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我的猩猩寶貝 : 科學家與第一隻會用手語的猩猩 = Next of Kin : What chimpanzees have taught me about who we are

  • 點閱:229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能和自己心愛的動物聊天,是多少人的夢想啊!本書作者傅茨以手語打開了猩猩與人類溝通的大門,三十幾年來他鍥而不捨的努力,讓人類一瞥猩猩的意識與人類語言、才智的源起。


  同時他的故事也引發我們思考人與動物之別、猩猩的『人權』問題、科學研究的溫暖熱情及狡詐黑暗等不為人知的一面。


  在本書中,傅茨訴說自己的科學研究之旅﹕從踏入這個領域時一名未婚的博士班研究生,到發表數十篇論文、成為三個小孩的爸爸,及與眾家猩猩寶貝密不可分的動物救援尖兵……。


  全文悲喜豐富,記錄了他與華秀─全世界第一隻會用手語和人交談的猩猩之間的真實故事。作者的真情現身,織就了一本極精采的傳記,誠如知名的國際保育人士珍·古德所言﹕「看了此書,我想沒有不動容的讀者。」我的猩猩寶貝





在猩猩的鏡子裡照見人性




南方朔 導讀


  從來不曾讀過一本科學著作寫得如此深情,除了深情外,還有義憤。


  作者羅傑.傅茨是當代動物學家裡藉著與黑猩猩手語溝通,而研究動物行為及語言發生的先驅者之一。當他還是博士生時,就進入黑猩猩華秀的世界,並開始了一種後來愈來愈重要的「人類─動物聯繫關係」(Human—Animal Bond)。他教會了華秀和其他猩猩使用手語,而後人與黑猩猩之間遂發展出獨特的情誼。他們可以藉著手語來交談。黑猩猩的靈利活潑和頑皮作怪,一幕幕的在書中被鉅細靡遺的忠實記錄下來。人與猩猩之間儼然成了家人。


  教黑猩猩使用手語,進而嘗試走入動物的心靈世界,這並非馬戲班的馴獸,也不是為了好玩而想像出來的趣味遊戲,這種研究就表象而言,算是「動物行為」,但就其性質而言,則可稱為「實存生物學」(Existential Biology),藉著對動物行為研究來探尋其生命的根本狀態,而其終極目的,則在於理解一個既是科學,但同時又非常哲學的語言發生之問題。


  根據「美國應用語言學中心」主任史脫可(William C. Stokoe)以及明尼蘇達大學的「比較思想研究中心」主任薩勒斯(Harvey B. Sarles)在《語言及人性》(Language and Human Nature)一書裡所做的綜合反省,我們已知道,在一九六○年代末期以迄七○年代初期之間,理論語言學界開始出現大辯論及典範的逐漸轉移。在此之前,語言理論學家們普遍根據形式主義的預設,認為人類在整個動物世界裡乃是獨一無二的物種,人類的獨特性即在於具有使用語言及表達思想的能力。這也就是說,人之獨一無二乃是在說語言,語言使人類與其他動物完全不同,這是一種不連續的、斷層式的物種關係。這種語言理論上的見解,幾乎成了一種顛仆不破的真理,語言的鴻溝乃是其他動物不可能跨越的距離。


  以上見解,我們可以稱之為柏拉圖式的,或笛卡爾式的二元論。它長期以來視人類的語言為一種「本質性的超有機現象」,人與非人由此而被定義,史脫可教授說:「現在已愈來愈清楚的被人知道,西方的這種語言概念,長期以來均被用來捍衛各種特定的政治、宗教和形上學理論,甚至用以解釋語言本身。它進而影響到人們對語言結構和文法概念的思考。」


  不過,六○年代末以迄七○年代初開始的批判反省,卻完全顛覆了以往的語言思考典範。新的語言學思考以動物行為、人類表情,以及新的認知理論為基礎,直接挑戰到了舊典範的哲學及預設基礎。他們指出,以前的語言二元論在實證基礎上完全站不住腳,它將「語言─無語言」「人─非人」「靈魂─肉體」等對立起來的比較,乃是一種「假比較」(pseudo—comparison),而在方法論上,這只不過是將人類的語言神聖化之後,將不是這種語言排除在外的結果。這也就是說,所謂的人類因為語言而獨一無二,只不過是一種「由於排除而造成的獨一無二」(Uniqueness—by—Exclusion),以往那種藉著抬高人類的語言而將人類本身抬高,只不過是一種「語言神學」。


  新的語言理論因而也可以說是「批判的自然主義」或強調「行為互動論」。它不再將「人─非人」截然劃分,也不再將人類所使用的語言視為獨一無二。薩勒斯教授指出;「以往那種藉著分析人類語言構造而強調人類心靈的過度自信,已被一種更宇宙論和本體論的語言概念所取代。」


  語言學從根本概念起就被調整,它看起來事小,實質意義卻極為不凡。它矯正了啟蒙理性時代以來的那種「人是一切度量」的基本價值;它不再神化人類的那種語言,而將語言範圍擴大為一切交流溝通的記號,也使得跨物種的交流,以及非語言溝通的研究成為可能,「人─非人」的假性鴻溝被填滿。「跨物種交流」和「非語言交流」的出現,甚至還回饋到人類本身。例如,有關自閉、弱智、癡呆症等語言交流出現障礙者,都可以從非語言交流裡得到啟發或設法彌補的機會。


  因此,語言學在這方面的轉向,它最終極的意義,乃是以往藉著將語言神聖化而將人也神聖化的價值做了反向的扭轉。這個世界不是一切都為了人而準備的,人類只不過是諸多物種裡的一個角色而已,並非世界唯一的主宰。人類對這個世界的其他物種必須謙卑,必須拋棄宰制的心態來加以交流、互動及理解。


  作者傅茨的老師賈納夫婦,乃是在語言學這種轉向過程中具有先驅性貢獻的代表人物,他們的研究和珍古德在非洲對黑猩猩所做的觀察有著同等的重要性。藉著觀察與跨物種交流溝通,顯示出黑猩猩並不只是一種肉體機器,牠們同樣能發明、製造及使用器具;牠們也能夠藉著手語而表達感情,甚至也會透過手語而創造文法。人與動物的互動及溝通因為手語而展開,當人類逐漸進入猩猩的心靈世界,人類不但看到了猩猩,甚至還由猩猩的鏡子裡看到了人類自己。本書最讓人感動的就是這個部份,它顯示出一個人道科學家的氣憤與熱情。


  傅茨在這本著作裡,將當代人們藉著科學研究之美名而對黑猩猩所做的慘烈剝削,一一娓娓道來,那是人將自己視為上帝,而將其他物種視為「非人」。它使得人類遠親的黑猩猩被剝削到瀕臨絕種,人的自我擅專,尤其是科學家那種假借「科學」「理性」美名而做的殘酷,實在讓人看了之後無法不為之動容,近代歐美的「動物權運動」勃興,對許多以科學為名的殘酷殊死反對,讀了這本書後,或許就會對「動物權運動」有了更深的理解與同情。


  如果黑猩猩是面鏡子,那麼,鏡子裡所照出的就是人類醜惡的容顏。


  是為導讀。然後讓我們由這本動人的著作,進入一個更懂得對世界謙卑,對物種慈悲的新底心靈世界!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