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建築變形記 : 從帕德嫩神廟到哭牆 13則時間寫下的傳說

  • 點閱:288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教堂成了清真寺,紀念堂成了廢墟,沙漠變成城市又變回沙漠…… 讓我們乘著文字的魔毯穿越時空,聆聽13座建築的祕密私語! 徐明松(銘傳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專文推薦 吳光庭(淡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李清志(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邱博舜(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副教授)、張基義(台東縣副縣長∕交大建築所教授)、曾光宗(中原大學建築系主任)、楊恩達(亞洲大學助理教授)、楊照(文化評論家)、漢寶德(世界宗教博物館榮譽館長) 、劉育東(亞洲大學副校長)、劉國滄(樹德科大助理教授、打開聯合工作室主持人)、劉惠媛(藝術評論工作者)聯合推薦 揉合編年史、寓言和神話,描寫建築的愛、失去與時光,挑戰建築書寫的一鳴驚人之作 才華洋溢的古蹟說書人為建築寫下的口述歷史,故事之中還有故事....... 帕德嫩神廟的文物散盡成了廢墟,聖索菲亞大教堂成了博物館,格洛斯特大教堂在電影《哈利波特》中成了霍格華茲魔法學校,阿蘭布拉宮則成了超人氣景點,而柏林圍牆是收集紀念品的採石場…… 從石頭到紀念碑,從遺蹟到廢墟,建築,是多變的。它會被人佔據,也會被人改變,同時,它連結了歷史和生命,串起神祕與令人好奇的過去。 本書作者何利斯化身為古蹟說書人,帶領我們穿越時空,探訪十三座歷史建築的生命故事,特別是其中不為人知的演化細節:從誕生初始的情景,到數十、數百年來的利用、損毀、竊盜和改造過程。 何利斯認為,建築作品的交替更迭,是美妙又荒謬的演化故事,遠比建築師的生平八卦更有趣,而無論你是否拜訪過這些建築,都會有所感動與收穫。 評論者認為,在何利斯手中,建築物彷彿開口說話、形體成長、發生變化了。我們跟著本書遊歷這一遭,也才驚覺:建築的成住壞空,往往只是人類文化的縮影,並將所有慾望變形隱藏其中。 宛如卡爾維諾筆下的《看不見的城市》, 鑽研古建築修復的作者結合了史實和想像,細細勾勒建築在時間長河裡的多變面容,那是一曲永恆與變化的二重奏……

愛德華.何利斯(Edward Hollis) 建築師、設計師,現任教於愛丁堡藝術學院(Edinburgh College of Art)。他在劍橋和愛丁堡大學攻讀建築,畢業後在英國擔任建築師,執業五年,專精於改造歷史建築。他先在斯里蘭卡沿海瀉湖的遺跡與谷地工作,之後前往蘇格蘭,供職於維多利亞鄉間別墅、老釀酒廠和市政廳。《建築變形記》是他的第一部作品。譯者簡介莊靖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