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故事.知識.權力 : 敘事治療的力量

  • 點閱:346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敘事治療創始人經典著作★作者逝世十周年全新修訂版,全書精修,更加趨近敘事治療核心思維★敘事治療大師吉兒‧佛瑞德門專文推薦故事,一直在造就你的生活一九八○年代,兩位年輕家族治療師麥克‧懷特與大衛‧艾普斯頓,嘗試以嶄新思維和手法,克服傳統心理治療的僵化侷限。兩人決定合寫一本書,整理出這名為「敘事治療」的新療法的理論基礎與實作經驗,這便是於一九九○年問世的經典之作《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他們從法國後結構主義哲學家米歇爾‧傅柯的思想與人類學等理論中汲取養分,為家族治療甚至整個心理治療界開創了一條新路。兩位作者相信,人的問題深具社會建構面向。必須把人的困境放在文化脈絡下思考,才能從結構性的捆縛中鬆綁。書中提出的第一個治療新觀念是「問題的外化」。只要把人和問題分開,就能釐清:是人被問題牽著鼻子走,還是人有能力想辦法解決問題?第二個新觀念,是文字可以靈活運用在治療上。透過撰寫各種充滿創意的信件、宣言、證書,能促成具有治療潛力的「故事」。他們把治療比喻為「說故事」與「重說故事」。透過述說、解構、再建構,寫下經過選擇的事件與意義,能激發來訪者為自己創造更有力量、更貼近渴望、更賦予未來希望的新版故事。在敘事治療的診間,來訪者不覺得自己是困在問題裡的受害者,而是有所選擇的主體。身為人,我們不但因「說」自己的「故事」而為經驗帶來意義,也能透過對故事的全新認識,起而「實行」自己的故事。麥克是技巧高超的衝浪者,航行在未知之海,帶著我們許多人和他一起享受「解構」世界的樂趣。――大衛.艾普斯頓聯合推薦吉兒‧佛瑞德門(Jill Freedman)/伊凡斯頓家庭醫療中心主任丁興祥/輔仁大學心理系兼任教授吳熙琄/茵特森創意對話中心創辦人李維倫/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教授金樹人/前澳門大學教育學院教授黃素菲/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教育中心副教授彭榮邦/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助理教授楊 蓓/法鼓文理學院人文社會學群長賴杞豐/北京心理衛生協會理事/專家委員

★敘事治療創始人經典著作★作者逝世十周年全新修訂版,全書精修,更加趨近敘事治療核心思維★敘事治療大師吉兒‧佛瑞德門專文推薦故事,一直在造就你的生活一九八○年代,兩位年輕家族治療師麥克‧懷特與大衛‧艾普斯頓,嘗試以嶄新思維和手法,克服傳統心理治療的僵化侷限。兩人決定合寫一本書,整理出這名為「敘事治療」的新療法的理論基礎與實作經驗,這便是於一九九○年問世的經典之作《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他們從法國後結構主義哲學家米歇爾‧傅柯的思想與人類學等理論中汲取養分,為家族治療甚至整個心理治療界開創了一條新路。兩位作者相信,人的問題深具社會建構面向。必須把人的困境放在文化脈絡下思考,才能從結構性的捆縛中鬆綁。書中提出的第一個治療新觀念是「問題的外化」。只要把人和問題分開,就能釐清:是人被問題牽著鼻子走,還是人有能力想辦法解決問題?第二個新觀念,是文字可以靈活運用在治療上。透過撰寫各種充滿創意的信件、宣言、證書,能促成具有治療潛力的「故事」。他們把治療比喻為「說故事」與「重說故事」。透過述說、解構、再建構,寫下經過選擇的事件與意義,能激發來訪者為自己創造更有力量、更貼近渴望、更賦予未來希望的新版故事。在敘事治療的診間,來訪者不覺得自己是困在問題裡的受害者,而是有所選擇的主體。身為人,我們不但因「說」自己的「故事」而為經驗帶來意義,也能透過對故事的全新認識,起而「實行」自己的故事。麥克是技巧高超的衝浪者,航行在未知之海,帶著我們許多人和他一起享受「解構」世界的樂趣。――大衛.艾普斯頓聯合推薦吉兒‧佛瑞德門(Jill Freedman)/伊凡斯頓家庭醫療中心主任丁興祥/輔仁大學心理系兼任教授吳熙琄/茵特森創意對話中心創辦人李維倫/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教授金樹人/前澳門大學教育學院教授黃素菲/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教育中心副教授彭榮邦/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助理教授楊 蓓/法鼓文理學院人文社會學群長賴杞豐/北京心理衛生協會理事/專家委員 麥克‧懷特( Michael White)澳洲社會工作者與家庭治療師,「敘事治療」創始人。南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畢業。1983年創立杜維曲中心(the Dulwich Centre),以家庭治療師身分執業,並終生與該中心保持合作。2008年創立阿德雷德敘事治療中心(Adelaide Narrative Therapy Centre),提供諮詢服務與培訓課程。 麥克‧懷特早年接受社會工作和家庭治療訓練,並於阿德雷德兒童醫院擔任社工,因不滿足於傳統想法和做法而開創新的觀念。在敘事治療的發展上,他是最多產且最具影響力的人,更是許多治療專業刊物裡被討論的主角,海外巡迴教學常常吸引了大批的聽眾,包括2001年在台北舉行的「敘事治療工作坊」。