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決斷未來的關鍵提問 : 那些即將改寫世界的重要概念

  • 點閱:213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Amazon四顆星讀者推薦★超人氣TED相關演講影片總點閱破百萬次
一波波的科技變革,正將我們推向一場全面革命的當口,劃時代的改變即將來臨,但許多人卻仍不斷向過去靠攏。我們該如何因應即將到來的巨變浪潮?提出正確的問題,就是開始的第一步。
本書作者大衛・羅斯科夫是《外交政策》雜誌集團執行長、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公共事務學院客座教授,精於全球趨勢觀察,深信問問題的力量。
變化愈大,該問的問題就愈基本。例如「我們是誰」、「誰來領導我們?」「上網是基本人權嗎?」找出關切這個時代的重要問題,就會重塑我們對身分認同、經濟制度、科技技術、政府體制等的解讀,才能再造世界。
好評推薦呂冠緯︱誠致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林之晨︱TEDxMonga 講者、AppWorks 合夥人 洪蘭︱中央認知神經科學所教授 翁啟惠︱前中央研究院院長 許毓仁︱TED×Taipei創辦人 張輝誠︱台北市中山女高教師 童子賢︱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 黃哲斌︱新聞工作者 葉丙成︱台大電機系教授 鄭國威︱Pansci 泛科學總編輯 劉安婷︱Teach for Taiwan創辦人 (依姓氏筆畫排序)
TED Books系列    TED Books是介紹重要觀念的輕快閱讀系列,由TED團隊策劃製作,找專精領域又善於說故事的講者與作者,規劃出涵蓋多元領域的一系列TED Books。每本書的篇幅短到可以一口氣讀完,但是也長到足以深度解說一個主題,主題非常廣,從建築、商業、太空旅行、到愛情,包羅萬象,是任何有好奇心、愛廣泛學習的人的完美選擇。在TED.com上,每一本書都有搭配的相關TED Talk演講,接續演講未盡之處。十八分鐘的演講或播下種子、或激發想像,許多演講都開啟了想要知道得更深、想學得更多的渴望,需要更完整的故事。TED Books輕快閱讀系列正滿足了這個需求。

★Amazon四顆星讀者推薦★超人氣TED相關演講影片總點閱破百萬次
一波波的科技變革,正將我們推向一場全面革命的當口,劃時代的改變即將來臨,但許多人卻仍不斷向過去靠攏。我們該如何因應即將到來的巨變浪潮?提出正確的問題,就是開始的第一步。
本書作者大衛・羅斯科夫是《外交政策》雜誌集團執行長、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公共事務學院客座教授,精於全球趨勢觀察,深信問問題的力量。
變化愈大,該問的問題就愈基本。例如「我們是誰」、「誰來領導我們?」「上網是基本人權嗎?」找出關切這個時代的重要問題,就會重塑我們對身分認同、經濟制度、科技技術、政府體制等的解讀,才能再造世界。
好評推薦呂冠緯︱誠致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林之晨︱TEDxMonga 講者、AppWorks 合夥人 洪蘭︱中央認知神經科學所教授 翁啟惠︱前中央研究院院長 許毓仁︱TED×Taipei創辦人 張輝誠︱台北市中山女高教師 童子賢︱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 黃哲斌︱新聞工作者 葉丙成︱台大電機系教授 鄭國威︱Pansci 泛科學總編輯 劉安婷︱Teach for Taiwan創辦人 (依姓氏筆畫排序)
