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領域

  • 點閱:3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群學「概念書房」第四部!

  簡單地看,領域就是那麼一條線靜靜地躺在那裡,好像生來就該如此,區分裡外並生成秩序。但如果我們想,這條線是誰劃的?……這條線就動了起來。權力的交織讓這個世界產生了數不盡有形無形、大大小小,交疊、甚至流動的領域。領域不僅是一條線及其圈出來的空間而已,而是與社會過程密切相關,在特定的歷史與社會條件下,空間、權力、及意義(或經驗)的群集。
 
  本書試圖理論化領域,但不是建構一個經由概推的普遍化一般理論,而是透過領域、領域性(-iality)、領域化(-ize)、領域化過程(-ization)的文法遊歷,將領域這個主題安置於社會關係與過程中,視之為社會─歷史─政治的現象。藉由與《人類領域性》這本經典對話,拓深領域的思考,這種文法遊歷讓我們看見並能看穿領域背後權力的作用與誤用。本書第四章〈解析巴勒以色列斯坦〉即以現實中的實例闡明,領域的界定經常就是排除的過程,被犧牲者往往是弱勢及底層人民。以巴紛爭,活生生的就是最殘酷也最真實的一本領域教科書。
 
  可以簡單,何必複雜?但本來複雜,又為何以簡單遮掩?領域從來不是一個簡單的故事。

David Delaney 大衛.狄連尼

  艾摩斯特學院(Amherst College)法律系,教授法理學與社會思想。著有《種族、地方與法律》(Race, Place and the Law: 1836-1948, 1998)與《法律與自然》(Law and Nature, 2003),並擔任《法律地理學讀本》(The Legal Geographies Reader, Blackwell, 2001)的共同編者。

譯者簡介

王志弘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李延輝

  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博士,文藻外語大學翻譯系暨多國語複譯研究所助理教授。

徐苔玲

  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