響旁人對患者與其行為的感知。」──大衛‧羅森漢恩(David Rosenhan)數世紀以來,醫生們一直試圖定義精神疾病――如何診斷治療?如何分辨瘋狂與理智?到底什麼是精神疾病?為了尋找答案,1970年代,一位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家大衛‧羅森漢恩說服八位心智健全的男女自願潛入美國各地的精神病院臥底,測試精神診斷與標籤的可信度與合理性。而且他們必須證明自己精神正常,才能被釋放。他們之中有男有女,職業多元,包括,精神科醫師、心理師、家庭主婦、畫家及研究生。令人震驚的是,這群人一致被判定患有精神疾病,入院後也被所有醫護人員理所當然地視為「瘋子」。隨著臥底時間越久,更揭露出種種不安的精神病院內幕故事……我們逐漸掌控世界的奧祕――征服外太空、癌症以及不孕症,卻始終未能適切回答這個問題:什麼是精神疾病?或換個更好的方式問:什麼不是精神疾病?暢銷作家蘇珊娜‧卡哈蘭身為自體免疫腦炎的倖存者,一度被診斷為精神失常,那段曾與精神疾病為伍的經歷,以另一種方式觸碰了卡哈蘭靈魂的某一塊,她彷彿成了正常世界與精神疾病的橋樑,這股無法斷開的聯繫,令她開始回頭檢視精神疾病診斷的標準,試圖找到這個世界判斷誰才是與瘋狂為伍的界線,因此她決定深入調查,這個改變了現代精神醫學的震憾實驗。羅森漢恩實驗(Rosenhan Experiment)不僅顛覆整個精神醫學界,深刻影響精神疾病診斷標準,更間接顛覆世人對精神健康的認知。然而,隨著作者卡哈蘭在偵探過程所揭露的驚人發現,這個傳奇的冒險故事並不如它看起來的那樣權威。那扇緊閉的精神病院門後,到底發生了什麼?對於今日我們對精神疾病的理解又有什麼意義?卡哈蘭的傑出調查,不僅試圖解開近半世紀前的瘋狂謎題,另一方面,也帶來心理健康與精神醫療體系的全景觀察,探討精神疾病及其標籤所帶來的束縛與不公。這本書既是歷史,也是謎團,是哲學,也是對社會變革的吶喊。「我們否認自己是剛開始學習的新手,不停替患者貼上『思覺失調』、『躁狂抑鬱』和『瘋狂』等標籤,彷彿在使用這些字詞的同時,我們已經完全理解精神醫學的精髓了。事實上⋯⋯我們根本無法分辨所謂的理智與瘋狂。」──大衛‧羅森漢恩※ 著名的羅森漢恩實驗(Rosenhan Experiment)被認為是對精神病患鑑定標準的重要批判,也引起許多爭議和討論,間接深刻影響了當代精神醫學。這項經典的研究幾乎出現在每本心理學教科書中,促使人們正視精神疾病的診斷標準、標籤汙名化的議題,以及精神健康照護機構的重要性、並因此推進了《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三版的修正,是促進現代精神病學的一大推力。

蘇珊娜‧卡哈蘭(Susannah Cahalan)《紐約時報》暢銷書《我發瘋的那段日子》作者,這本回憶錄講述了她與罕見自體免疫腦炎的鬥爭。因大腦疾病一度被診斷為精神失常,那段曾與精神疾病為伍的經歷,以另一種方式觸碰了卡哈蘭靈魂的某一塊,她彷彿成了正常世界與精神疾病的橋樑,這股無法斷開的聯繫,令她開始回頭檢視精神疾病診斷的標準,試圖找到這個世界判斷誰才是與瘋狂為伍的界線,因而促成第二本著作《大偽裝者》。與家人現居布魯克林。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