TED Books系列    TED Books是介紹重要觀念的輕快閱讀系列,由TED團隊策劃製作,找專精領域又善於說故事的講者與作者,規劃出涵蓋多元領域的一系列TED Books。每本書的篇幅短到可以一口氣讀完,但是也長到足以深度解說一個主題,主題非常廣,從建築、商業、太空旅行、到愛情,包羅萬象,是任何有好奇心、愛廣泛學習的人的完美選擇。在TED.com上,每一本書都有搭配的相關TED Talk演講,接續演講未盡之處。十八分鐘的演講或播下種子、或激發想像,許多演講都開啟了想要知道得更深、想學得更多的渴望,需要更完整的故事。TED Books輕快閱讀系列正滿足了這個需求。
  大衛・羅斯科夫(David J. Rothkopf)《外交政策》雜誌(Foreign Policy)集團執行長暨編輯。該集團不僅出版《外交政策》雜誌,並且經營foreignpolicy.com網站,在全球策劃各式外交政策活動,並透過「FP Analytics」出版研究報告。大衛也是音頻節目「The Editor’s Roundtable」的主持人。大衛著作等身,出版過的書籍包括最近出版的《國內不安全性:美國在恐懼年代的領導風格》(暫譯,原文為National Insecurity: American Leadership in an Age of Fear)、《權力有限公司》(暫譯,原文為Power, Inc.)、《超級菁英》(Superclass)和《經營世界》(暫譯,原文為Running the World)。他也是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公共事務學院的客座教授,和「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客座研究員。譯者簡介施婉清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畢業。
曾任美國企業管理輔導公司專案總監,協助亞洲大型企業推動生產力提升專案,導入組織管理系統。現隨埃籍夫婿定居開羅,專職書籍文件翻譯工作。
譯作包括:文學類:《曼哈頓豪門社區故事》、《黯黑之鏡第一部:魔幻旅程》、《被遺棄在喀布爾的少女》;非文學類:《影像與幻象:解離性身分疾患之藝術治療手記》、《為什麼的力量:找出獨特價值承諾的提問思考術》、《正面迎擊的力量:不隱忍、不尷尬又不失禮的溝通技巧》。 曾經有人問過我,如何達到個人的卓越(Excellence),我的淺見是:多元接觸(Exposure)、廣泛探索 (Exploration)、自我期許 (Expectation)、紮實執行 (Execution)與經驗累積 (Experience)。台灣社會或者華人文化較缺乏接觸與探索的階段,而TED或TED Talks所提供的內容正是閱讀這個世界的楔子。然而,淺碟式學習效果有限,一知半解往往比不知還可怕,而TED Books正好彌補缺少的這塊,讓我們對有興趣的議題可以挖掘得更深。何不看看幾部TED Books的演講影片,你很快就會知道,該買哪幾本!                                  誠致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呂冠緯
三十多年前,TED 的開始,透過大型實體活動講故事,講值得擴散、能帶給眾人啟發的故事。寬頻連線與智慧手機普及後,TED又登上網路影音與 App,跨越國界,啟發了遍佈世界各地、數以千萬計的觀眾。而後,TED又增加了 TEDx,所謂獨立舉辦的TED論壇,讓更多有故事的人可以登上舞台,提供全世界他們的好故事。現在,很高興,三十年後,TED的故事又化身為書籍,要用文字的力量,讓更多好故事,啟發更多讀書人。                             TEDxMonga 講者、AppWorks 合夥人 林之晨
