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歷史學柑仔店

  • 點閱:224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從臺灣思考歷史的書寫以公眾史學貼近一般大眾  專業史學為何與大眾如此疏遠?如何拉近彼此之間的鴻溝?繼「芭樂人類學」和「巷仔口社會學」之後,創立於2014年4月的「歷史學柑仔店」(kám-á-tiàm),是學院從臺灣思考歷史書寫的共筆平台,藉由普及歷史知識來強化歷史學者的社會參與,試圖貼近一般大眾。  如同本書「開店」文章〈從「柑仔店」到歷史學〉開頭寫的:「歷史學柑仔店」在籌備階段時,「東家」即曾與「店小二」們熱烈地討論過「柑仔店的歷史」,才發現似乎每個人都曾經有自己專屬的「柑仔店」記憶,而且有些店東或店小二自己家族還曾經營過柑仔店,聽聞之下,大開眼界。東家也囑幾個店小二有空將這些有趣的見聞收錄集結,以便日後能在店內開一「專櫃」,以饗各位人客。  「歷史學柑仔店」是名副其實的「柑仔店」,不但內容多樣龐雜,而且有股從下而上、旺盛的草根性。共筆作者以大學或研究機構任職的青壯輩為主,範疇涵蓋臺灣史、中國史、世界史,包括各主題專史,如醫療史、科學史、法律史、性別史、藝術史等,相當程度反映了臺灣史學界的現況。  近年來「公眾史學」在專業史學界逐漸受到重視,「歷史學柑仔店」的文章整體也呈現多元而異質的風貌,有著強烈的「新文化史」氣息,重視一般民眾、日常生活與在地脈絡,嘗試從不同的視角看過去,特別是傳統歷史書寫中被忽略的人群。而歷史研究重視一手史料的特性,也反映在不少文章當中,即結合各種類型的新、舊史料,嘗試觸摸「過去」不同的面向。  《歷史學柑仔店 1》從2014年創立至今精選出26篇文章,以歷史x社會、歷史x科學、歷史x醫學、歷史x器物、歷史x生活五個跨域結合呈現出來,並搭配300張精彩的圖片,圖文並茂地展現在一般大眾面前,希望能引領讀者對歷史或過往發生的人事物產生興趣,進而共同探索臺灣的主體性。

編者/許雅惠(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呂紹理(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李衣雲(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副教授)陳恒安(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劉龍心(東吳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李貞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涂豐恩(哈佛大學東亞系博士)許雅惠(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郭文華(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黃銘崇(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吳易叡(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醫學倫理及人文學部助理教授)金仕起(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許宏彬(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陳元朋(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林圭偵(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廖宜方(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陳峙維(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鄭麗榕(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助理教授)(依文章次序排列)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