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有閒階級論 一種制度的經濟研究

  • 點閱:235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本書是范伯倫於1899年出版的首部著作,出版後立即造成轟動,並使他一舉成名,更成為當時知識份子人手一冊的風行之作。本書引發廣泛的震撼,與他獨特的視角及行文風格有關,因為過去從未有過一本書以如此尖酸刻薄的用語,對社會作如此冷靜的剖析。主旨即針對有閒階級的存在而發,辛辣的批評諷刺富人,因擁有財富而產生的優越感與各種炫耀性的行動,他稱之為「炫耀性消費」,並揭露許多消費性文化背後的空虛性,風俗、習慣以及迷信的非理性都將決定人類的消費。范伯倫認為,這種膚淺而表面的社會,是產生於人們錯誤地以為,所謂真實的成就,在於達到某種可炫耀或賣弄的財富與地位。他追溯所有權與財產的發展過程,對於消費主義、階級結構的演變、閒暇時間的產生,以及現代社會的目標是以渴望並贏得金錢作為根基,對這些現象提出了非凡的洞察。書評與推薦*時代雜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諷刺作家。*孟福德(Lewis Mumford):自內戰以來,在學術成就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本書是范伯倫於1899年出版的首部著作,出版後立即造成轟動,並使他一舉成名,更成為當時知識份子人手一冊的風行之作。本書引發廣泛的震撼,與他獨特的視角及行文風格有關,因為過去從未有過一本書以如此尖酸刻薄的用語,對社會作如此冷靜的剖析。主旨即針對有閒階級的存在而發,辛辣的批評諷刺富人,因擁有財富而產生的優越感與各種炫耀性的行動,他稱之為「炫耀性消費」,並揭露許多消費性文化背後的空虛性,風俗、習慣以及迷信的非理性都將決定人類的消費。范伯倫認為,這種膚淺而表面的社會,是產生於人們錯誤地以為,所謂真實的成就,在於達到某種可炫耀或賣弄的財富與地位。他追溯所有權與財產的發展過程,對於消費主義、階級結構的演變、閒暇時間的產生,以及現代社會的目標是以渴望並贏得金錢作為根基,對這些現象提出了非凡的洞察。書評與推薦*時代雜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諷刺作家。*孟福德(Lewis Mumford):自內戰以來,在學術成就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制度經濟學的創立者。生於美國威斯康辛北部的一個小農村,父母是挪威的移民。由於父母重視對子女的教育,所以17歲時進入卡爾登學院,跟隨克拉克(John B. Clark,提出邊際生產學說)學習經濟學。其後進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跟隨皮爾斯(美國實用主義創始人)主修哲學,以及跟隨伊利(Richard Ely,美國經濟學會的創立者)學習政治經濟學,後又轉至耶魯大學,跟隨社會達爾文主義者薩姆納(William G. Sumner)研究哲學,並於1884年獲哲學博士學位,但畢業後達七年之久賦閒在家。於1891再進入康乃爾大學經濟系,原本獎學金名額已滿,但當時的系主任拉夫林(J. Laurence Laughlin)破格收容他。一年後隨著拉夫林轉至新成立的芝加哥大學,擔任經濟系主任,時年35歲,之後在此執教14年。芝加哥大學期間講授農業經濟、社會主義與經濟思想史等,並負責編輯《政治經濟學刊》。但由於他對學術界及其他經濟學家的刻薄批評,以及教學技巧拙劣,非常不受歡迎。1899年出版《有閒階級》之後聲譽大增,才升等為助理教授。1904年因婚外情爆發而被迫離開芝加哥,1906年才被史丹福大學聘為副教授,但又同樣因婚外情再度於1909年離開。1911於密蘇里大學經濟系任講師。1919年受社會研究學院所聘,但1920年又被裁徹。1925年由美國經濟學會的225位年青成員簽名推薦,請他擔任會長,卻被拒絕。1926年前妻過世,孤獨而終。其他著作有:《企業論》(1904)、《現代文明中科學的地位》(1919)、《工程師和價格制度》(1921)、《近代遙領所有制和企業》(1923)等著作。譯者簡介 李華夏,1951年生,台灣大學經濟系畢業。美國南伊利諾州立大學經濟學博士。曾任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清華大學及暨南國際大學兼任教授等。 作者序第一章 導論第八章勞務免除和保守傾向第二章財力的攀比第九章 古代遺風的保存第三章炫耀式的休閒 第十章現代殘存的尚武精神第四章 炫耀性消費 第十一章相信運氣第五章生活的金錢水準第十二章虔誠的信仰第六章 金錢的品味規範第十三章非歧視性利益的殘存第七章服裝作為財力文化的一種展示第十四章 高水準的學識作為財力文化的一種展示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