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清淨的信心

  • 點閱:4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解脫要從心下手,因為苦不從外來,而是來自於我們的心。」
 
  《光師父說心經》第二冊談信心的建立,以及思惟和觀察的方法。
 
  在我們領會佛證悟的真理之前,必須具有學習和實踐的信心,如果只是停留在情感上的信仰,很容易因為結果不如預期而受到動搖,無法碰觸到佛法真正的智慧。
 
  「將我們自心本性的佛叫醒,這就是佛法,讓我們生起清淨的信心。」
 

本書特色
 
  《心經》短短二百六十字,是佛二十二年講經全部的精華。
 
  為使一般大眾認識佛法的核心,慧光法師以清晰的邏輯能力及理解力,既深且廣地闡釋了《心經》,並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帶讀者一步步進入《心經》浩瀚的智慧,《光師父說心經》書系由此誕生。法師將為所有願意探索生命的讀者,直指人生問題的根源,並展開真正解脫的旅程。

慧光法師
 
  菩薩寺 IBS 總住持
 
  出生於台灣,1994年於美國加州大學畢業後,禮星雲大師披剃出家,於佛光山叢林學院進修畢業。曾擔任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佛學院主任,專修龍樹菩薩中觀哲學的教理,熱衷講授《大智度論》、《入中論》、《菩提資糧論》、《心經》、《八識規矩頌》等中觀、唯識課程。
 
  2008年於大陸深圳弘法寺,得禪門泰斗本煥老和尚傳法,為臨濟宗弘法堂上45代禪人,得法號常安慧光。
 
  法師有感於「佛法大乘,般若為本」,於2015年歷經漫長8年其中3次閉關,嚴勘校正並重新標句600卷《大般若經》,印製完成41冊出版。而後經常於港台舉行般若轉經法會,歡喜說法度眾。
 
  為報佛恩及圓滿出家的本願,法師於2014年毅然前往佛出生地尼泊爾興學,開展尼泊爾菩薩沙彌學院僧伽教育的弘法大業。2021年獲頒聯合國維和者聯邦委員會人道主義者奬項。
 
  法師始終秉持大乘菩薩的修行,不捨眾生苦,不忍聖教衰,願正法常住世間。
 

編者簡介
 

李惠貞
 
  射手座。1969年宜蘭出生,輔大大眾傳播系畢。出版界資深工作者,《Shopping Design》前總編輯。現以獨立工作者身份推廣閱讀,經營「獨角獸計畫」、「工作相談室」,並擔任台中大里菩薩寺企畫顧問。著有《成為自由人》、《給未來的讀者》。
 

繪者簡介
 

封面書畫/邱秉恆
 
  1948年出生於嘉義,大學就讀師大美術系專攻西畫,在校期間受到廖繼春先生教導頗深。畢業後進入台北市立中正高中擔任美術老師。曾言,「當一件事做到徹底,滲透到我們的心、滲透到我們的生命,這樣我們才能夠去教。」
 
  大學畢業後偶遇一位中國文化造詣甚深的老先生,自此進入全然貫通的藝術之境。「人生就是在鍛鍊穿透力,穿透表象,提煉本質。本質就是心性。練技巧,不如練心,心成就之後,技法是無窮的。」至今創作不輟,仍行走在藝術的道路上。
 

設計者簡介
霧室
 
  由彭禹瑞與黃瑞怡於2010年創立的設計工作室,擅長纖細設計語彙,觸發觀者的感官與記憶,以接近透明的距離、安靜卻不失存在感地存在著。作品如《獨情信》、《朝一座生命的山》、《成為自由人》、《沈靜而洶湧的大地》等。
 
  「不只是圖書館年度限定票券本」獲2019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及年度特別獎綠色設計獎
  《氣味島》獲2019金蝶獎銀獎
  《朝一座生命的山》獲2019金蝶獎榮譽奬
  「城市及其未來海報」、《漂浮之境專輯》獲2018德國IF 設計獎
  「城市及其未來海報」並獲第11屆澳門設計雙年展海報設計類優異獎
  《鄉愁與流浪的行板》、《遠行與回歸的長路》獲2015金蝶獎金獎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