2008年4月4日因心臟衰竭驟逝,一生著作對包括台灣在內的全世界心理治療學界影響深厚,包括《重寫生活》(Re-Authoring Lives, 1995)、《治療師的生活之敘說》(Narratives of Therapists' Lives, 1997)、《敘事治療的工作地圖》(張老師,2008)、《敘事治療的實踐:與麥克持續對話》(張老師,2008)、《故事‧解構‧再建構:麥克‧懷特敘事治療精選集》(心靈工坊,2018),並和大衛.艾普斯頓合著《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心靈工坊,2018)、《經驗、矛盾、敘事和想像》(Experience, Contradiction, Narrative and Imagination, 1992)、以及和艾莉絲.摩根(Alice Morgan)合著《說故事的魔力:兒童與敘事治療》(心靈工坊,2008)等。大衛‧艾普斯頓(David Epston)現任紐西蘭萊斯利中心(Leslie)的奧克蘭(Auckland)家庭治療中心聯合主任,是麥克‧懷特專業生涯的重要合作伙伴,兩人並稱敘事治療的創始人。在發展敘事治療的過程中,他早期所接受的人類學訓練一直是個很重要的因素,他因此體認到儀式在治療上的重要性。此外,他也特別重視文化對信仰與假設的影響。敘事治療開始建立哲學與實際做法時,提出「敘事」這個隱喻的就是他。艾普斯頓和紐西蘭的同事一起編輯的作品有《敘事治療的做法:希望的考古學》(Narrative Therapy in Practice: The Archaeology of Hope, 1997),並和麥克‧懷特合著《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經驗、矛盾、敘事和想像》。譯者簡介廖世德,1953年生,台南人。譯有《反叛手冊》、《物理之舞》、《寶瓶同謀》、《性與權力的解剖》,以及克里希那穆提系列叢書。專事譯述,工作之餘喜愛慢跑、越野腳踏車。
審閱者簡介吳熙琄,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婚姻與家族治療博士。美國婚姻與家族治療協會(AAMFT)認證督導、美國陶斯(The Taos Institute)後現代學院院士、美國休士頓加維斯頓中心(Huston Galveston Institute)特約教授以及北京中科院心理所後現代研究中心顧問。從2005年回台,便致力於後現代在敘事對話的推廣,並在海峽二岸做許多定期性的教學。2013年在台灣創立「茵特森創意對話中心」,希望能更有系統的介紹不同的後現代對話之應用及思維到華人土地上。
校訂者簡介曾立芳 ,心理工作者、口譯工作者。美國印第安那大學諮商碩士,澳洲杜維曲敘事治療中心國際敘事與社區工作訓練證書。諮商心理師證照。多年來在政府機關、學校、非營利組織和監獄從事兒童、青少年、成人的個別及團體工作,並以其多年經驗,提供助人專業工作者於兒少及家長工作的督導及訓練。 推薦序一不變的經典   吉兒‧佛瑞德門(Jill Freedman)/伊凡斯頓家庭醫療中心主任本書於1989年在澳洲出版,原名為Literate Means to Therapeutic Ends(意為「針對治療目的的書寫方法」)。接著於1990年在美國增添了一章新內容重新出版,改名Narrative Means to Therapeutic Ends(意為「針對治療目的的敘事方法」)。有些人認為敘事治療這個名稱是由新的書名而來。的確沒錯,本書預告了敘事治療的概念與實踐,即將擴展到創始者所在據點(澳洲的麥克‧懷特與紐西蘭的大衛‧艾普斯頓)之外的世界。本書的第一、二章,我想我自己應該讀了至少十幾次。這兩章是所有關於敘事治療的文章中,唯一讓我讀得這麼勤快的文字。每一次的閱讀都讓我深受啟發,對自己的工作以及思考世界的方法感到興奮不已。這些文章用一般較不常見的方式,也就是文化論述與權力運作的角度,來說明所謂的心理問題。伊凡斯頓家庭醫療中心的年度計畫中,每一年都會選用這兩章做為指定閱讀,學員們也從中獲益良多。他們開始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當事人與問題,並願意去嘗試新的治療方式。對於像我這樣在台灣與中國從事敘事治療教學的人來說,非常開心能看到本書的中文版能在問世十八年之後,又出了全新修訂版!我雖然強調本書的第一、二章對於敘事治療理論架構與概念的重要性,但整本書其他的內容也很重要。第三章與第四章提供了豐富的例證,呈現敘事治療師運用書寫文字來進行治療的方法。敘事治療背後的概念,是認為我們透過故事來理解自己的生命。對於尋求治療的來訪者來說,這些故事通常會比較負面。敘事治療師提供的協助,是解析這些有問題的故事,釐清裡面的結構。另外也幫助來訪者辨識出這些有問題的故事所沒預測到的事件。經由治療師提問與來訪者回應之間的互動,來訪者較為偏好的新故事就會浮現。有問題的舊故事因為經過不斷地重述,所以很容易讓人相信。但是來訪者又無法花一輩子的時間在治療室中重述新的故事,好讓這些故事線強化成為替代舊故事的另一個版本。幸好治療文件(如信件、證書等)可以幫忙,讓來訪者在遭到問題故事的強力反擊時,一有需要,便可以拿出來反覆閱讀強化。在執業的過程中,我發現有些來訪者會隨身攜帶這些文件,有些則是把文件貼在鏡子上,或是用特別的盒子裝起來放在床邊。不知發生過多少次,許多來訪者都曾提到文件的作用抵得上好幾次的治療對話。本書中,懷特與艾普斯頓提供了各式各樣的文件範例:書信、認證、清單、短箋,及其他書面形式。有些是悉心書寫的信件,記錄了治療對話的每個細節,有些則是簡短的便條,寥寥幾語寫下懷特或艾普斯頓在對話結束後才想到的問題或想法。另外還有關於承諾、慶賀與預測的認證,全都是使用非常易懂的語言,並以來訪者熟悉的方式來書寫。本書因為是第一本敘事治療的相關著作,所以深具歷史意義。書中的概念與範例非常鮮活重要,與懷特和艾普斯頓撰寫當時並無二致。對不熟悉敘事治療的讀者來說,本書是極佳的入門選擇。甚至對像我這樣的內行人來說,每次重讀本書,都還是會受到嶄新的啟發!
