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A代表砒霜 : 阿嘉莎.克莉絲蒂的致命配藥室

  • 點閱:19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那是整件事的開端。我突然看清楚方向。我決心犯下不只一樁謀殺案,而是大開殺戒──一個都不留⤍ 結合科學專業與粉絲等級知識的殺手級讀物 ⤎對於各種痛苦悽慘的殺人方法有興趣的人,都會喜歡這本書。★★入圍英國醫學協會圖書獎(BMA Book Award)與麥卡維提獎(Macavity Award)決選名單、阿嘉莎獎(Agatha Award)最佳非小說★★阿嘉莎.克莉絲蒂官方網站、《華盛頓郵報》、《書單》、《出版人週刊》、《泰晤士報》、《探索》雜誌、《化學世界》期刊等國際媒體盛讚!◎聯合推薦Lily 「她說犯罪She Tells True Crime」Podcast 主持人李承龍 臺灣警察專科學校、清華大學、政治大學副教授/卡達警官學院特聘鑑識專家杜鵑窩人 資深推理迷招名威 毒理專家臥斧 文字工作者提子墨 作家/台灣、英國與加拿大犯罪作家協會會員戴伸峰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謝松善(阿善師) 刑事鑑識學家藍錦龍 宜蘭縣政府警察局鑑識科股長、前東吳大學鑑識學程兼任講師顏九笙 推理小說愛好者↘別以為小說中的情節就一定全是捏造的,阿嘉莎‧克莉絲蒂在其作品中展現出豐富的化學知識,但很少有讀者關注到這方面。克莉絲蒂利用本身對危險藥物的詳盡知識,構思出陰謀詭計。她在很多書中用到毒藥,頻繁程度超越同時期的其他作家,而且用藥非常準確──即使讓具有毒物學或醫學學位的人來看,也不會比其他讀者有什麼優勢,當凶手揭曉時,他們仍會和其他人一樣覺得驚訝。「謀殺天后」阿嘉莎筆下細緻的情節構思是其小說引人入勝的關鍵。比起其他謀殺手段,「毒殺」在克莉絲蒂的作品中更為常見,有時毒物本身就是故事的精采所在,而她選擇的致命物質並非隨心所欲,每一種毒物的化學特性和生理學特性都為發現凶手提供了相當關鍵線索。如果是槍殺或使用利器,死因一目了然,但如果是毒殺,那就未必了。為何有些化合物用極微小的劑量會如此致命呢?本書作者凱瑟琳‧哈卡普是化學家,也是克莉絲蒂的忠實讀者,她特別挑選14本克莉絲蒂膾炙人口的小說,並介紹書中所使用的14四種關鍵毒物。不僅從科學角度闡述毒物的化學性質、效用,更結合了目前使用該毒物的真實案例進行分析。每一章以文學名句開場,接著告訴我們這種毒物是什麼,在哪些條件下以何種方式致命,有哪些謀殺案是利用這種毒物犯案的,以及在克莉絲蒂構思的情節中扮演什麼角色。透過如同推理小說般層層推進又充滿懸念的講述,我們既能了解各種化學物質的相關知識,也能再次回味阿嘉莎‧克莉絲蒂的原作情節,明白她成功製造懸念的祕訣所在。

凱瑟琳‧哈卡普Kathryn Harkup化學家暨作家,以鑽研磷化氫(又名「膦」,一種無色、劇毒、有魚腥臭味的氣體)取得博士學位,並繼續從事博士後研究,後來意識到比起單純的化學研究,演講、寫作、展示科學更加饒富興味。她在薩里大學(University of Surrey)期間,負責工程、電腦科學、物理、數學等領域的推廣。目前是自由科學傳播者,定期舉辦演講與工作坊,揭露科學的怪奇事物。著有《製造怪物》(Making the Monster)、《莎士比亞之死》(Death by Shakespeare)等書。譯者簡介徐仕美國立台灣大學植病所碩士,曾任遠哲科學教育基金會編輯、天下文化科學書系編輯,目前是自由譯者。譯有《中世紀的身體》、《謙卑先生與屠夫醫生》、《記憶的盡頭》等書。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