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台灣的水

  • 點閱:124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本書簡介:中國時報副刊浮世繪版10月8日起摘錄連載一週。


台灣鄉土是與台灣人很親近的,是一個與人溝通時的切入點。


非常可惜的,現今一些提倡台灣鄉土的人,有些是悲情的,重覆地彈奏著某次政治傷痕的哀調;也有一些是追逐在一間又一間的廟宇,細數一尊又一尊的雕像,或是跟隨一次又一次的迎神廟會。


台灣鄉土就只剩下這些嗎?先民在這塊土地上的奮鬥求生,就只能用這些表達嗎?除了政治的悲情與迎神廟會就沒有了嗎?為什麼在台灣鄉土�,很少提到這塊土地是怎麼被開發的?


於是作者以本身的水科學學術專長,帶著儀器與一批台大學生,在台灣這片土地上,以研究結果與感受,請你認識你所不知道的台灣鄉土。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博士,台灣大學生工系教授。


小學時,他最好的朋友是校門口的一棵椰子樹,因為只有椰子樹不會罵他。國中時,他最好的同伴是一個足球,他想帶足球去流浪。高中時,他最好的朋友是一個和他一樣「笨」的同學,那同學邀他去台北市中山北路五條通上的一間「會幕堂」,門口掛著招牌「神就是愛」。


沒有感動、沒有激動、沒有神蹟,更沒有天崩地裂,但他第一次知道,神可以做他的朋友。三十年過去了,彰化中山國小椰子樹被砍了,彰化國中的足球不知哪裡去了,建中夜校的「笨」同學出國了,但他仍有一個永遠的 朋友。


著有《電學之父-法拉第的故事》(文經社出版),榮獲行政院新聞局頒贈金鼎獎、文建會頒贈「好書大家讀」年度好書。


本書特色:暢銷書《電學之父-法拉第的故事》後,張文亮的最新著作


吃台灣米、喝台灣水的你,想要飲水思源嗎?


這是一本與其他台灣鄉土教育不同的書,沒有一絲悲情的政治傷痕哀調,也沒有任何廟宇、雕像與迎神廟會,更沒有什麼「愛」台灣的選舉動員口號;本書只有一個主題:台灣的水。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