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與文化的特色究竟是什麼?在這十講裡面講到古代中國的天下觀念,還從家族和儀式講起,說到儒家和古代中國政治學的形成;也簡單地從老子到莊子,討論道家的思想和影響。在佛教和道教的篇章中,介紹佛教和道教的思想、方法和影響,其中重點介紹禪宗思想和觀音信仰。除此以外,從佛教傳入中國的路徑兼談古代中國文化傳播和交流的多元渠道。
											
										 
										
										
										
										
											第一講 古代中國的天下觀念   天圓與地方:天下、中國與四夷  古代中國對“天下”的懷疑與幻想  一個插曲:佛教傳入中國與中國的“世界”觀  利瑪竇《山海輿地圖》之後:中國世界觀的轉變   第二講 家族與儀式   從一百多年前的一次葬禮說起  稱謂:漢族人的親族分別  男女有別和長幼有序  葬禮:親族秩序的制度化與儀式化  小結:中國家族與儀式在社會生活中的意義   第三講 國家與儒家學說   古代中國的秩序:從家庭、宗族到國家  儒學的起源  儒學是一種關於秩序的學問  小結:影響中國的儒家思想   第四講 關於佛教傳來的途徑以及古代中國交通渠道的猜想   西域絲綢之路的再發現  佛教自西來:傳統的說法  疑問的提出:伯希和、梁啟超與胡適的意見  有關西南通道與南海通路的猜測  小結:文化傳播和交流的多元渠道   第五講 佛教的東傳及其對中國人的影響   關於印度佛教的傳說  佛教對人世的基本判斷:十二因緣與苦難人生  解脫之道:四諦、三學及其他  佛教傳入中國及其在民眾中的普遍影響  小結:佛教思想的意義   第六講 壇經與禪宗的故事   禪宗史上的一個著名傳說及其象徵的思想史意義  《壇經》本身的故事  《壇經》中的若干關鍵詞   第七講 從觀世音菩薩的故事說到佛教中國化   佛教經典裡的觀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的各種形象及其故事  古代中國關於觀音菩薩的另類想像  觀音故事中的文化接觸問題   第八講 古代中國的道家:從老子到莊子   戰國時代的道家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的道論  從老子到莊子  莊子論精神的自由與超越   第九講 追求永生和幸福:古代中國的道教   外丹及其依據  內丹與養生  道教的神鬼譜系  溝通神鬼人的儀式  解決世俗困厄:道教的法術  小結:道教是一種宗教,是一種中國的宗教   第十講 古代中國的兩個信仰世界   大傳統與小傳統  儒、道、佛以及其他各種宗教在民眾生活中的混融  民眾宗教信仰的基本觀念  民眾宗教觀念的傳播途徑   結語 理解現代中國的途徑  中國:從“古代”走到“現代”  中國(漢族)文化的若干側面──家庭、家族和宗族  中國(漢族)文化的若干側面──“天”“人”關係  中國(漢族)文化的若干側面──漢字及其對思想方式的影響  究竟甚麼是中國的文化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