    TED的水準高,有口碑,現在它把演講的主題寫成三萬字左右,又印成大小正好可以放在口袋中的小冊子,適合在旅行中閱讀,真是一個好主意(只怕讀者會讀到忘記下火車)。這次天下雜誌拿到它的獨家代理權,台灣的讀者有福了,在資訊爆炸的二十一世紀,每個人時間都不夠用,我們需要快速的吸取重要訊息,而這一套書正好提供了這個需求,這些書的內容簡單扼要,沒有贅字廢話,看完好像去赴了一場盛宴,心靈得到滿足又沒有吃的肥腸滿腦的不舒適。    「閱讀豐富人生」,透過文字的傳承、閱讀的能力,我們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的更高更遠,我期待每個月的新書出來。                                   中央認知神經科學所教授 洪蘭
在每一場 TED十八分鐘演講結束後,我常常在想,要怎麼延續這些十八分鐘背後的力量?TED Talks 希望帶給大家的,不是稍縱即逝的感動,而是希望這些故事背後擴散出去的漣漪,可以鼓勵大家化成行動,發揮它原本就該具備的影響力,讓世界可以朝著更美好的方向前進,這就是 TED 「好點子值得被分享」的初衷。我們用眼睛看世界,用閱讀觀照自己。如果 TED演講,是在心中種下一個讓好想法萌芽的種子,或是激發想像的小石頭。那 TED Books 系列叢書,就是接續演講的未竟之處,帶領大家沿著這些智慧軌跡,探索與思想的深度旅程。內容包羅:人權、太空、知識、科學、心靈、智慧等萬象領域。知智無垠,但在追求過程中的樂趣也同樣無窮。資訊紛至沓來的移動時代,我們的心需要安穩寧靜的時刻。閱讀 TED Books,體會智慧在動靜之間的生猛、敦厚及平衡。期待各位翻開書扉的同時,也踏上屬於自己的蛻變旅程。                             TEDxTaipei 創辦人 、TED 亞洲大使 許毓仁
在我觀察,TED演講最驚人之處,在於三點: 一是善用網路新媒介,將主題式的、專業性的內容,轉為演講形式,化為影像,在網路上原先充斥著娛樂為主的影像世界,將專業知識內容勇敢投入其間,並巧妙設計出一場演講十八分鐘符合閱聽者最佳專注時間的規範,同時讓現場演講的效力隨著網路的延伸而無遠弗屆,產生驚人效益,不少影片的影響力遠遠超乎常人想像。     二是TED演講讓當代壁壘分明,甚至深院高戶的學術研究,或是各行各業傑出人士的多年經驗、獨到見解,可以透過簡短、扼要、明白的演講方式傳達給普羅大眾。換言之,TED演講讓專業知識真正的和大眾對話,真正做到最大的知識普及化;同時又打開各專業的小領域,讓各種專業知識進入溝通與相互了解。――在這個意義上,TED演講做了最驚人的通識教育成果。     三是TED演講,採取的策略之一,向全世界開放授權,只要向總會申請,符合總會規範和要求,就能自行辦理TED演講。所以一方面能引起風潮之外,另一方面也產生舉辦方的相互良性競爭,光是臺灣就有好幾個不同單位舉辦各種TED演講,而且舉辦方根本不需過度考慮場地如何,也不怕參與人數的多寡如何,因為真正的影響力實施,其實是來自網路的傳播與影響力,而成敗好壞的真正關鍵,更來自於講者的內容。當然,短短十八分鐘演講,彷彿是深入知識寶庫前的店招或預告片,常讓人意猶未盡,該如何補足這種缺憾呢?TED系列書成了最好的入門導引書,我相信只要一本一本讀去,必定可以深入各式各樣寶庫。                                    台北市中山女高教師 張輝誠
十八分鐘太短,偏偏世界又太複雜,TED Books是一個不多不少的折衷方案。     從火星旅行、數學應用、認識恐怖分子、邊緣族群家庭,直到海洋食物的未來,我們都在網路上,看過上百支TED Talks影片,有些甚至被我們加入YouTube的書籤珍藏。    像是一道任意門,TED Talks開啓了我們對陌生議題的認識。至於門後幽深廣闊的世界,TED Books則像一本生動導覽,指出我們還未經歷的路徑。                                        新聞工作者  黃哲斌
