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提問的設計 : 運問引導學,找出對的課題,開啟有意義的對話

  • 點閱:167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改變,從問對問題開始。活用引導學(Facilitation)設計提問,問「對的問題」,就能激發個人潛力、促成團隊改變,從商品開發、組織改革,到教育現場、地方創生都用得到! 引導學從1980年代從美國開始發展,是一種橫跨溝通對話、啟動思考和帶人領導的專業能力,廣泛使用於會議、工作坊(Workshop)和建立團隊(Team Building)等等情境。其中的控場者稱為引導者(Facilitator),能夠激發個人潛力、形成團隊共識,以更有效率的方式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而促成改變。 本書作者安齋勇樹和塩瀨隆之擁有豐富的工作坊帶領經驗,服務對象從企業、非營利組織,到社區、教育團體。他們發現,身在組織的人們,對於所屬團體常有「沒人提出好點子」、「沒有團隊精神」的無力感,這種無力感一旦蔓延,往往造成無法發現真正的課題並加以解決,導致個人和團體停滯成長。 作者認為,這個現象並不是團隊成員或領導者無能,而是沒有做好「問對問題」的「提問設計」。如果沒有善用引導學設計提問,就無法發現並解決真正的課題,即使舉辦再多工作坊、用再多的引導學技巧都沒有用。 團隊或組織的成功關鍵,在於能否打破既定觀念、發現問題的本質。作者認為,關鍵在於正確設計「提問」和「對話」,讓每一位參與者都能將設定的課題當成自己的事。 他們將如何以引導學設計提問、帶領工作坊的技巧和思考,都寫在這本書,有助於我們激發個人潛力、形成團隊共識,應用在組織轉型、商品開發、學校教育、地方創生等等領域。 想要激發個人潛力、促使團體改變、加速組織轉型的讀者,務必閱讀這本書! |一致推薦| 王少玲|資深組織發展工作者 方素惠|《EMBA》雜誌總編輯 吳咨杏|朝邦文教基金會執行長、IAF國際認證專業引導師暨評審 洪震宇|提問力教練、《精準寫作》作者 |推薦語|●不論你是引導界的新手或熟手,本書都能帶領你拓展既有提問的技巧,並加深你對創造式對話提問本質的認識。——王少玲|資深組織發展工作者 ●看完本書,可以幫助你擁有更多關於引導的知識、工具和方法提升自我。更重要的是,了解「準備迎接驚喜,發生什麼都是好事」,這也是稱職的引導者必備的心態!——吳咨杏|朝邦文教基金會執行長、IAF國際認證專業引導師暨評審 ●從「一般問題」變成「待解決課題」的過程中,需要以「提問的設計」引導。——洪震宇|提問力教練、金鼎獎作家與《精準寫作》作者

安齋勇樹(ANZAI Yuki) 株式會社MIMIGURI代表董事兼共同執行長、東京大學情報學環研究所特任助教。1985年生,東京大學工學院學士、學際情報學博士;以引導學提高人與組織創造力的方法論為研究主題。著作:《提問的作法:激發團隊魅力與能力的技術》(暫譯)合著:《Research Driven Innovation:從提問探索創意》、《工作坊設計理論:創造與學習》(以上均為暫譯)、《提問的設計》(繁體中文版由經濟新潮社出版)。  塩瀨隆之(SHIOSE Takayuki) 京都大學綜合博物館副教授。1973年生,京都大學工學院學士、工學博士,專攻系統工學。2012年7月起擔任日本經濟產業省產業技術政策課技術戰略助理課長。2014年7月起復職。推廣小學與國中的生涯教育、企業創新人才育成等,曾主持許多工作坊。獲得平成29年度文部科學大臣獎(類別為「增進科學技術領域的理解」)。合著:《設計融合教育:解決社會問題的參與型設計》、《改變未來的偉人名言》(以上均為暫譯)、《提問的設計》(繁體中文版由經濟新潮社出版)。 李欣怡(翻譯本書第13至129頁)畢業於名古屋大學。在浩瀚且持續擴大的翻譯宇宙中,用自己的速度小心翼翼堆磚砌瓦,希望每一塊都是個安穩的立足點,譯有《提問的設計》、《容身的地方》、《療癒心傷》和《霸凌是什麼》(以上均由經濟新潮社出版)等書;賜教信箱:h.lee.books@gmail.com。  周芷羽(翻譯本書第129至329頁)政治大學日文系、日本研究學位學程碩士畢業。喜歡閱讀和創造風格的換句話說,持續在深奧的翻譯世界求知探索,譯有《提問的設計》(經濟新潮社出版)、《絕望的精神史》(麥田出版)等書。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