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我叫做小洋,我一點也不特別

  • 點閱:221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有什麼方式,可以讓自己變得最特別呢?找不到自己的優點或專長,不行嗎?接受自己最真實的模樣,就能顯現出最與眾不同的自己「我叫小洋,今年九歲,我一點也不特別。」九歲男孩小洋有一個姐姐、一個弟弟,但比起來,他沒有姐姐聰明,也沒有弟弟可愛,甚至覺得爸爸媽媽不是那麼關心自己。小洋沮喪地想:他不只是有許多的小缺點,就連有什麼優點,他自己也想不到。這到底該怎麼辦呢?不願接受平凡的自己,一心渴望變得與眾不同的他,找了好朋友妮娜一起討論「如何讓自己變得特別」;倆人在讀了各種書籍和報導後,決定要挑戰金氏世界紀錄。畢竟,不管是全世界最胖的人也好、指甲留最長的人的也罷,只要讓自己完成一項看似微小但出乎意料(而且沒人想過的)的挑戰,就能讓自己有一項與眾不同的地方了!太棒了,看起來,讓自己與眾不同沒有什麼困難的。不過,事情並沒有想像中那樣順利……。在許多以「自我認同」為命題的故事中,往往是以主角發現一項專長來切入,鼓勵孩子為自己找出優點來認同自己。不過,是否有種可能是「想不出、找不到自己的優點或專長」呢?本書作者凱瑟琳.韋瑞肯,試圖以九歲孩子的目光去解釋「特別」的定義,重新思考和詮釋「自我認同」。故事中的小洋,從渴望「成為特別的人」到思索如何「找出自己擁有的一項專長」,再試圖去看看其他人是用哪些個人特質或專長而登錄世界紀錄名簿,接續摸索自己究竟可以挑戰什麼項目(也等於發現自己有什麼專長)。不過,在追尋能挑戰的項目過程中,透過數次拜訪和詢問其他挑戰者「為何挑戰」的問題,逐漸明白「特質」不需要刻意追求也並非刻意追求而得。藉著幽默而日常的對話、充滿漫畫逗趣風格的圖像、無厘頭而活潑的情節,貼近從「兒童」轉為「青少年」的中、高年級孩子們的想像與心聲。更突破過去既有認知與老生常談,以全新觀點再思考,挖掘出「做自己」的深刻意義和目的,步步探索「自我認同」的真諦。

※作者簡介 凱瑟琳.韋瑞肯Kathleen Vereecken是獨立記者,也是作者,喜歡為大人、青少年和兒童寫故事。她擅長書寫少年小說,尤以歷史題材為主;作品曾獲比利時B o e k . b e組織頒發的年度兒童文學首獎「獅子獎」、荷蘭小瓦特爾皮特斯兒童文學獎。※繪者簡介伊娃.穆東Eva Mouton  大學主修視覺藝術,是漫畫家,也是插畫家,在比利時報紙De Standaard上有固定專欄連載,並創設自有品牌,設計製造多種幼兒商品。她的圖像風格簡潔、愉悅,時有驚喜展現。※譯者簡介林敏雅  臺大心理系畢業,留學德國特利爾大學,曾旅居日本、荷蘭多年,目前定居德國,從事德、荷文翻譯工作。譯作有《長椅》、《小國王十二月》、《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我不是妳想的!》、《國王與海》、《藍色小鹿的秘密》、《我是隻小小鳥》(星月書房)。譯作多次獲《中國時報》「開卷」年度最佳青少年圖書獎。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