推薦序二敘事的發展與演化   吳熙琄/ 茵特森創意對話中心創辦人《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在台灣從2001年出版到現在,也有十七年了。記得舊版本出版推出時,我邀請作者之一麥克‧懷特來台灣,在張老師基金會舉辦敘事治療工作坊,並且全程擔任口譯。在那之前,我在美國已經聽過很多次他的課了,但那次在台灣把麥克的授課內容翻成中文,覺得特別震撼。我記得一開場時,我聽麥克講述如何跟來訪者工作,就感動得掉下眼淚。這次的口譯,是我第一次把麥可的英文敘事轉換成中文的敘事,用自己的母語來體會,跟聽英文有很大的差別。三天的翻譯使我的腦子時時都處在亢奮狀態,覺得麥克的教學非常的密實,豐富無比,並激勵人心。在場有約一百五十人來聽課,大家都聽得非常過癮。結束三天的課程之後,我跟麥克說,我希望未來有機會再多請他到台灣來講課,還記得當時他跟我說,「熙琄,你也可以講啊!你是華人,你可以用中文跟很多人分享。」其實我自1998年開始就幾乎每年寒假回台,分享我自麥克那兒學到的東西,只是當時心裡想, 哪有可能像麥克講得這麼好呢。自我2005年回台之後,就開始大量在各地分享敘事,透過演講、公開示範、督導與機構團體工作等形式,分享我在敘事治療方面的心得。那時候主要的城市大概都跑遍了,哪裡有邀約我就去,不論鄉村或城市。台灣雖然不大,但是那幾年花在交通的時間,可能也不少。此外,我也在台北開私塾培訓課程,也在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開長期課,陸陸續續和許多人在敘事上結緣。很可惜的是,自麥克在2008年過世之後,在台灣再度親炙麥克大師的風範已不可能。好在心靈工坊最近邀請了當年在美推動麥克敘事思想與技術最力的吉兒‧佛瑞德門(Jill Freedman)來台,開始了一系列完整的敘事培訓課程。為什麼這麼多治療師和學生要去學習此療法呢?我想可能主要有幾個原因:一、他們相信人不等於是問題的標籤,重要的是人和問題的關係,例如人是被問題牽著鼻子走,還是人找出辦法去操縱問題,甚至變成操縱此種問題的專家。二、把人從問題中解放出來。當人覺得被問題困住時,容易產生無助甚或自己是失敗者的形象,但當人有方法去掌握問題時,人變得有創造力,能去開發不同的資源,此時人頓時變得自由,能從問題的綑綁中釋放出來。三、不把人放入既有的模式中,或用既有的規格去看待每一個人,因而此療法能真正發現求助者的資產,縱使一開始此資產看來很小,例如一個會逃家的孩子,一般人不免用既有的規格去看待這個孩子,認為他/她是個有問題的孩子。但此療法可能會去探索他逃家時是如何的照顧自己,再透過其照顧自己的這個特質去看他是怎樣的一個孩子,甚或透過這個特質去幫助他克服逃家這件事。四、打破治療師是專家的模式,進而去了解求助者,可如何變成自己或他人的專家。五、幫助求助者找出自己全新的自我認同(identity),進而生活得更好,發掘一群支援者來支持這個全新的自我認同。除了台灣的課程之外,我也陸續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以華語和英語陸續傳授敘事相關課程。2006年底開始我首度被邀請到北京講授敘事治療。當時,敘事治療對於剛起步培訓諮詢師的中國大陸而言,還是一個很新的學派,但這麼多年耕耘下來,已經有許多在地的老師加入了培訓的工作。佛瑞德門也於幾年前開始在南京及其它城市開課,失去了麥克的澳洲杜維曲中心近期更開始在中國大陸推動執照訓練與碩士課程, 現在敘事治療在大陸已經成為正式被認可的,心理工作者的學習主流之一。2018年5月大陸將舉辦第一次全國性的敘事大會,將會是一個華人在敘事發展的里程碑。 我一直覺得自己很幸運,在國外博士班階段就接觸到當時正蓬勃發展的後現代心理治療與家族治療思潮,尤其是能接觸到麥克,對我影響極為深遠。因此,我希望能夠把我從麥克身上學到的,特別是驗證過的本質的東西跟大家分享。 我一直認為光看書是不足夠的,看書只能得到抽象的文字概念,但親自接觸老師,從示範、討論、演練與直接體驗老師的風範,這種學習才會是立體而實際可操作的。所以回來這麼多年,我沒有把時間放在整理自己理念的工作上,而是主要把時間放在如何讓大家有機會透過我,接觸到從麥克身上學到的敘事哲學。 先讓大家體驗到我從麥克身上學到的敘事精神,大家再帶著這個體驗,去看看可以如何把敍事精神實踐到生活與工作當中。從2005年到現在2018年的這段日子,我主要的意圖就是邀請大家去體會到底敘事是什麼,在敍事中體會到怎樣的關係,在敘事中體驗到怎樣的自己。作為敘事的傳播者,我的心意是陪伴大家活出敘事,而不只是知識與技術的介紹 。兩岸的敘事發展現在是非常活潑的,坊間有許多老師將敘事運用在不同的領域當中,例如心理諮商、家族治療、社工界、醫療界、教育界和生活場域等。也有人把敘事跟不同的藝術或心理學派做整合,例如敘事和藝術治療、敘事和心理劇、敘事和舞蹈治療、敘事和醫療、敘事和沙遊療法、敘事和催眠、敘事的牌卡、敘事的故事研究等等。這種整合會不斷延伸,近來還聽到有人嘗試結合敘事與榮格,實在是豐富無比。