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眼見為憑 : 從眼睛到大腦,從感知到思考,探索「看見」的奧祕

  • 點閱:190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我們為何能輕易在人群中認出家人或朋友的面孔?如此理所當然的行為,其運作機制卻是科學界的重大奧祕之一!從視覺到人工智慧,揭開人腦與電腦的「看見」之謎幾乎大腦所有的行為,都與視覺息息相關,當我們了解視覺形成的原理,不僅能夠明白「看見」代表的意義,更能一窺大腦運作的堂奧。哈佛大學神經科學教授理查.馬斯蘭藉由解析眼睛的內在組成與行為,解答了關於大腦處理資訊的關鍵問題:即人類如何感知、學習和記憶資訊。視覺神經細胞是高度特化、細緻而多元的神經細胞,一條視神經中約包含百萬根神經纖維,也因此「視覺的形成機制」一直是科學界亟欲解開的謎題。《眼見為憑:從眼睛到大腦,從感知到思考,探索「看見」的奧祕》分為三部分,理查.馬斯蘭帶領讀者從第一部「視覺的開始」出發,解說光線進入視網膜時發生的各項細節、介紹視網膜與視神經上功能不同的細胞及其機制;第二部分進一步闡述這些神經細胞如何各司其職接收訊息,並將其轉化為知覺的複雜神經網絡,讓我們對日常生活中幾乎不會意識到的「看見」,有了全新的認識,更將內容擴及電腦,闡述其如何藉由機器學習發展人工智慧;第三部分則嘗試討論知覺與思想,當電腦學會「看」,是否表示它有了自己的思想?電腦真能取代人腦嗎?或者還需要發展更多技巧?都在本書中有獨到的解析。理查.馬斯蘭以風趣生動的口吻講述看似枯燥的理論機制,並廣納各種觀點;行文之間更不時點綴以合作過的傑出學者,以及在漫長研究過程中發生的大小事。透過深入淺出的筆觸,讓那些在實驗室裡度過的晨昏躍然紙上,帶領讀者一同參與這趟偉大的解謎之旅。好評推薦阿任叔叔(科普圖文作家)曹玉婷(臺大醫院北護分院主治醫師)黃貞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楊斯棓(年度暢銷書《人生路引》作者)蔡依橙(13萬人追蹤「蔡依橙的閱讀筆記」板主)鄭國威(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蘇上豪(金鼎奬作家、博仁綜合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共同推薦(依姓名筆劃排序)透過雙眼,我們能看見世界的繽紛;而透過本書,我們才能真正窺見人類視覺的奧祕。——阿任叔叔(科普圖文作家)你的視覺不是你的視覺,要看到我們以為是真實的世界,腦部其實要進行諸多複雜的加工和運算,我們天生就帶著有色眼鏡感知世界。這個腦神經網絡詮釋和建構世界的過程,我們目前也僅知曉其中的冰山一角,但和過去相比,我們在科學上的認識卻是突飛猛進的。理查.馬斯蘭在這本可讀性很高的書中,提供了許多關於神經知覺的第一手研究和發現,讓我們用心看到更廣闊的世界!——黃貞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理查.馬斯蘭的著作《眼見為憑》,以活潑又不失專業的風格,娓娓道出眼睛如何成像再透過大腦認知的過程,除了有視覺神經的基礎知識,亦包含許多科學家發現這些祕密的歷史故事,不僅適合想輕鬆了解醫療科普知識的讀者,更提供想深入了解其中知識的好奇寶寶。人工智慧可以取代視覺成像與認知的神奇過程嗎?本書提供一些想法,需要您親自來探索──在此推薦可以一讀的好書。——蘇上豪(金鼎奬作家、博仁綜合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我們是如何從人群中認出一張臉的?馬斯蘭從這個問題開始,告訴我們人類如何看見、思考與記憶。他一步步構築出腦部的面貌:由神經網絡構成的廣袤動態聯盟。驚人的是,這幅面貌和人工智慧非常相似,並且讓人知道腦部的適應能力、創造力和恢復能力從何而來。——蘇珊.貝瑞(Susan R. Barry),美國霍利約克山學院(Mount Holyoke College)神經科學與行為學資深教授交織科學內容與科學故事的傑作,讓人想一口氣讀完。只有在這個領域中的資深科學家才能夠完成如此充滿智慧、見解又容易閱讀的著作。——大衛.伊格爾曼(David Eagleman),史丹佛大學神經科學家,《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了解神經知覺的必讀之書,文字清晰流暢,人人可懂。馬斯蘭告訴我們腦中用以體驗世界的硬體(細胞與迴路)與軟體(邏輯與計算)運作方式。對知覺、機器學習或是腦部運作有興趣的人都應該來讀這本書。——安德魯.胡伯曼(Andrew D. Hubeman),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神經生物學與眼科教授

理查.馬斯蘭(Richard Masland, 1942-2019)哈佛醫學院科甘傑出眼科學教授(David Glendenning Cogan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Ophthalmology)與神經科學教授。曾擔任世上最大視覺研究機構麻州眼耳醫院(Massachusetts Eye and Ear Infirmary)研究主任多年。二十多年來擔任哈佛醫學院神經科學課程的主要教師,並因此得到兩座教師獎。他是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成員、前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研究員,以及普洛克特獎章(Proctor Medal)與愛爾康研究獎(Alcon Research Award)等諸多獎項的得主。他為視網膜的神經網絡與逆轉失明的研究帶來了開創性的貢獻。 鄧子衿國立陽明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碩士。專職生命科學、食物以及醫學範疇的科普翻譯,曾獲得第九屆吳大猷科普翻譯獎佳作,雜誌譯稿散見於《科學人》與《國家地理》,近期的翻譯書籍有《藻的祕密》、《群的征服》與《毒特物種》等。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