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誰在詮釋誰 : 紀錄片的政治學

  • 點閱:339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再現與寫實主義都是紀錄片鼓吹的效應,紀錄片建構的不僅是真相與認同的觀點,還包括適當的看到該觀點的方法。影像與文字鋪陳出一種敘事,能產生在傳統形式與類型中可被理解的意義。壓制導演的聲音或形象的紀錄片,具有一種文字和聲音隨意地捕捉到的自然的真實感,似乎可任由觀眾決定如何觀看。相對地,透過第一人稱引發確實經驗的感覺的影片,如受訪者談自己,鏡頭會稍稍轉變,使觀眾從紀錄片的客體朝敘事主體拉近─這個主體是觀眾可以認同真相來源的,是權威、是作者。於是,紀錄片的文本便深深地投入於其不同的敘事形式中,誰在看誰?這個問題一直是紀錄片修辭的影像、文字和聲音的核心。


  本書揭示了那些必須被呈現的人─勞工、移民、窮人、女性、同性戀者、非裔美人、拉丁裔人─做過的,或者他人為他們所做的寬廣而多樣的嘗試,以進入再現的殿堂。這是個相當繁複的過程,跨越階級、種族、性別和性的疆界殊不容易,因為人們發現他們的私生活被公眾眼光粗暴地侵犯,並且透過這樣的私領域的曝光來描繪政治的問題。我試圖寫一本讓電影工作者、攝影師和記者、學者和運動家、評論者和藝術家都感興趣的書,我描述的案例焦點都集中在中介者與再現的問題上,誰在說話?為誰說?說什麼?那些不能代表自己因此必須被別人詮釋的人在歷史上都是被剝削的人。你可以在此讀出一則相當於宣告失敗的教訓;因為他們不能為自己發言,我們必須幫他們發言。或者也許這是一種被認識的請求:因為他們尚未被聽到,我們必須傾聽。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