我想敘事之所以可以跟這麼多不同領域整合,很可能是因為它源自一個人性的世界觀,對「人」的理解與看見特別重視。這個治療學派擁有堅定的哲學根柢,已不再只是個技術了,可以適用的範圍會越來越廣。因此我預測未來敘事和不同學科的整合與研究還會不斷的增加。過去的研究所可能提到敘事治療,就只是在教科書內簡單介紹的一章,但現在越來越多的研究所開設敘事治療課程,與敘事相關的碩士與博士論文研究也在大幅增加 。我覺得很幸運,在華人的世界裡,我們有機會接觸到敘事,而且把敘事放在我們的服務工作當中,不斷地學習,充分落實到生活當中。敘事治療的出現,是心理學界一個很大的思維轉換。雖然我們每個人和不同學派的緣分都不太一樣,但是只要從事對話工作,不管是諮商師、心理師、家族治療師、社工師、觀護人員、精神科醫師、精神科護理師、老師等等,為了因應變化多端的現代問題與挑戰,主動去接觸不同典範轉移的學問是很有必要的,而不是固守單一的古典思維技術,絕望而束手無策地面對多變的未來 。《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是麥克老師在美國出的第一本書,當時震撼了學界與心理治療家族治療領域中的許多人,確實是一本經典。希望這本書在未來能夠持續帶來激勵、開啟和引領大家的力量。感謝心靈工坊的再版,立芳的校訂,讓更多人可以受惠於這本書。
  【前言 】持續的創新力量 / 卡爾‧湯姆 (Karl Tomm, M.D.)不論是什麼領域,能夠創新都是一大成就。若創新的方向有別於以往,並開拓出新的領域,更能說是出類拔萃。在我看來,麥克‧懷特和大衛‧艾普斯頓在家庭治療領域所做的,正是這種開拓。本書呈現的是他們實務工作成就的精華,記錄了他們大膽創新、深入人類困境,勘查、思考的結果。他們對家族治療具有原創性的貢獻。懷特和艾普斯頓都是很有天分的臨床工作者,兩人皆具獨特的個人風格,但也有許多共通之處。他們在過去幾年的合作,創造了許多新的觀念和方法,對紐、澳兩地許多專業治療師的實務工作產生極大的衝擊,甚至世界各地的家族治療師都感受到他們的影響。我三年前開始接觸他們的工作,我個人的治療風格也因此產生了重大變化。由於他們的另闢蹊徑,我得以進入全新的治療領域。不論在治療專業或個人成長的躍進,都使我感到十分滿足。我許多的同事和朋友也有類似的經驗。換句話說,他們兩位不只在個人實務工作的知識和方法上開拓出新的領域,也同時為其他治療師指引出嶄新的路線。
知識和權力的糾葛
這兩位作者所探索、指出並邀請我們進入的新領域,到底是什麼呢?在我看來,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懷特所說的「問題的外化」(externalizing the problem)。只要能把人和問題清楚分開,就能夠仔細檢視人與問題之間互相作用的動力與發展方向。如此一來,我們就能處理關鍵性的問題:是問題對人的影響比較大,還是人對問題的影響比較大?懷特針對此一主題進行了理論上的深度探索。他發現人們平常(typically)描述問題的態度會產生壓制效應(oppressive effect),也指出我們描述問題所用的知識本身有結構性的影響力,而且會把人困住。在此,他進入了本體論和認識論的領域。我們的生活都深受影響。雖然對我們來說這好像很遙遠,也或許令人害怕,但我們的生活都深受影響而且毫無覺察。譬如,自我認同(identity)都是由我們的「自我了解」以及對自己的描述所構成。但我們所了解的自己,大部分卻是在我們所置身的文化中被描述、標籤、分類、評價、隔離、排除等界定出來的。事實上,活在語言當中的人們,都受到預設的語言習慣和隱形的社會文化交互作用下的社會「控制」所影響。換句話說,只要某人的家人、朋友、鄰居、同事和專業人士認定他「有」某種特質或問題,事實上便已經對他行使了「權力」(power),並將此一「知識」套用在此人身上。因此,在社會領域當中,知識和權力是緊密相關的。懷特探索與闡述這些複雜議題時,借用了傅柯(Michel Foucault)對現代歷史的哲學分析。事實上,本書最大的原創性貢獻之一就是懷特對傅柯觀點的分析,及闡述這些觀點對治療領域的啟發。這將呈現在第一章。第一章事實上是重要的理論說明,涵蓋許多重要的領域;其中最重要的是「知識就是權力」(knowledge as power)──這是家族治療才剛開始探索的廣袤領域。在此章中,懷特擴展了「外化問題」的創新工作方式。他揭露了「知識技術」(knowledge techniques)會剝奪人的力量,卻給予問題力量。因此,如果能夠辨識出這種幽微的技術(譬如在描述時將問題等同於個人),我們就比較能夠將問題外化,並協助人們逃離問題的影響。
書寫文字的魔力
