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江山勝跡 : 錢漢東中華名勝題刻選

  • 點閱:179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本書集書法、碑刻與學術研究為一體,融文學藝術與名勝古跡為一爐◤早期文化歷史是依靠摩崖石刻、石碑、青銅彝器等得以保存。人們現在看到的古帖,大都是從石刻上拓下來的,尤其是早期的文獻。石鼓文是我國最古老的石刻,係四言詩,是先秦時期的刻石文獻,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內容是記敘秦王出獵的場面,故又稱「獵碣」。◤摩崖石刻出現比較早,與別的石刻相比,其不同之處是往往刻於風景名勝之地。據司馬遷《史記》記載,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巡遊天下,他最不放心的是齊楚兩國,認為齊楚是秦國最大的隱患,故立六塊碑刻,欲鎮齊楚二地。在秦皇島、泰山、會稽山諸地留下的碑刻,由丞相李斯書寫,這大概是最早的碑刻。東漢將軍竇憲大破匈奴之後,封燕然山,勒石記功。「勒石燕然」成為後世功臣名將嚮往的功業巔峰。爾後文人騷客、達官政要也選擇在名勝古跡的摩崖上題刻,抒發情懷,裝點江山,成為後世美談。◤今人看到顏真卿等書家的字跡,不少是從石刻上拓下來的。刻帖這類石刻藝術,大概始於宋代,有人將分散在各地的、刻在石頭上的名家字跡搜集起來,製成拓本。有時為方便別人看,則乾脆把名家的墨蹟再翻刻到石上。古代江南不少有錢人喜歡在自己家裡建碑廊,碑上刻著很多名家的書法作品,可用來觀賞,也可以去拓,於是,就出現了一本本的法帖集。◤匾額,稱牌匾,又謂門額,橫寫為「匾」,豎寫為「額」,堪稱古建築的點睛之筆。匾額廣泛存在於宮殿、寺院、民居、園林、商鋪等地的醒目之處。匾額相傳源於中原河洛文化,漢代已經作為一種國家制度,以匾額作為表彰。據《後漢書.百官志》記載:「三老掌教化。凡有孝子順孫,貞女義婦,讓財救患,及學士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門,以興善行。」中國古老匾額詩文凝練,書法精湛,寓意深遠,融辭賦詩文、書法篆刻、建築藝術為一體,集字、印、雕、色之大成,指點江山,臧否人物,旨在崇功祖德、篤行勵志。《江山勝跡──錢漢東中華名勝題刻選》一書,是作者從為各地名勝古跡題寫的200餘通碑匾中遴選出120 餘件,撰寫20餘萬字文稿,用散文形式描述了立碑題匾之處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集書法碑刻與學術研究為一體,融文學藝術與名勝古跡為一爐,這是前無古人的創舉,填補了中國文化史的空白。作品圖文並茂,深入淺出,適合廣大讀者欣賞閱讀。作者為諸多名山大川、名勝古跡題寫過匾、聯、碑記等。本書即是其所題墨蹟之編集,這些名勝包括四大佛教名山、黃州赤壁、秭歸屈原祠、汨羅屈原墓、和州陋室、宣城謝朓樓、當塗李白紀念館、杭州西湖等,以及為眾多文化單位題字。所題文字富有文化氣息,文、書俱佳。在題寫這些墨蹟之時常撰有文章見於報刊,這些文章非簡單描述題寫之經歷,更多的是對歷史文化的關懷,其文章也多次獲獎。書主要內容分四個部分:佛教聖地朝拜、中華古跡攬勝、文教藝林雅韻、西施故里尋夢等,共彙集其所題墨蹟一百餘件,以及有關這些名勝古跡的歷史散文約20餘萬字。本書雅俗共賞,讀此書,讀者可在賞其書、品其文之時,接受中華歷史文化之薰陶,加強對中華傳統文化之熱愛。

錢漢東浙江諸暨人,畢業於華東師大中文系,曾任上海市青年教師語文學會會長、上海市中學語文教材編寫組成員、《勞動報》總編辦主任、月末刊主編、文匯出版社總編助理,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新讀寫》雜誌社社長、主編、編審、《文匯報》高級記者,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市作家協會散文創作委員會總幹事、中國古陶瓷學會會員、中國馬家窯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上海錢鏐研究會會長、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兼職教授等。2013年入選國家文物局、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評出的「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年度十大傑出人物」,同年榮獲第三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優秀編輯獎。著作有散文集《歲月留香》、《人間瓷話》、《名人印象》等、《錢漢東散文隨筆選》、《錢漢東詩文墨蹟選》等,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尋訪中華民窯》被評為2005年全國文博考古十佳圖書,並榮獲當年全國優秀古籍圖書獎、2008年中國冰心散文獎。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