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老房子 : 皖南徽派民居

  • 點閱:345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老房子”——老百姓都這樣稱呼祖祖輩輩居住的古老民居。它們確實老了,與現代化的距離越來越遠,連它們主人的後代也不想要了,拆了或賣了蓋洋樓,既氣派又實用。這是可以理解的。隨著經濟的發展,這種建設性破壞也將越演越烈,老房子像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一樣越來越少(少數名


人故居可幸免),隨之而去的是珍貴的文化遺產和建築藝術,以及寶貴的旅游資源。等到我們醒悟時,恐怕已經晚了,老房子那種特有的時代氛圍和文化氣息都將一去而不復返,即使造了許多新古董也無濟于事。出版此書的目的一是為了喚起人們對古民居價值的重新認識,手下留情,多保留一些精采的老房子;另外,退一萬步講,即便全拆完了,好歹也讓老房子留一些遺像給後人或外星人吧!


安徽南部邊陲不僅有秀冠五岳的黃山勝景,還保留著


大量風格迥異的明清民居,呈現出數百年前中國民間建築的余韻。這似乎是一塊被現代社會的塵囂遺忘了的邊地。凡游人至此,如見“桃花源人家”,無不相見恨晚。近閭在這一帶發現了《陶氏宗譜》和“五柳先生”的後裔,因此更引起了世人的興趣。富有傳奇色彩的是,在青山深處,白雲盡頭,真有一個桃源洞。石洞在離黟縣縣城8公里的石墨嶺上。附近有一個村,名棧合嶺。古人將壁立千仞的石崖鑿通一洞,通向這“百里煙霞、桃花沾衣”的桃源世界。此洞古時是府縣往來的要塞。一條青石板鋪成的棧道,如回腸,似卷帶,逶迤連雲。古人曾在石洞上刻有“桃源古洞”四字,並


刻有“白雲芳草疑無路,流水桃花別有天”的對聯。不久前,村人從河灘撈沙時曾發現了此聯的殘碑。古時石洞上還建有茶庵和桃源書院,岩壁上建有觀音樓,洞內有廟,香火不斷。舊時當地人記載此洞“十里桃花,萬家酒店,洞外下馬,洞一天”。遺憾的是本世紀五十年代建設公路時將洞頂炸開。石洞只剩半壁殘石兀立江岸。不過,桃源古洞盡管已不復存在,但是那一個個百戶連片的古村落,卻足以使中外游人陶醉,使專家學者忘返。


古民居把人們帶進了歷史。人類自以穴、巢為居起始,


隨著生生不息的繁衍,我們的祖先在不斷地改善居住環境


的創造中,形成了我國特有的輝煌的建築文化。研究不同時


期、不同地區的建築變化發展,可以看出人類對自然條件的


適應、利用和改造的軌跡,可以看出歷史的、社會的、地理及生態環境的變遷。即便是在同一時代,不同地區的建築也直接反映了各個時期人們對生活環境的經營,呈現出不同的


文化現象。


以徽派民居為代表的皖南民居,就是一種極具個性特


徵的文化現象——它寄寓了這一地,區明清時期的社會、經


濟形態和文化意識形態。誠如日本建築學家所說︰“建築物


是有生命的東西。”(《美學辭典》)古老的建築會說話,像一


位龍鍾而又睿智聰慧的老人講經說道。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