艾普斯頓和懷特在本書為我們開展的第二個領域,是書寫的文字可以以很多方法應用在治療上面。這就是《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的國度,本書所有章節都是在討論這個主題。他們在書中提出的治療案例多元且豐富。他們利用簡短的案例,列舉了許多治療性的書信、邀請函、推薦信、證書、預言、宣言等實例。身為讀者,我們可以自由地揀選各種治療方式,因為我們是在一片已然用心耕耘、灌溉、鋤草的新園地採收果實。這許多案例值得我們一讀再讀、仔細研究,必能滿載而歸。的確,讀者一旦發現這片園地能對臨床工作提供豐富的滋養,我相信他們將流連忘返。艾普斯頓每次會談結束後都會寫總結治療歷程的信件,他特別強調這些信件具有治療潛能。他規定自己在每次會談後都寫信給當事者或其家庭成員。這些信件副本通常是他唯一成文的會談紀錄。事實上,當事者、家庭成員和治療師便是以這樣的方式彼此分享了這些臨床「檔案」。這種做法是一種突破,在治療師和案主之間創造了比較平等的關係。艾普斯頓和懷特的書信其獨特迷人之處在於內容和風格。這些信件絕非單純的「客觀」描述。內容經過仔細的篩選,以突顯某些特點;這些經驗與事件可能具有啟發性,可能清楚描繪出當事人所具備的豐富資源,也可能促成具有治療潛力的「故事」。信件的風格大量運用假設的語句和當事人的語言。他們以不尋常的方式運用平常的語言創造一種新穎的感覺,刺激讀者的想像力和參與感,譬如,「充滿罪惡感的生活等於終生監禁」這樣的語句使人震憾;將意思對比的句子並列,譬如「惹上麻煩並且變得更加麻煩……或者遠離麻煩並且不再困擾」(getting into trouble and becoming more troubled...or ...getting out of trouble and becoming untroubled)之類的句子,強化人們的自主選擇權。這種文字風格直指人心,即使是身為沒有直接關係的第三者,讀起來也深受吸引。
探索故事的意義
探索這種敘事法時,艾普斯頓和懷特為了建立概念框架,使用「敘事文本」(narrative text)的觀念。他們把治療(therapy)比喻為「人們遭遇問題時,對生活與經驗過程的『敘說』(storying)與/或『再敘說』(re-storying)」的歷程。換句話說,透過白紙黑字,記錄經過揀選的事件與意義,那些治療的信件和證書便能有效促成人們重新去創造新的、得以脫困的敘事。這種比喻具有相當直覺的吸引力,並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活力。這種敘事文本的比喻還能夠銜接「敘事法」和「知識就是權力」這兩個領域。人們在敘說生命故事的過程中為自己的經驗賦予意義,我們也透過這些故事累積的知識,演繹自己的生命歷程。當然,故事可能是資源,也可能是負累。譬如,大部分的人對自己、對他人、對種種關係都有著多重故事。有的故事能為我們增添能力和幸福,有的卻會助長限制、剝奪、貶低甚至病理化我們自身、他人或關係。此外,有些故事則能撫慰、提昇、解放、提振,甚至療癒我們。有些故事大篇幅地占據著我們的生命經驗,我們並據此詮釋其他生活事件。這樣的故事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我們的生活經驗本質以及行為模式。如果是充滿問題的故事占優勢,我們就會不斷經驗失望和痛苦。鑑於天生的保守傾向,我們會越來越難脫困,讓自己習慣性地演出問題故事。正因為人們受到問題知識的支配,導致病理化的故事持續上演,因此,探索「知識就是權力」才更顯得重要。艾普斯頓和懷特邀請我們問問自己:如果主線故事充滿了問題,我們要如何寫出解放個人和集體的故事?透過本書的出版,兩位作者分享了他們的發現。但是,我們如何準備好自己,加入他們的探索,讓自己具備敘事治療的技巧,以協助人們及其家庭成員活出充滿生機的生命,則值得持續深思。(作者現任職加拿大卡加利大學〔University of Calgary〕醫學院)
  【推薦序一】不變的經典 吉兒‧佛瑞德門【推薦序二】敘事的發展與演化 吳熙琄【推薦序三】從「尾聲」創造「開端」 黃素菲【前言】持續的創新力量 卡爾.湯姆【作者序】書之誕生 麥克.懷特第一章 故事‧知識‧權力視框(Analogy)文本視框文本視框與治療做為主流知識與權力機制的主流敘述替代性故事與文化上可運用的論述口述與文字傳統的區別結論第二章 問題的外化相關影響的問話界定問題,準備進行外化特殊意義經驗人與問題關係的修正責任文化脈絡圓形監獄思考第三章 說故事的治療邏輯科學模式與敘事模式的區別邀請函辭退信預測信轉介回信推薦信特殊場合的信件短箋以信件來敘事自己的故事第四章 反對性文件證書宣言自我認證的證書結論【附錄一】參考書目【附錄二】延伸閱讀 我(麥克‧懷特)在本章將討論我和大衛都很有興趣的當代社會理論發展,其中包括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關於知識與權力的思考。傅柯是法國的知識份子,自認是「思想體系的歷史學家」。我們認為他的理論非常重要。 讀者或許很熟悉近年來家族治療的相關文獻中,有關「權力」的論戰。我大膽地將這種論戰當中的各種觀點簡述如下:有人認為權力根本不存在,而是建構在語言裡,是那些受影響的人們的參與賦予了權力的存在。有人認為,權力是真實存在的,某些人掌握權力,壓制他人。這種論戰最後似乎走進了死巷,不再能幫助我們思考權力與權力的運作等等相關議題。  我們認為傅柯為這條死巷開闢了出口。