  知識是聰明人的娛樂,而真正的知識分子不孤高自賞,也絕不狐群狗黨。TED 先用十八分鐘,帶著表演性質的演講格式降低大眾跨入廣袤知識領域的門檻,再透過 TED Books 更進一步地讓講演者跟讀者用適合深度思辨的文字來對話。TED 不斷在尋找更好、更吸引人也更適合當代傳播環境的社會溝通與共學方式,並予以規模化,這是我非常佩服,也持續在努力的方向。非常高興見到 TED Books 系列在台灣出版,希望很快泛科學也能做到。                                    Pansci 泛科學總編輯 鄭國威
  序章
如果我有一個小時,要解決攸關我生命的一道難題,我會先用前55分鐘來確認應該提問什麼適當的問題。一旦了解該提問的問題後,我就可以在5分鐘內解開那道難題。──愛因斯坦名言
  我在17歲時看過一部有關核冬天(nuclear winter)的紀錄片,描述科學家預測第三次世界大戰後的悲慘後果,幾百萬人因此喪命,還有幾百萬人流離失所,飢餓難耐,或因輻射毒害而慢慢死去。
當時正值夏日時光,景色格外明媚。這部影片卻讓我有如墜入迷霧,感覺全人類的未來似乎將被籠罩在危急驚悚之下。那種似真似假,令人震撼的迷霧久久不散。即便紐澤西州薩米特市(Summit)一如往常,綠意盎然,生機勃勃,陽光普照,完全看不出來有任何異樣,但顯然也將大禍臨頭。我決定去找父親談談。
我的父親是位科學家。他在1939年,當他13歲時來到美國。他和他的父母在納粹入侵前早一步離開。我們其他將近有三打的近親,幾乎等於是全家族的人,都遭受那場泯滅人性,令人髮指的大屠殺迫害。父親抵達美國五年後,以美國陸軍身分回到歐洲,他在那裡可以指揮一連砲兵。之後他展開一場旅程,打算要在剛開放的集中營廢墟中,尋找失聯親人的蹤跡。
你可能會認為,我父親生長在納粹控制的奧地利,生活上必定承受著巨大的恐懼,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父親在「水晶之夜」(編按:德國納粹黨屠殺猶太人的指標事件)被拖走,並和人類史上最血腥的戰役對抗;在痛失親人,流離顛沛到一個新的陌生國度後,還要重新適應新的生活環境,種種處境勢必會讓他變得冷酷,或許還有些悲觀,但事實並非如此。這不代表他遺忘了那些曾經發生過的事。每一年他都會在「水晶之夜」週年紀念日寄卡片給我,還有我其他的兄弟姐妹,提醒我們這一天的存在。當我在寫這本書的時候,父親最後手寫給我的卡片,就貼在我書桌前的牆面上。他在那一張印有德國達豪集中營(Dachau)照片的明信片上寫著:「11月10日」。
我的父親將他的精力投入科學。有些人從宗教尋求慰藉,也有人透過藝術來表達自己所感受到的孤離淒涼,但他選擇小心翼翼地讓自己表現得更理性,讓自己不是像宗教教義或儀式描述般那樣投靠上帝,而是能夠從本質去證明其真實性。他從事實、證據,和演算法中求解。他尤其喜歡鑽研人腦是如何運作,人類是如何學習。他總是提出問題,不曾間斷。提問對的問題和尋找答案這兩件事變成他的使命,而且我相信這也可以說是他個人的一種信仰。他所從事的工作,讓他有機會進入在當時世上最先進的科學與科技研究機構——位於紐澤西州梅山(Murray Hill)的「貝爾電話實驗室總部」。
貝爾實驗室極為遼闊分散。1973年夏天,我在那裡進行一項工作。貝爾實驗室給科學家一個可以盡情發揮的純研究空間。實驗室成立後所做出的研究結果,都已證明具有扭轉乾坤的價值,且長達將近半世紀之久。這個實驗室和其他一般企業組織裡的實驗室,或是智庫所贊助的研究專案有所不同。實驗室在全盛時期,讓那些具有創意頭腦的人可自由發想,將最重要的問題找出來後,繼續追求最可能的答案。
貝爾實驗室是雷達和電子通訊衛星的發源地,也是開拓電腦運算的先驅。它最偉大的成就可能是電晶體的發展工作。電晶體是項創新技術,用來擴大長途電話的應用範圍,並藉由縮小電子產品體積、設立網路,還有建立現代社會仰賴的電腦運算能力,正式宣告資訊時代的來臨。
