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台灣的木建築 : 與自然共舞的林中居所 = Taiwanese contemporary : wood architecture

  • 點閱:482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現代木建築具耐火、抗震、防颱、環保、永續五大特色,

是二十一世紀台灣最亟待發展且最符合人性的健康居所。



  2004年夏天,六種不同型態的實驗木屋在南投鹿谷的「鳳凰茶園」精采落成。這群表情豐富、肌理多樣、混以省產台檜、台灣杉、柳杉、相思木及北美進口材的小木屋,在台灣山林裡恣意地伸展、呼吸,象徵著從森林到住屋,一種祥和寧靜的生態系統循環、人與自然曼妙共處的地景重現,以及綠色健康建築的理想實踐。


  承接本案設計規劃的洪育成建築師,長年關注木建築在台灣推展的可行性,曾投入大量心力於提升台灣木建築的施作技法上,亦曾多次參與本地木建築的實地規劃。本書透過深入淺出、步驟分明的圖文解說,從觀念和實務平行入手,佐以名詞解釋、樹種介紹、木建築常見Q&A等單元,釐清一般人對木建築的既有成見,全方位掌握木建築在台灣發展的現況、動向及各種新契機,足作為業界及一般人士重新認識木建築的實用指南。




本書特色





  第一本介紹台灣木建築的專書,包括針對一般讀者而設計的「木建築常見Q&A」、名詞解釋,並提供相關書籍、機構、網站資料。



相較於混凝土和鋼骨,木材是最環保的一種建材。樹木從成長到製作成材的這段過程中,因為進行光合作用而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遠多過它所排放的二氧化碳。


木材的導熱性低、隔熱性佳,所以木建築室內一向冬暖夏涼,是非常舒適的居住環境;木材也具有吸濕和脫濕的功能,有助於室內保持穩定的相對溼度。


在同樣強度的結構中,鋼骨和木材比鋼筋混凝土輕,且木材的耐震力較鋼骨和混凝土為優,所以木材是非常適合地震地帶的建材。


木材在燃燒時,表面會形成一層碳,木材的斷面要是超過一定尺寸,這層碳反而會變成絕佳的阻隔層,足以保護內部的木材不再燃燒。


木建築的改建及增建因為屬於乾式施工,而且木材加工容易,不需要重型機械;在擴充或改建時所產生的噪音及污染較少,施工期也較短。





策劃者簡介







  林芳怡,1965年生,台灣省台北市人。成功大學建築學士,曾任《雅砌》月刊採訪編輯、《室內》雜誌企劃主任、創興出版社企劃編輯、《建築師》雜誌主編,現為「禾怡國際文化」主持人,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秘書長。參與策劃、執行多項建築文化活動,包括2004年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繁殖計畫-──從台灣台南到義大利威尼斯」藝術行政、台北當代藝術館「建築新紀元──加州當代建築師作品展」專案經理(2002)及宜蘭厝活動,並兼任《建築Dialogue》雜誌編輯顧問、《建築師》、《台灣建築》雜誌編輯委員,編有《台北大街風情》、《空間啄木鳥》(以上均由創興出版)、《寧靜的地景革命──第二期宜蘭厝建築圖集》(田園文化)、《永續綠建築》(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出版)。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