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珍珠港 : 日本帝國殞落的序幕

  • 點閱:210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日本最漫長的一天》前傳相隔36年完成的歷史大作半藤一利把日本人從忐忑、憂心到狂熱、興奮的開戰經過一口氣告訴你全過程東京的決策,攸關太平洋未來四年超過4,700萬人的生死日本一副戰爭迫在眉睫,不得不發動的態勢美國則是憂心忡忡,明知戰爭無法迴避,只能推拖拉,延後戰爭的發生但是,戰爭在美國人意料之外的地方發生了,成為永遠的國恥日詭譎的國際情勢,鼓吹出日本國民的好戰情緒1941年,國際局勢充滿了詭譎。中日戰爭在日本咄咄逼人的態勢下,不斷往中國內陸推進,同時竊據中南半島,覬覦南方油田的企圖昭然若揭。德國鐵騎橫掃西歐,對莫斯科也形成合圍之勢,軸心國一統天下的態勢再明顯不過了。歷史的滔滔潮流,已經變成了任誰也無法阻擋的激流。在12月的關鍵一週,雙方交涉來來回回,就是無法有個明確的結果。日本固然是有意拖延,美方在破解日本的密碼電報的情況下,也一直處於被動的狀態,遲遲不作出表態。另一方面,日本的大眾傳播媒體也擺出一副好戰勇猛的陣仗。「發動一億總進軍」、「應當配合國民的覺悟,全力集中完備國內各體制」的說法響徹雲霄。對美強硬的主張,可說是一片鑼鼓喧天,感染了每一個日本國民。對日本民眾來說,「亞洲民族的解放」,就是他們這個世代的使命―或者說,想要去相信這一點。在兵棋推演上沒有成功過的珍珠港作戰,最後還是一意孤行的打下去了。日本明知道為了生存,必須做點什麼,但卻是選擇了戰爭這一條路。對於日本全國來說,這就是所謂的聖戰!「羅斯福、邱吉爾這些傢伙,乃是製造這場戰爭的始作俑者。我們日本就是因為憎惡戰爭,所以才斷然決心投入戰爭的。這是一場為滅絕戰爭而戰的戰役。現在日本在進行的,正是將戰爭這種不祥之事從根本擊潰的最後之戰啊!」戰爭成了日本大本營的唯一選項,歷史長河也就在這裡有了180度的發展。「必須是日本先開第一槍」戰爭危機一觸即發,美國多次有機會警告軍隊卻總是延誤戎機。羅斯福致天皇的親筆信函也是陰差陽錯地在開戰前半夜送達。「希望由日本方面,來大膽採取最初且明確的行動」,換句話說「必須是日本先開第一槍」。相信珍珠港攻擊乃是陰謀論的一派始終認為,美國才是戰爭的始作俑者,為首的就是羅斯福總統。因此才會有「必須是日本先開第一槍」的說法。而負責實行指揮這個「開第一槍」計畫的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卻是在地球的另一端積極地「配合」著備戰,為日本如何成功「開第一槍」做好準備。不管大家在心裡怎樣期待,轉動的戰爭齒輪已經停不下來了。「必須是日本先開第一槍」的說法不脛而走,半藤一利認為,毫無疑問這是羅斯福的意思。「殺吧!我們的敵人英美!」當收音機中播出《軍艦進行曲》,大本營發表著驚人大勝利報告。日本在珍珠港獲得大勝利日本人完全不知道開戰第一天歐洲的潮流就已經逆轉,還沉醉在勝利當中,做著安穩的美夢。得知珍珠港事件發生之後,美國總統羅斯福只是喃喃自語地說:「糟糕啊,情況真的相當糟糕啊!」美國國內一片沸騰。國民的情感也整個團結在一起:「現在美國該做的事,就是把小日本那口暴牙狠狠地打斷啦!」「勿忘珍珠港」,不久後就變成了戰時美國國民團結的象徵。日本成了羅斯福口中「卑劣的偷襲」的施行者,美國國民因為珍珠港遭到無預警偷襲而激憤不已,從而導致全體的團結,發誓報仇的聲浪也益發澎湃高漲。珍珠港,是日本「大東亞戰爭」美夢的起點,卻也是噩夢的開始。

半藤一利日本「昭和史著作第一人」。1930年出生於日本東京。1953年,從東京大學文學系文學部畢業。同年進入文藝春秋社。後歷任《週刊文春》、《文藝春秋》編輯長、出版局長專務取締役等職。著作包括《日本最漫長的一天:決定命運的八月十五日》、《幕末史》、《昭和史》在內超過70部作品。1993年以《這不是漱石先生嗎》獲得第十二屆「新田次郎文學賞」,1998年刊行的《諾門罕之夏》,獲得第7屆山本七平賞。2006年以《昭和史》獲得「每日出版文化賞特別賞」。2015年更以《日本最漫長的一天》、《燃燒的海洋》等無數歷史非虛構文學作品,成為讀者不斷追求「戰爭真相」的指引,獲得「菊池寬賞」的肯定。鄭天恩臺大歷史所碩士畢,大隱於市、靜觀紅塵流轉的癡人一枚。曹雪芹與劉姥姥的愛慕者,目前正致力於如何將茄子做出雞肉味的祕訣。譯有:《最後的帝國軍人》、《台灣十年大變局》、《凱爾特.最初的歐洲》等。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