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天上聖母.認識入世親民第一女神 : 第一本親近媽祖的潛知識

  • 點閱:4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媽祖是臺灣最有人氣、最親民的女神,
每個人拜拜、進香、遶境前,
都應該要懂媽祖的微知識、「神」情世故和拜拜禮數,
跨時空神世調查,
傳達對祂的靈驗感謝,
蒙受祂的慈悲能量!

  ★經典珍藏★媽祖聖蹟圖──
  傳世作品中品質最佳、藝術水準最高的媽祖故事連環畫,現僅存七幅於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本書收錄〈朱衣著靈〉、〈托夢護舟〉、〈湧泉給師〉三幅

  ◆「嗡、阿利也、蘇利哆、陀密、梭哈」媽祖心咒讀起來頗似古印度佛教梵音!?
  ◆日本人也拜媽祖,卻將媽祖和日本「海上守護神橘皇后」合而為一?
  ◆與孔子齊名的女聖人媽祖,在宋朝卻一度是「淫祭」,被官方認為「孤魂野鬼」需受管制!?
  ◆不只有「馬祖」,臺北市「天母」地名的由來也跟媽祖有關!
  ◆為什麼臺灣媽祖廟的座向很多都是「坐東朝西」?

  媽祖是臺灣最有人氣、最親民的全民女神!不只每年農曆三月瘋媽祖,遶境、進香動員至少300萬人,若將全臺媽祖活動放入一年的行事曆中,可以從年頭排到年尾,再鐵的「媽粉」都分身乏術、趕場不及!

  認識媽祖,也在認識我們的文化!

  從最初守護移民來臺的渡海媽祖,到如今無所不在、無所不管的全能之神,媽祖信仰在臺灣生根,也擴展到全球華人社會。我們對媽祖的信仰,並不純然只是對神明的崇敬或宗教狂熱,它也象徵先祖開疆闢土時勇敢冒險的精神、含蘊各庄村民深厚情感的凝聚與交流,以及對自我意志的淬礪──媽祖不僅是神明,也是我們文化與靈魂的指引者,再加上中國只把媽祖當成習俗,臺灣如今可說是全球媽祖信仰的中心、新故鄉,我們當然要好好認識媽祖!

  認識歷史中的媽祖,
  跨時空身世調查,帶你走入媽祖的內心!

  ◆農曆3月23日媽祖生,全臺瘋媽祖,但文獻中媽祖的生日至少就有4種不同說法……
  ◆媽祖生前、成神後都慈悲為懷拯救蒼生,但早在媽祖轉世為林默娘之前,就已在宿世累劫中發下度濟眾生的「15大願」!
  ◆「明教」又稱「媽祖教」──媽祖和明教有什麼神祕的關聯嗎?
  ◆媽祖收服千里眼和順風耳的故事廣為流傳,但二妖最早在殷商時期就已經出現了!?
  ◆「天母」地名的由來,和日治時期日本人將神道教的天照大神和媽祖合而為一有關!
  ◆在日本人心中,媽祖信仰不只是融合了海神橘皇后,有的地方還把媽祖當成「船靈神」……
  ◆三百多年前,東螺的平埔族就有在拜媽祖了──東螺媽祖有「番社媽」、「平埔仔媽」之稱。
  
  拜媽祖到底是佛教、道教或儒教?打敗地位更高的玉皇上帝,朝廷敕封最多的神明是媽祖?日本人拜媽祖和日本華人拜媽祖不一樣?本書蒐集道教經典、地方志、廟志、誌異、傳說中媽祖的相關記錄,帶你認識媽祖的前世今生到成神之路、激勵人心的顯靈事蹟,以及媽祖信仰如何從福建一帶傳播世界各地並在臺灣落地生根……讓我們一起走入媽祖內心,默然領受天上天下「母子相連」的光芒。

  這樣拜不只為了靈驗,
  更傳達對媽祖感謝、讓媽祖住在你心內!

  ◆追隨媽祖也有專屬的經文可以誦讀──《天上聖母經》,在臺灣流通的為三字經版。
  ◆「嗡、阿利也、蘇利哆、陀密、梭哈」媽祖心咒讀起來竟然頗似古印度佛教梵音!?
  ◆拜媽祖不適用「牲禮」祭祀,應以素食為宜!
  ◆未建廟前,白沙屯一帶參與進香,派的大多是家中魁梧健壯的男丁,所以白沙屯媽祖徒步進香的信徒稱「香丁腳」。
  ◆看大甲鎮瀾宮事前在遶境、進香路線上張貼的「香條」,就能知道媽祖神駕將在何處停駕休息或進行參拜,其實香條還有保佑轄境平安、鎮煞驅邪的作用哦!
  ◆2013年的「世界媽祖會北港」活動,以4643尊神像同堂締造金氏世界紀錄!

  每年媽祖誕辰的進香和遶境活動,不僅是臺灣宗教盛事,更是名聞國際的文化觀光活動,想要參與的話有什麼事前準備、注意事項?不想只「瘋三月」,還有哪些媽祖活動可以追?想跟隨媽祖修行有法門嗎?讀誦什麼經文能了解媽祖的教誨?怎麼拜媽祖才不失禮?簡述媽祖祭典科儀、民俗活動、經文經書、神咒等實際參與或修行的方法,想要起而行追隨媽祖的讀者看過來。
 
  從變臉、分身術到世界唯一、全臺第一,
  廟宇裡的媽祖怎麼看才算「得其門而入」?

