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西貢淪陷 : 美國在越南的最後時刻

  • 點閱:432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西貢淪陷前最戲劇性的一刻,堪稱美國版的敦克爾克 ★⼀⼀衝出越南封鎖線的最後時刻⼀⼀美軍陸戰隊員現身交待塵封多年的英勇事蹟,他們堅守陣地,抱著赴死的決心,只為完成任務。1975年4月30日,15萬北越軍隊勢如破竹、兵臨城下,向著南越首都西貢的美國大使館挺進。美國在中南半島已經沒有任何一支正規部隊,夾在兩者之間的,只有軍心渙散、無法提供足夠防護力的南越軍人。大使葛拉漢.馬丁卻仍在猶豫、躊躇,西貢則已經陷於火海之中,美國艦隊已經在外海待命,等的就是一聲令下,開始撤離行動。
西貢市區風聲鶴唳,數千名曾跟美國、南越政權有關的越南人,攜家帶眷蜂擁衝向美國大使館多個不同方向的出口。當華府的政治人物忙著粉飾冷戰時期這場自由陣營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場災難,以及美國大使馬丁拒絕承認最後時刻已經來到的時候,北越部隊步步逼近,新山一機場因為被砲轟而已經無法使用,人們只剩下搭直升機可以逃離戰火與共產黨。
11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在南越首都西貢即將淪陷的最後時刻,馬丁大使已經走了,國旗已經降下,進行了有24小時、大規模撤退平民的「常風行動」已經宣告停止,陸戰隊員擔心自己會不會被遺忘了。大使館四周北越的軍車、戰車轟隆隆的駛過,敵人的狙擊手不定時的放冷槍,不遠處的新山一機場不時傳來砲轟和爆炸聲,面對十幾萬的北越大軍,美國陸戰隊員的命運可想而知。
越南戰爭的終章,也是歷經10年過程後最為戲劇化的一刻,結果卻成為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撤退行動。負責執行任務的是一支人數不多的海軍陸戰隊官兵。德魯里和克萊文聚焦於11位年輕海軍陸戰隊隊員的故事,他們是最後留守西貢的美國軍人。他們一致決定展開一場像阿拉摩式的保衛戰,直到大使館即將遭到佔領的最後一刻來到之前,他們才被直升機從大使館屋頂救出。大批直升機飛行員在超出規定的飛行時數情況下連續不間斷飛行,才完成這場有「美國的敦克爾克」之稱的行動,美國在24小時之內,總共撤出超過7000多人離開這個即將被攻陷的城市。
在緊張的24小時,直升機來回穿梭在西貢與外海的艦隊之間,大部分輪調到西貢不久的陸戰隊員,一方面要保護大使館,另一方面還要維持撤離民眾的秩序,同時還要擔心北越軍隊隨時會攻陷首都。內外交迫,情況不明朗的緊張時刻,這些勇敢的戰士堅守崗位,並且協助解救了好幾千人的性命。
這是一個引人入深的真實冒險故事,按照事件發展的先後順序逐步敘述這個不再為人傳頌的故事。作者根據新近解密的大量官方文件,深度訪談、收集親歷者的口述寫成這本著作。本書訴說著美國近代史上最多人討論、但也最不被人了解的事件背後的真實故事。這是極度吸引人的英雄事蹟和令人感傷的故事。德魯里和克萊文向我們述說,在越戰最後的英雄時刻,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們如何展開這段不平凡的戲劇性發展。本書特色德魯里和克萊文以緊張、活潑的筆法,向我們呈現美國歷史上一個重要轉捩點,書中處處展現出最佳懸疑小說那種令人心臟差點停止的危急情節──這是一部扣人心弦的真實故事,終於由親身經歷的這些人完整說出。緊張、吸引人的情節……結合了勇氣、冒險和失敗,驚險刺激。

作者簡介 鮑伯.德魯里(Bob Drury)和湯姆.克萊文合寫過兩本著作,《海爾賽的颱風》(Halsey’s Typhoon)和《F連的背水一戰》(The Last Stand of Fox Company)。他目前擔任《男性健康》(Men’s Health)雜誌的特約編輯和國外通訊員。
湯姆.克萊文(Tom Clavin)擁有十一本親自撰寫和與別人合作的著作。曾經擔任紐約時報特約撰述長達十五年。譯者簡介 莊勝雄,台灣屏東縣人,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英文系畢業。資深編譯,曾在《台灣時報》、《聯合報》和《聯合晚報》從事國際新聞與編譯工作;也是資深文字工作者。著作:《突擊摩加迪休》,《我愛鳥.零距離》。主要譯作有:《時間萬歲》、《2052:下一個40年的全球生態、經濟與人類生活總預測》、《裝甲騎兵團之旅》、《老虎牙》、《熊與龍》、《第三帝國閃擊戰》;合譯《特戰綠扁帽》1、2、3等。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