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Le Corbusier勒.柯比意作品全集1910-1965

  • 點閱:442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包括建築、都市、繪畫、雕塑、織錦掛氈等,涵蓋所有平面圖、剖面圖與立面圖,輔以詳盡作品解說、照片圖說及尺寸標示,清楚呈現作品內在組織涵容與精確的組構操作※ 勒.柯比意(Le Corbusier,1887-1965)無疑的是廿世紀最偉大、最著名、最重要、最具想像力、最具影響力,也是最具爭議性的建築師。他豐富多樣的建築作品,大膽創新的都市設計及龐雜可觀的理論著作無一不直接衝擊我們今日的環境景觀與生活方式。 柯比意投入畢生的精力於創作:追尋新住宅型態的定義──範圍由實驗前衛美學的豪宅、小屋到慶賀群居生活的聯合公寓;摸索新都市規劃的方法──包括摧毀推倒了巴黎市中心的三百萬人城市計畫及座落於荒涼邊陲的印度新城香地葛設計;創造新計畫內容的組合──例如莫斯科蘇維埃宮既可供作五萬人使用的戶外展演平台、亦可作為五月大遊行的路徑的曲面廣場與斜坡大道,或如哈佛大學視覺藝術中心的坡道掠過三樓高的開放性工作室,隨時邀請學生投身藝術;嘗試新構築工法的可能──隨手拈來即有鋼筋混凝土、中央空調系統、預鑄細部元件、工業標準化窗戶系統等;散播新形式理念的宣言──新建築五點、四種形式組構、杜明諾框架系統、雪鐵龍住宅原型;參與新藝術形式的創作──舉凡繪畫、雕塑、家具、掛氈等等不一而足;熱衷新觀念構想的著述──1920年十月創辦《新精神》雜誌,1965年死前一個月仍在撰寫《我的觀點》;善於新媒體宣傳的操弄──膾炙人口的名句極多,總能造成轟動,無論是醜聞式的「紐約市的摩天樓太小了!」、爭議性的「住宅是居住的機器」,或者省思式的「建築或革命!」 在廿一世紀初以中文譯介這位「廿世紀最偉大的建築師」有其深刻的意義:柯比意的建築觀是寰宇的,橫跨國族的邊界;同時建立於過去、現在與未來。在《邁向建築》中,他一再提起歷史建築:萬神殿、聖彼得大教堂、雅典衛城、龐貝遺址等,他稱之為「羅馬課程」;在材料工法上,他不斷試驗當下的技術,或在空間內容上發展闡述現代的觀點,他所企圖申請專利的知名「杜明諾系統」乃是現代建築中形式最為抽象的技術美學宣言;在面對未來時,充滿了憧憬與信心,例如,晚年在飛利浦展覽以電子多媒體摸索未來藝術形式的初貌,他稱之為「電子詩篇」;又如在過逝前二年仍為奧立維堤公司提案一個「電腦中心」。他是一個世界公民,也是一個文藝復興式的「全人」(universal man);在《都市學》一書中曾提古論今,說東道西的介紹埃及、巴比倫、美國紐約、甚至北京古城;他是瑞十人後歸化為法國籍,遊遍各國,作品遍佈除澳洲外的世界各大洲。 然而這一切的創作對柯比意而言,都是為了人類。在本書中介紹前述的奧立維堤電腦中心時,他寫道,「在這棟龐然的建築物與神奇的巨大機器前,一個『普通人』(就如同我本身)會感到自己的渺小。但是他也知道,位於機器的兩端就是人類無可逃避的存在:一個提出問題的人與一個等待答案的人。」 從1920年代起至其死亡為止,柯比意曾投入一個偉大作品的製作:Oeuvre Complete(作品全集)。其中包括了建築、都市、繪畫、雕塑、較不為人熟悉的織錦掛氈與他自創研發的「黃金模矩」等。他親自參與編輯工作,「欽定」圖片並剪裁文字,確定創意與理念的記錄與流傳。亦可以說,「作品全集」乃是柯比意本人要後輩世人看見、記得、流傳的勒.柯比意。 1960年柯比意即屬意出版一本濃縮的作品全集。「應該多為年輕的一輩著想,他們無法購買昂貴的書籍,」他說:「畢竟,對我而言,他們是我真正關注的對象……」本書乃是他構想一書的全球中文版,亦是經過柯比意基金會授權的第一本中文作品集。 《勒.柯比意作品全集1910-65》,由原八卷一套作品全集的執行編輯者Willy Boesiger與原出版發行人Hans Girsberger共同編輯;中文版由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前台南藝術學院院長漢寶德先生,與建築師、前東海建築系系主任張樞先生引言為序。翻譯者曾成德先生與林家瑞先生皆任教於東海大學建築系,曾成德先生同時身兼該校建築系系主任。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