然而,如果不熟悉他的觀念和寫作風格,往往會覺得他的書不易理解。在這裡,我將以最大的努力解說他的觀點,希望大家了解,我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夠做到這一點,這只能交由讀者自行判斷。  讀者或許可以選擇跳過本章,先讀第二、三、四章,等想了解我們的治療工作背後的理論與政治脈絡時,再回來讀第一章。  我透過貝特森(Bateson, 1972, 1979)的著作接觸到「詮釋法」(interpretive method)。在這裡,我說的詮釋法不是精神分析的詮釋。社會科學家所說的詮釋法,是指我們從外在世界創造意義的過程。由於我們不可能了解客觀真實,所以,需要對所有的「知」加以詮釋。 關於發生在有機系統理論(living systems)中的現象解釋,貝特森對線性因果觀念(主要是從牛頓物理學衍生而來)的適用性提出質疑。他認為,我們根本不可能了解客觀現實。柯奇布斯基(Korzybski)的名言「地圖不等於疆域」(The map is not the territory),指出了我們對外在事物的理解、我們所賦予的意義,都受限於接收訊息的脈絡,也就是我們建構外界地圖的前提與預設的網絡。他認為可以在此將地圖代換成模式,我們對於任何現象的詮釋,都由是否符合已知模式而定,這叫做「以偏概全」(part for whole coding)(Bateson, 1972)。然而,不僅如此,不但我們對於事物的詮釋是由接收脈絡所決定,我們因為生存本能而自動刪除不符合原有模式的事物,因此這樣的事物對我們而言是不存在的。 貝特森的理念使我開始注意到,我們平常在治療中所忽略的「暫時性」(temporal dimension)。他認為,所有的信息都是「具差異性的新訊息」,但必須是感受到「差異」的知覺,我們才會對有機系統產生全新的反應。要知覺差異、要測知變化,就必須釐清時間流逝中發生的事情。他提出:人的感官只能接受具有差異的訊息,這種差異一定要編碼成為發生在時空當中的事件,(例如編碼成「變化」),我們才察覺得到。(Bateson, 1979, p.79) 思考文本視框的時候,我發現「地圖」和「敘事」在概念上的相似。然而,敘事必須以跨越時空的模式來定位事件,這明顯比地圖概念優越。敘事法含括了暫時性。借用美國人類學家布魯納(Edward Bruner)的話:我的結論是,敘事結構優於隱喻、典範等相關概念,因為敘事結構強調秩序與序列,相對適於研究變化、生活周期,或任何發展歷程。做為一種模型,故事同時兼具兩種面向──既是線性、又是瞬間的。(1986a, p.153)至於家族治療(這一直是我們特別關注的領域),詮釋法並不認為家庭的潛在結構或失功能決定了家庭成員之間的行為與互動;而是成員對事件所賦予的意義,決定了他們的行為。因此,長期以來,我對人們如何依據特定意義組織生活,以及因此使問題能「生存」及「發展」很感興趣。相對於其他家族治療理論認為問題是因應家庭成員或系統的需求而產生,我關注的是構成問題存在所需的必要條件,以及這些條件對人們的生活與關係所造成的影響。我認為,家庭成員對問題共同且不當的反應構成了問題得以生存、延續的條件(White, 1986a)。 在過去的著作當中,我曾經提到,問題如何在各種「趨勢」的脈絡中擁有自己的生命,並隨時間推移而增強其影響。我也討論到家庭成員似乎渾然不知他們如何圍繞在問題定義之下,與問題共同演化。此外,我還倡議以「外化」的機制,協助家庭成員把他們的生命和關係,與充滿「問題」的描述區分開來(White, 1984, 1986a, 1986b, 1986c, 1987)。對我而言,文本視框是指出人們圍繞著特定問題而組織生活的另一種描述方法。透過這種視框的觀點來看,人們組織生活的方式可說是反映了特定故事/敘事中「讀者」與「作者」之間的互動。問題的生命週期或風格構成了問題故事。這種描述開啟了新的探索領域(包括探索產生富於故事感的文本機制),也鼓勵了我,使我提出「富含優點故事的治療法」(White, 1988)。
視框(Analogy)自社會科學發展之初,社會科學家為了維護自己的志業、建立此領域的合理性及正當性,便借用實證的物理科學的原則,以詮釋社會系統中的事件。然而實證主義──人能夠直接獲取世界知識──的觀念卻受到了挑戰,社會科學家也開始了解其他科學家運用的視框,事實上已經被物理科學家所使用,這些物理科學家也是從別的地方挪用的。美國人類學家葛茲(Clifford  Geertz)說:「蒸汽機對科學的貢獻遠大於科學對蒸汽機的貢獻。」物理科學家在建立並精細化理論的過程中,可以自由地轉向並尋求不同的隱喻。葛茲說這種轉變是「社會思想的再成型」。社會科學家自此明白自己不需要模仿物理學家,不需要成為閉門造車的人文學者,不需要以發明新領域做為研究的目標。他們可以履行自己的天職,發掘集體生活的秩序……(1983, p.21)現在大家已經公認,所有賦予事物意義的說法,都是詮釋的結果,都是追尋的產物,而決定這份追尋的,是我們所採用的地圖、視框或如高夫曼(Goffman)所說的「詮釋框架」。