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娛樂至死 : 追求表象、歡笑和激情的媒體時代

  • 點閱:373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嚴肅的思考已成過去,迎向娛樂與激情的我們,是否將毀於自身所愛。◎亞馬遜讀者強力推薦媒體批判經典◎波茲曼之子安德魯撰寫二十周年版序◎政大新聞系馮建三教授2016新版專文推薦  在《一九八四》中歐威爾害怕禁書,害怕我們受到文化箝制,但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則害怕沒有禁書的理由,因為再也沒有人想讀書了。今日看來,歐威爾的預言錯了,赫胥黎的預言卻正在發生……  資訊發達的今日,政治人物訴求的不是富有邏輯的政見,而是個人魅力,新聞訴求的不是專業與真相而是悲情與娛樂。自從電報、新聞、電視、網路等傳播媒介出現,數千年習以為常的知識乘載方式在百年間被打破。  改變的不僅是獲取訊息的媒介,也改變了知識結構,使得人類思考方法與行為舉止產生變化。長篇大論變得沒人想看,標語式的短句或誇張的警句才能勾動人心,這並非因為網路和臉書的誕生而來的後果,而是百年來新聞標題、電視節目教會我們的。  拋棄過去書寫文字所呈現的邏輯思辨,我們變得更容易決定,但也更為輕率。我們接觸的資訊更多,但資訊無用的比重卻是更高。那是一種沒有質疑,照單全收的求知方式且無人倖免。然後,電腦與網路社群在二十一世紀更沒日沒夜地吸引我們的目光,從思考方式到生活習慣。當無處不媒體、也無處不娛樂,於是,我們或將毀於自身所愛。各界誠摯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石世豪(NCC主任委員)胡幼偉(師大大傳所教授)胡忠信(政治評論家)趙少康(中廣董事長)劉幼琍(政大廣電系研發長)蔡念中(世新廣電系教授)羅智成(文化評論者)羅曉南(世新新聞系教授)國際好評身為好萊塢時代狂熱的宣揚者,我曾公開反對波茲曼對於未來的暗黑描述,那是一個飽受媒體轟炸的未來。但是,時間已經證明了波茲曼的觀點是對的。他精確地預測到年輕人將會繼承一個狂熱耗盡一切的媒體文化,裏頭充斥著浮華、八卦與貪婪。──卡蜜兒.帕葛莉亞精彩卓越、論述有力的重要著作。書中盡是波茲曼的指控,也是目前所見過最無可反駁的。──強納森.亞德里 華盛頓郵報書報周刊波茲曼承接了麥克魯漢理論未及的部分並建立起自己的論述,內容同時具有學者的智識以及說故事的人的機智。──基督教科學箴言報這本書出現的正是時候……現在我們必須面對波茲曼預見景象所帶來的挑戰。──強納森.寇卓

'嚴肅的思考已成過去,迎向娛樂與激情的我們,是否將毀於自身所愛。◎亞馬遜讀者強力推薦媒體批判經典◎波茲曼之子安德魯撰寫二十周年版序◎政大新聞系馮建三教授2016新版專文推薦  在《一九八四》中歐威爾害怕禁書,害怕我們受到文化箝制,但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則害怕沒有禁書的理由,因為再也沒有人想讀書了。今日看來,歐威爾的預言錯了,赫胥黎的預言卻正在發生……  資訊發達的今日,政治人物訴求的不是富有邏輯的政見,而是個人魅力,新聞訴求的不是專業與真相而是悲情與娛樂。自從電報、新聞、電視、網路等傳播媒介出現,數千年習以為常的知識乘載方式在百年間被打破。  改變的不僅是獲取訊息的媒介,也改變了知識結構,使得人類思考方法與行為舉止產生變化。長篇大論變得沒人想看,標語式的短句或誇張的警句才能勾動人心,這並非因為網路和臉書的誕生而來的後果,而是百年來新聞標題、電視節目教會我們的。  拋棄過去書寫文字所呈現的邏輯思辨,我們變得更容易決定,但也更為輕率。我們接觸的資訊更多,但資訊無用的比重卻是更高。那是一種沒有質疑,照單全收的求知方式且無人倖免。然後,電腦與網路社群在二十一世紀更沒日沒夜地吸引我們的目光,從思考方式到生活習慣。當無處不媒體、也無處不娛樂,於是,我們或將毀於自身所愛。各界誠摯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石世豪(NCC主任委員)胡幼偉(師大大傳所教授)胡忠信(政治評論家)趙少康(中廣董事長)劉幼琍(政大廣電系研發長)蔡念中(世新廣電系教授)羅智成(文化評論者)羅曉南(世新新聞系教授)國際好評身為好萊塢時代狂熱的宣揚者,我曾公開反對波茲曼對於未來的暗黑描述,那是一個飽受媒體轟炸的未來。但是,時間已經證明了波茲曼的觀點是對的。他精確地預測到年輕人將會繼承一個狂熱耗盡一切的媒體文化,裏頭充斥著浮華、八卦與貪婪。──卡蜜兒.帕葛莉亞精彩卓越、論述有力的重要著作。書中盡是波茲曼的指控,也是目前所見過最無可反駁的。──強納森.亞德里 華盛頓郵報書報周刊波茲曼承接了麥克魯漢理論未及的部分並建立起自己的論述,內容同時具有學者的智識以及說故事的人的機智。──基督教科學箴言報這本書出現的正是時候……現在我們必須面對波茲曼預見景象所帶來的挑戰。──強納森.寇卓 波茲曼是美國最前線的社會評論家和教育、媒體理論學家。他曾就讀於紐約大學佛瑞當尼校區以及哥倫比亞大學,擔任過紐約大學傳播藝術系主任,首創媒體生態學課程。他的想法平易近人使他在國際間頗富聲望,有其跟隨者。他也是一個具影響力及令人崇敬的教師,生而擁有無遠弗屆的智識。  波茲曼約有二十多本著作。在教育方面的重要著作為《教育做為顛覆性活動》、《教育的終結》;童年方面為《童年的消逝》;語言方面為《瘋言蠢語》;新聞方面為《如何看電視》(與史蒂芬.鮑爾斯合著);關於科技對於文化衝擊相關著作為《科技奴隸》。《娛樂至死》始終都是波茲曼最受迴響與最為廣泛閱讀的一本書,迄今已有十多個外文譯本。逝世於二○○三年十月,享壽七十二歲。 二〇一六年再版推薦序 「數位匯流」時代,讓波茲曼更重要了二〇〇七年初版推薦序 媒體時代,我們更需要聽聽波茲曼的意見原書二十周年版序一九八五……前言 我們會毀於自身所愛第一篇  第一章 媒體即隱喻 第二章 媒體也是知識論 第三章 印刷與公共論述 第四章 印刷式思想 第五章 近在眼前卻又遠在天邊的世界第二篇 第六章 給我娛樂,其餘免談 第七章 「好……現在我們來看……」 第八章 上帝只是配角 第九章 塑造情感的想像世界 第十章 教學就是娛樂 第十一章 赫胥黎的警語作者注參考書目中英對照及索引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