我很確定我在當時對於這些從貝爾實驗室扎根的創新思想或技術,將來會走到何種地步,會帶給我們多大的變化,心中一點概念都沒有。而且也想不出那些創新可能會引發哪些新的問題,或是與我對核湮滅的想法可能有何關聯。
我稍微找了一下,就找到父親。如果真要說,那就是要感謝記憶,讓我可以從游泳俱樂部追蹤到他。許多實驗室的人都是到那個俱樂部。他當時在網球場,那個地方通常是被兩名極為犀利,擊落地球時的手勁和神情都很兇狠的數學家所占據。當我一靠近父親,他馬上就知道有某件事正困擾著我,畢竟他是個心理學家。不過即便如此,當他問我是什麼事困擾我時,我並不認為他會想到我是因為即將到來的全球熱核戰幻象感到震驚。在那樣的一個午後時光,似乎和那種事並不搭軋。
站在改變的浪尖上
我們一起坐下來後,我開始向他解釋我所看到的事。「幾億人都會死掉!」我這樣說。「這是有可能會發生的。任何一秒鐘都有可能會發生。事實上,真的可能會發生。」現在美國和蘇俄軍方都處在牽一髮動全身的關鍵時刻上,飛彈正在彈倉裡蓄勢待發,潛水艇也潛藏在我們和他們海岸邊的不遠處。
他沈默了一分鐘後,以一種叛逆任性的語氣問我:「這樣啊,那為什麼會讓你如此沮喪呢?」 我知道,他這種問法是一種挖苦的語氣,他和很多其他科學家都樂在其中。
我這一生都在接這種讓人措手不及的刁鑽問題,雖然如此,我仍然感到頭昏腦脹。「我為什麼會沮喪?你這樣問是什麼意思?整個地球都要被摧毀了。有幾億的人會死掉,就算你活下來,也沒有活下去的意義了。」
他又停了一會兒,望向遠方。「嗯,」他帶著一絲維也納的口音平靜接話,「你知道的,十四世紀有一億人,也就是三分之一的歐洲人口, 死於腺鼠疫,結果進入文藝復興時代。」
文藝復興代表文明的分水嶺。不論是在廣度或是深度上,這一個過程所產生的改變,涵蓋了人類的每一個面向:國家的本質和約束國王及治理王國的規範;他們與教堂的關係;宗教信仰的基本教義;工作和經濟的本質;戰爭與和平的本質;甚至是社會對於個人角色、個人權利、社會契約本質,以及文明化的目的,全都有了番新思維和永久的變化。這對歐洲來說是一個大變動,最終也對全世界產生劃時代的影響。對我們來說,這一個聽起來似乎是只出現在泛黃書頁上,可以看到幾世紀前斑駁壁畫圖像的遙遠時期,和現在這個講求虛擬實境、大數據、基因組比對,和整個世界的人可能都將眼睛黏在閃爍螢幕畫面上的世代,有何關聯呢?
如同十四世紀的狀況,我們現在也是居住在一段可能會被描述為文藝復興之前的時期,一段劃時代的改變即將來臨,一場會造成天翻地覆的海嘯也上升到地表;而我們多數的領導人和我們自身,卻尚未正視這個問題。我們都朝錯誤的方向看。事實上,許多在位者和他們的支持者,是如此積極地想要向歷史靠攏,極力抗拒這波無可避免,即將到來的巨變浪潮。我們幾乎都可以聽見,他們指甲在地上攀抓掙扎的聲音。
與新時代相關的破壞瓦解傾瀉而來,科技變遷將僅是其中一部分。從歷史可知,這些變動都會輪流改變人類的行為,開啟人類新的認知領域,啟動新的創意表達形式,出現新的經濟活動方式,並激勵我們思考該如何生活、該如何組織政府和企業。這些改變的影響力,將會深入我們的生活。就像是工業革命時代的蒸汽織布機,不僅重新改造紡織工業,也改變了工人階級的生活型態,讓中產階級崛起,工會勢力抬頭,政治角色重新分配,殖民主義關係重設,國家主權變動,還有其他形形色色的各種改變。
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地區,不論是富裕或是貧窮;繁華的大都會或是科技觸及不到的荒蕪地區,都即將產生類似程度的破壞,這似乎毫無疑問,而且事實上,這些破壞已經開始產生了。
  各界推薦序章1. 文藝復興之前的日子從歷史找出開創未來的金鑰2. 我是誰?重新想像身分認同與社群3. 我們是誰?重新思考社會契約與權利4. 誰來領導我們?重新想像民主與政府5. 錢會變什麼樣子?重新想像經濟、工作與市場6. 什麼是戰爭或和平?重新想像權力、衝突與穩定結語
致謝作者介紹相關主題的TED TalksTEDBooksTED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