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誰說原始人不懂教育? 從古至今的世界教育發展史 : 前氏族集體勞動 X 斯巴達軍事培育 X 古埃及菁英養成, 從為求生存到宗教改革, 一本書看盡教育變革!

  • 點閱:23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古代、中世紀、文藝復興、宗教改革…… 意想不到的新知識×學過再看更有趣的舊常識 從遠古社會到近代世界,一本書為你快速導覽各時期教育! ▎軍事民主制教育──簡單、粗暴、原始! 私有財產、剝削現象的出現,讓社會階段劃分越來越明顯。 為適應「軍事民主制」的特點,當時把軍事教育提到首位。 古代日爾曼人就曾教育青年練習「強盜式」的軍事攻擊, 例如:要求青年在劍和長矛之間進行裸體跳躍操練…… ▎古埃及教育──這時候就分公私立? [宮廷學校]多設在法老的王宮中, 供皇族子孫、貴族和大臣們的子弟學習。 [文士學校]屬於私立性質的學校, 就是文士在家中招收學生,進行講學。 [寺廟學校]設在寺廟內,專門培養僧侶。 ▎斯巴達教育──求學就業一條龍? 首先,無缺陷、疾病的嬰兒才被允許存活。 年滿7歲,就要直接送入國家教育機關, 進入機關後,便常年接受軍事體育訓練。 年滿18歲,進入國家設立的「埃弗比」機構, 在指揮官的指導下參加軍事演習和偷襲奴隸活動, 年過20歲,直接成為國家軍隊正式的英勇戰士! ◎中世紀大學居然享有特權! ──就問,還有誰不想上大學? 【內部自治權】 中世紀的大學反對外界干涉學校生活, 學校的事務由教師或學生組成的行會管理。 【遷移權】 當大學與教會或城市當局發生矛盾時, 學校可行使遷移權,直接搬出所在地。 【裁判權】 在校內設立特別法庭,當校內人士與外人發生訴訟時, 均由特別法庭審理,大學師生均可免除賦稅和免服兵役。 ◎宗教改革影響歐洲教育! ──宗教改革衝擊,教會展開反擊? •掀開宗教改革序幕的德國神父馬丁‧路德 路德提出國家應掌握教育權,實施義務(強迫)的教育, 小學教育的規定是讀、寫、算與宗教四個基本學科(4R)。 •領導瑞士宗教改革的慈運理、喀爾文 兩人都很重視教育,主張普及並實施免費的初等教育, 同樣以「4R」為教育內容,強調用國語教學, 喀爾文創辦的「專門學校」成為後來法國中等學校的雛形, 並影響了荷蘭、英國、美國中等學校的發展。 •與羅馬教廷決裂,宣布成立「英國國教會」的亨利八世 與路德派和喀爾文派不同,英國國教並不重視教育事業, 這使英國的初等教育遠遠落後於其他新教國家。 因私人團體和慈善機構的資助,此時期英國的中等教育有所發展, 享有高社會地位的「公學」就是宗教改革時期由文法學校改造而成。 •為抵制宗教改革,創立「耶穌會」的天主教徒羅耀拉 耶穌會為了重新確立統治地位,十分重視教育工作, 巨資開辦許多學校,傳播天主教教義、抵制宗教改革。 他們設立「學院」,要求學生絕對而盲目地服從教會。 因講究師資、高教學品質而得到了上層社會的支持。 十八世紀前的法國,中、高等教育多由耶穌會所掌控, 也因此,有很多啟蒙思想家都是畢業於這種學校。 本書特色:本書共分為五章,主要匯集了從古至今的教育精華,講述了古代、中世紀、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時期、近代世界各國的教育,並著重介紹了幾位世界著名教育家的思想。希望本書能讓讀者對「教育」的發展與歷史有更深入的了解。

蔣耀江/林之滿/蕭楓蔣耀江,哲學系畢業,文學功底還算夠用,歷史知識還算足夠。現職自由作家,主要販賣老前輩說出來的話、做過的事。兼職社會觀察家,認為生活中充滿哲學這件事本身就很酷。 林之滿,專職作者。 蕭楓,專職作者。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