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從現代到後現代的自我追尋 夏目漱石與村上春樹的比較研究

  • 點閱:2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在日本文壇史上的文學名家裡,夏目漱石與村上春樹是兩顆閃亮的星斗。
作為日本現代和後現代時代的代表作家,他們的作品,不只展現了文學中普遍對於自我與生存的思索,及對文學意義的追求,更呈現了日本作為一個國家與民族,在通往現代化的道路上的發展軌跡。
研究比較文學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即是透過比較,加深對理論問題的思考,提供給認知世界的新視角。然而,單純比較這兩位作家,是無法達到此目標的;需要在具有寬闊文化視野的前提下、及具備相應理論素養的基礎上,從具體的文本分析入手,才能對文學與現代性問題做出一些有益的探討。
因此,本書在日本現代和後現代的文學背景之下,對明治時期的代表作家──夏目漱石,與當代的代表作家──村上春樹,從自我、女性觀、中國觀、對文學意義的追求這四個方面進行比較研究,分析了兩位作家具代表性的作品,如《行人》、《門》、《心》、《尋羊冒險記》、《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海邊的卡夫卡》等。希望透過這樣的比較,對日本現代化發展道路上的一些問題,從文學的角度做一剖析。本書特色 日本現代與後現代文學的代表作家──夏目漱石與村上春樹──從這兩位大師的作品裡,探尋日本文學與文化,穿越一整個時代的自我追尋!

張小玲,文學博士。從事日本近代文學及比較文學研究,現任中國海洋大學日語系副教授。曾出版學術專著《夏目漱石與近代日本的文化身份建構》(2009年,北京大學出版社)。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