因此,我們採用的視框決定了我們如何觀看世界、決定我們如何對事件提出質疑、決定我們所建構的真實、決定參與探詢的人要體驗怎樣的「真實」結果。我們採用的觀點決定了我們擷取外在真實的特性。以下,我將提出不同的視框列表。這份表格受到葛茲重現社會科學發展的啟發,試圖呈現社會科學在短暫的發展歷史中,所採用的視框及伴隨而來的建構。表格的第一欄舉出觀點,第二欄是延伸此一觀點所建構的社會組織,第三欄是事件的詮釋呈現為問題的可能性,第四欄是運用特定視框所產生的解決方法。此一表格無法羅列所有社會科學所運用的視框。我們如何揀選或決定採用何種視框?這通常是多重因素決定,包括意識型態和主流的文化習俗。選擇某種視框時,我們並非訴諸「正確」或「準確」的標準,因為這並非視框的屬性。然而,在某個程度上,可以透過回看我們身處的社會思想及其歷史脈絡,並檢核對實踐所造成的影響,以探索我們所擁有的視框。表格中列舉出不同視框的區隔,依據這些視框所產生的詮釋有著截然不同的影響。以下,我們將透過幾個例子來說明。雖然純屬假設,但這些例子在日常生活情境中隨處可見。例一正經歷迫切危機的當事人來到「診間」,而這個場域的工作取向是採取傳統實證科學的框架,那麼工作人員很可能會把當事人的危機詮釋成某種崩潰或退化。接著他們會試圖依據某種分類方式將當事人的經驗轉變成某種診斷,於是,工作人員的問話會試圖為這樣的「崩潰」尋找符合此一分類模式的原因。接著由專家在當事人身上施行各種工作程序,包括追溯他的傷害史,依照專業模式修正當事人的過去,目標在於改良和重建這個人,使他能恢復「夠好的」機能。然而,如果是被稱為成年禮(rite of passage)(van Gennep, 1960; Turner, 1969)的儀式性過程,那麼相同的危機發生在不同的脈絡中,對問題的理解不同,所提出的問話也會隨之改變。危機將被視為人們生命轉化或成年儀式的歷程,然後根據此一脈絡的定位,提出以下問話:   1.分離期──某些過去的狀態、認同或角色對此人已不再重要;   2.臨界或中介期──此一階段的特性是不舒服、困惑、混亂、對未來充滿期待等;   3..整合期──此一階段的特徵是達到某種重新賦予當事人不同責任和特權的新狀態。因此,採取成年儀式視框的問話就會引導人去判斷:(a)危機也許在說明,那些在他們身上不再重要、需要剝離的是什麼,譬如來自自己或別人的負面態度,或是造成耗竭的生活或關係的期待;(b)危機對於新的狀態或角色所提供的線索;(c)在何時、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新的角色和狀態可以如何實現。因此,採用成年儀式的視框所建構的脈絡,會在不否認壓力的前提下,將危機視為「進展」而非「退化」。例二有時候,夫妻會在關係初期共同經歷快樂和滿足後,因為問題而尋求治療。如果採用生物科學的視框了解關係脈絡,最初的時期之所以沒有問題是因為對關係存有不實幻想,而被視為「蜜月期」,並受到貶抑。第二階段的「問題期」,則被認為正確反應了關係的真實狀況,也就是在蜜月期時掩蓋在表象之下、未被正確認識的真實。因此,關係中的問題回過頭來被理解成為連結病理、失功能的一種深層反應,一種客觀真實或「真相」的深層反應。這時專家機制化地操作,以指認這些更深層的客觀真實,回溯伴侶雙方的原生家庭以及他們各自與父母的關係。這是西方文化中典型的深度心理學的建構。然而,如果視框影響著我們對伴侶關係脈絡的訊息接收和理解,那麼就可以大幅調整生物科學模式的建構,產生新的版本,把新舊版本視為不同的故事線,讓它們互相競爭,伴侶就能找出他們喜歡哪一個故事。在這種情況下,伴侶最喜歡的故事通常發生在沒有問題的關係初期階段。他們可以檢視這樣的故事,也許可以找出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在原生家庭的歷史中追溯這項能力的起源。接著他們便可以訂定計畫,在關係困難的階段複製,重新實行並擴展這些技巧。我們強烈偏愛表格中下半部的視框。這些視框和社會科學近年的發展有關,而且不提出客觀現實。在這次。在接下來的討論中,我們將著重在葛茲所謂「社會思想中,最廣、最新的重劃」的文本視框上。社會科學家之所以對文本視框產生興趣,是因為他們觀察到,發生在時間線中的一次性行為雖然已不存在於當下,但是我們所賦予它的意義卻始終存在。意義的賦予吸引了社會科學家的注意。為了深入了解,他們訴諸文本視框。我們可以將這種讀者與特定文本間的互動視為人際互動。這樣的視框使我們得以運用文本的讀、寫來看待生活與關係的演化,每次閱讀相同文本,都將是新一次的詮釋,也都是一次新的、不同的寫作。社會科學家的結論是:人們不可能直接認識世界。他們認為,人是透過「已累積的經驗」(lived experience)了解生活、形成知識。但這樣的看法產生了新的問題:人們如何組織生活經驗?人們如何處理經驗,以形成意義、並協助他們理解生活?累積的經驗如何表達?採用文本視框的社會科學家的回應是:若想要對生活經驗賦予意義,並表達自我,經驗就必須「成為故事」。「故事」決定了我們對經驗所賦予的意義。為了創造生活的意義,人們的任務是:隨時間推移,建立事件經驗的序列,以形成對自己和周遭世界前後一致的觀點。