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琅𤩝.卑南道 : 貫穿東西的歷史大道

  • 點閱:297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序舊稱「琅嶠」的恆春半島,不僅擁有豐富的動植物、生態,更是台灣最多民族遷徒、征戰、交易頻繁且歷史悠久的土地。而此半島上西岸與東岸北段最重要的人類活動史蹟,首推 「琅嶠‧卑南道」,這條古道其中一段現今被炒作為「阿朗壹古道」後,使得這條台灣最古老的前後山古道,成了現代人戶外健行的風景大道,而忽視了古道的意義與價值,實為可惜。這條起於車城,直抵卑南,曾經是荷蘭人採金尋寶,清政府「開山撫番」, 更是斯卡羅族、阿美族、馬卡道族人流亡、遷徒、征戰、姻親、交易…之路。相較於台灣地區其他古道,「琅嶠‧卑南道」無論在歷史、族群、人文、生態、產業等面向,其其價值與特色均是珍貴卓然。本處設立的首要目標為生態保育,但長期經營在地社區的經驗,使我們更珍視友善社區的伙伴關係,協助社區建立更完整的歷史與人文內涵,自然也成了重要的工作項目;加上為了補足105年度「恆春半島東岸古道人文與歷史解說叢書製作」研討計畫未能納入調查研究的部份,因此持續推動107年度「恆春半島西岸與東岸北段古道變遷與社區人文產業解說叢書製作」計畫,致力完整呈現恆春半島豐富的古道系統,以及每一個不同族群的歷史與文化,讓更多國人可以全面地了解並認識半島的人文史蹟,吸引更多的人到半島參與社區的人文或生態旅行。本計劃推動的目的,是讓更多的國人有機會認識恆春半島的古道與族群,因此計畫的主題是透過深入而慎密的田野調查來完成,書寫則轉化為雅俗共賞的形式,以滿足廣大讀者的閱讀需求。為使調查成果更臻完美,本處邀請長年致力於族群、歷史與文化…調查與探討的田野工作者劉還月,結合恆春半島在地伙伴共組田野調查團隊,埋首典籍文獻、足跡遍及山巔海涯,訪遍耆老庶民…。經歷許多的挫折終於完成任務。這本書不僅是在地的解說書籍,更重要的是在調查過程中,參與的在地伙伴有了直接面對歷史、接觸不同族群的機會,如此不僅可以讓在地的伙伴燃起對地方文史的熱情,更望這些深後的文化感情,能深植傳承到每一代族人的身上。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謹識

序舊稱「琅嶠」的恆春半島,不僅擁有豐富的動植物、生態,更是台灣最多民族遷徒、征戰、交易頻繁且歷史悠久的土地。而此半島上西岸與東岸北段最重要的人類活動史蹟,首推 「琅嶠‧卑南道」,這條古道其中一段現今被炒作為「阿朗壹古道」後,使得這條台灣最古老的前後山古道,成了現代人戶外健行的風景大道,而忽視了古道的意義與價值,實為可惜。這條起於車城,直抵卑南,曾經是荷蘭人採金尋寶,清政府「開山撫番」, 更是斯卡羅族、阿美族、馬卡道族人流亡、遷徒、征戰、姻親、交易…之路。相較於台灣地區其他古道,「琅嶠‧卑南道」無論在歷史、族群、人文、生態、產業等面向,其其價值與特色均是珍貴卓然。本處設立的首要目標為生態保育,但長期經營在地社區的經驗,使我們更珍視友善社區的伙伴關係,協助社區建立更完整的歷史與人文內涵,自然也成了重要的工作項目;加上為了補足105年度「恆春半島東岸古道人文與歷史解說叢書製作」研討計畫未能納入調查研究的部份,因此持續推動107年度「恆春半島西岸與東岸北段古道變遷與社區人文產業解說叢書製作」計畫,致力完整呈現恆春半島豐富的古道系統,以及每一個不同族群的歷史與文化,讓更多國人可以全面地了解並認識半島的人文史蹟,吸引更多的人到半島參與社區的人文或生態旅行。本計劃推動的目的,是讓更多的國人有機會認識恆春半島的古道與族群,因此計畫的主題是透過深入而慎密的田野調查來完成,書寫則轉化為雅俗共賞的形式,以滿足廣大讀者的閱讀需求。為使調查成果更臻完美,本處邀請長年致力於族群、歷史與文化…調查與探討的田野工作者劉還月,結合恆春半島在地伙伴共組田野調查團隊,埋首典籍文獻、足跡遍及山巔海涯,訪遍耆老庶民…。經歷許多的挫折終於完成任務。這本書不僅是在地的解說書籍,更重要的是在調查過程中,參與的在地伙伴有了直接面對歷史、接觸不同族群的機會,如此不僅可以讓在地的伙伴燃起對地方文史的熱情,更望這些深後的文化感情,能深植傳承到每一代族人的身上。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謹識 山林,或是田野中的劉還月1958年生,台灣新竹客家人。青少年時期因家貧而失學,憑著堅毅的精神努力自學,曾擔任學徒、小工、苦力…,二十歲參與反對運動,同時也透過自己的努力,先後擔任廣告公司企劃、晚社主編、出版社總編輯、社長、公共電視《台灣地平線》節目製作人、台灣常民文化學會理事長、常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人…等職。四十歲以後全力投入歷史與文化的田野調查工作,但選擇的目標,永遠是沒有人在乎的議題或場域。曾獲教育部文藝獎、台灣之美攝影金牌獎、梁秋實散文獎及《聯合報》、《中國時報》、吳三連獎…等數十個文學或攝影獎;並主持過平埔族、地方研究…等數十個研究計畫。個人作有《尋訪台灣平埔族》、《台灣客家風土誌》、《台灣的客家人》、《台灣人的歲時與節》、《台灣人的祀神與祭禮》、《滾滾塵石下的族群離合》、《挺立在風雨中的「內優社群」》、《金門高梁酒的文化與生活》(一套三冊)、《幾番風雲染牡丹》、《寫在珊瑚礁岩上的歷史》、、《琅嶠十八社與斯卡羅族》、《寫在古道上的族名─恆春半島東岸古道與舊社踏查旅行》、《琅嶠風土,半島風物》…等數十部文圖作品,另有《我們的台灣》、《台灣地平線》…等記錄片作品。2008年,返回農村經營「救荒木草堂」協助小農及手作工作者推廣自然農作與手製品;2014年,女兒劉於晴也返鄉經營「於晴小農作」,全力推動建康飲食及天然農產加工品。同時仍持續進行台灣風土、地景、產業的田野調查工作,並積極推動人文旅行。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