  ◆雖然比起高高在上的神明,媽祖更像信徒心靈的母親,但媽祖像戴的「冕旒冠帽」是帝王級的規格,在皇妃、皇后、皇太后的輿服志中看不到!
  ◆粉色、紅色、金色、黑色和白色,一樣都是媽祖,聖像的臉色卻不同!?
  ◆綠色的千里眼、紅色的順風耳,紅色的千里眼、綠色的順風耳,是廟方搞錯了嗎?
  ◆臺灣本島最古老三大媽祖廟是臺南開臺天后宮、基隆和平島天后、新竹香山天后宮!
  ◆全世界最早「有真頭髮的梳頭媽祖」在彰化市天后宮;世界僅存唯一「媽祖真髮」的是新竹長和宮所供奉的「湄洲祖廟正三媽」!
  ◆臺灣北部最早的媽祖廟──關渡宮,因其聞名全國的財神洞而成為求財聖地!
  ◆北方澳進安宮是全臺唯一由軍方管理的媽祖廟,因為媽祖不願意遷廟到南方澳,才形成軍港內供奉媽祖的特有情形!
  ◆臺南有大上帝廟(鷲嶺北極殿)、小上帝廟(開基靈佑宮);大關帝廟(祀典武廟)、小關帝廟(開基武廟),就連媽祖廟,也有大媽祖廟(祀典大天后宮)和小媽祖廟(開基天后宮)……

  為什麼中國媽祖像多年輕少女模樣,臺灣媽祖像大都是福泰中年太后形貌?臺灣本島首廟是北港朝天宮、鹿港興安天后宮或鹿耳門天后宮?帝后級廟宇以坐北朝南居多,為什麼臺灣媽祖廟常見坐東朝西?各地奉祀媽祖的廟宇不僅代表百姓的虔誠、凝聚力,更是集結各種古文物、傳統工藝的殿堂,除了認識媽祖、學習其精神、參加進香或遶境,透過實地參訪媽祖廟,還可以從廟宇建築、文物、媽祖聖容霑濡祂對世人的愛與關懷……

  媽祖是許多人的神明媽媽,
  永遠守護著我們!

名人推薦&好評

  具名推薦
  林金郎,文學暨宗教作家
  曹銘宗,台灣文史作家

  好評推薦
  媽祖是臺灣人民心靈的母親,媽祖信仰反映漢族移民的艱辛歷程,臺灣媽祖從最原始的海神信仰,轉化爲農業神、戰神、地方守護神,至今媽祖已經成為無所不能的神明。這本媽祖小百科内容涵蓋媽祖的各種基本常識,彙集民間有關媽祖信仰的源流、宮廟、祭典科儀、民俗活動、文化資產,是媽祖常識的百科詞典,可以作為一般民眾認識媽祖信仰文化的入門書。──林茂賢,民俗專家·臺中教育大學臺灣語文學系教授

  媽祖是跨越海洋的女神,透過本書深入淺出的介紹,讓我們更認識臺灣人心靈的母親。──洪瑩發,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助研究員、臺灣宗教與民俗文化平臺執行長

  這一本書兼具廣度與深度,含有宗教知識與實用教戰手冊,堪稱為媽祖信仰的小百科了。編輯團隊非常用心地蒐集大量媽祖信仰的相關知識,以新穎的方式編排成三大部分:(1)歷史上的媽祖、(2)人心內的媽祖,以及(3)廟宇裡的媽祖。三個部分內,都以讀者的角度出發,設想一般信徒都會有的疑惑,例如:媽祖是巫女嗎?為何要進香?如何修持媽祖法門?如何成為媽祖的契子女?書內提供每個問題一個很簡潔的答案,讓讀者興趣盎然地繼續翻閱下去。──張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本書彙整了諸多媽祖的關鍵知識,對於信仰者及初入門的信徒來說,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黃朱平(朱朱),手繪藝術家、《與媽祖同行》作者

企劃:柿子文化

  數百年來,媽祖信仰在臺灣生根,也擴展到全球華人社會,成為信徒心中不可或缺的精神依靠,柿子文化蒐集一般人或「媽粉」都會好奇的媽祖信仰問題,將認識、親近或追隨媽祖需要瞭解的知識,以33個關鍵字呈現,並輔以古籍媽祖故事圖、歷史翻拍照片和實地拍攝寫真,輕鬆秒懂媽祖的「神」奇趣事……

撰文:黃健原(淼上源)

  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碩士、東和宗教學院博士。

  學術研究論文:〈以天臺禪觀的理論為基礎探討校園禪修課程的開展〉、〈智顗禪觀教學理論及其在教育上的運用〉、〈南傳佛教之「四念處、內觀和動中禪」初探〉等。

  福報文學散文獎作品〈割愛〉、忠義論文獎作品〈關公信仰的心性修練──論《明聖經》之「心性論」〉。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