過去和當下事件的特定經驗必須透過線性序列連結,發展主線情節,組織成可預測的未來。這樣的主線情節可稱之為故事或自我敘說(參見Gergen 與Gergen, 1984)。此種組織經驗的敘事如果成功,人對生活就會有連續感和意義感,我們也據此安排日常生活、詮釋未來經驗。所有的故事都有起源(歷史)、中間過程(現在)與結束(未來)。因此,對當下事件的詮釋不但由過去的經驗塑造,也由未來的經驗決定。為了闡明此一觀點,我將借用布魯納(Bruner, 1986a)與北美原住民的田野工作來說明。在提及對北美原住民民族誌的研究時,布魯納讓我們明白,產出對過去歷史及未來不同看法的替代性故事,是如何徹底改變人們對生活現狀的詮釋。西元1930到1940年間,北美原住民的故事都將過去建構成為「光榮」,未來建構為「同化」。因循此一故事脈絡,在賦予現況意義時,人類學家或北美原住民自己,都把北美原住民的日常生活的「事實」認定為「崩潰」與「解組」,並詮釋為從光榮到同化過程的過渡期。這種詮釋產生了真實的效應,譬如,它正當化了主流文化的干預,包括領地劃分等。到了1950年代,新的故事出現。這個故事將他們的過去建構為「剝削」,未來建構為「復興」。雖然我們可以假設,他們日常生活的「事實」在這段時間並未發生重大改變。然而,由於新的故事提供了新的脈絡,於是這些「事實」便有了新的詮釋。現在,他們認為這些事實反映的不是崩解,而是反抗。這種新的詮釋也產生了真實的效應,其中包括以土地權議題與主流文化對抗的運動。布魯納總結認為:以我所見,我們在敘事的開始時,就已經涵括了開始和結束,這提供了架構,並使我們得以詮釋現狀。我們並不是先有資料、事實,然後非得依此建構故事或理論並加以解釋不可。其實……我們建構的敘事結構並不是依據資料解釋而產出的第二個敘事,而是原初敘事;我們依據這個原初敘事認定、搜集資料。新的敘事在我們的民族誌中產出新的辭彙、句構、意義,建構出這些民族誌當中的資料。(1986a, p.143)將經驗編織成故事,並據此得到意義感與連續感,顯然是要付出代價的。敘事絕對無法涵括我們所有生活經驗的豐富性:生活經驗遠比論述豐富。敘事的結構能夠組織經驗,並賦予意義。但是總有一些感受和生活經驗是主線故事永遠涵蓋不了的。(E. Bruner, 1986a, p.143)敘事的架構過程要必須經過篩選的程序。在篩選的過程中,我們從經驗裡,濾除那些不符合主線故事的情節。出於必然,隨著時間流逝,我們累積的經驗大部分都沒有說成故事,沒有被「說出」或表達,反而是留在原地,沒有組織,沒有形狀: 有些經驗是未完成的經驗,這是因為我們不了解自己的經驗。原因可能是這些經驗無法編織成故事、缺乏表現或敘事的資源,或是缺乏詞彙。(Bruner, 1986b, pp.6-7 )如果我們同意人們在說故事的過程中,組織自己的經驗並賦予意義,如果我們承認人們在演練故事的過程中,所表達的是從生活經驗所篩選出來的面向,那麼所有的故事自然都可以說是具有「建構的性質」,亦即形塑人們的生活和關係:在表達、演練時,我們都會再經驗、再生活、再創造、再建構、再塑造我們的文化。這種表現不是去傳達原本就存在於文本之內的意義……而是在表現的本身就是建構的過程。(Bruner, 1986b, p.11)由此,我們了解文本視框進一步延展了以下的理念:人們所經歷的故事或敘述,決定了他們的互動和組織方式。人們並透過故事的具體表現而不斷讓關係和生活持續演化。有的視框則認為,是存在於家庭和人們底下的結構或病理,塑造了人們的生活與關係。但文本視框的觀點與這類視框是截然不同的。生活與關係的演化,與在實行(perform)故事的過程中所有文本的「相對不確定性」有關。不同人對特定事件的不同觀點,各有其隱晦的意義,用來描述事件的比喻又很多,因此使每一個文本都有某種程度的曖昧不明。以艾瑟(Iser, 1978)的看法而論,這種曖昧或不確定性使得人必須「在文本引導之下實行意義」。布魯納研究了文學的文本以後說: 就是因為這種「文本的相對不確定性」,才會有各種不同的「實現可能(spectrum of actualization)。」因此,「是文學文本啟動意義的『實行』,而非文本本身形成意義。」(Bruner, 1986, p.25) 對葛茲而言,文本的不確定性、構成文本表現的面向,都值得歡慶:萊納‧特瑞林(Lionel Trilling)引用十八世紀一位美學家的話,問了一個執抝,或說尖酸但發人深省的問題:「為什麼我們總是以原創開始,以抄襲終結?」答案卻令人安心:抄襲是創作的起源。(1986, p.380)故事總是充滿縫隙。要實行故事,人們就必須填補這些縫隙。這些縫隙需要人們的生活經驗與想像力。每一次表現,都改寫了自己的生活。生活的演化和改寫的過程是近親。人們在改寫的過程中進入故事、接手故事,使這些故事成為屬於自己的故事。就這樣,文本視框使我們進入了交織的世界。第一層的意涵是,人們的生活置身於文本中的文本;另一個意涵是,透過敘說與再敘說,透過故事的實行,每一次故事都成為新的故事,涵納並擴充了前一次敘說的故事版本。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