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追尋「我們」的根源 中國歷史上的民族與國家意識

  • 點閱:257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收入此書的文章共分為四組。第一組凡七篇,泛論中國歷史上的族群認同、國家認同以及二者之間的相互關係。第二組的五篇,主要聚焦於如何認識歷史上的各少數民族對中國歷史與文化的積極貢獻。第三組由五篇構成,以蒙古帝國、元朝,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為討論主題。納入最後一組的四篇論文,則分別考察族群認同在回族、滿族形成和鮮卑拓跋部早期歷史的書寫之中的作用問題。

收入此書的文章共分為四組。第一組凡七篇,泛論中國歷史上的族群認同、國家認同以及二者之間的相互關係。第二組的五篇,主要聚焦於如何認識歷史上的各少數民族對中國歷史與文化的積極貢獻。第三組由五篇構成,以蒙古帝國、元朝,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為討論主題。納入最後一組的四篇論文,則分別考察族群認同在回族、滿族形成和鮮卑拓跋部早期歷史的書寫之中的作用問題。
  姚大力,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1975年畢業于昆明師範學院(今雲南師範大學)史地系。1986年畢業于南京大學研究生院,並獲歷史學博士學位。1987年至1997年任教于南京大學歷史系,曾任南京大學歷史系主任(1987年至1991年)。1993年至1995年在哈佛大學燕京學社和東亞語言文學系當訪問學者。1997年調至復旦大學工作。先後發表專題論文三十餘篇,著有《北方民族史十論》、《蒙元制度與政治文化》、《司馬遷和他的》、《讀史的智慧》等,並參加了韓儒林主編的《元朝史》、由陳得芝擔任分卷主編的《中國通史》 “中古時代·元時期”的寫作,此外還主編《清華元史》輯刊。 【何謂“中國”】
中國歷史上的民族關係與國家認同
再談歷史上的民族關係和中國認同
傳統中國的族群和國家觀念
變化中的國家認同:對中國國家觀念史的研究述評
評“新天下主義”:拯救中國,還是拯救世界?
從以賽亞.伯林到自由民族主義:讀陳來《歸屬與創傷》劄記
談民族與民族主義
 
【 “中國”的多樣性】
中國歷史上的兩種國家建構模式
內陸亞洲與中國歷史:讀《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疆》劄記
可以從“新清史”學習什麼:《清帝國性質的再商榷:回應新清史》讀後
略蕪取精,可為我用:兼答汪榮祖
關於“現地語史料第一主義”:意義與文獻處理技術
 
【換一個角度看元朝】
怎樣看待蒙古帝國與元代中國關係
重鑄“天下”一統的洪業:元朝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
漢文明在元時期:果真存在一個“低谷”嗎?
面對故國的忠誠
報告文學能講述歷史嗎:《成吉思汗、他的繼任者們與今日中國的形成》漢譯本序
 
【民族認同與民族形成】
“回回祖國”與回族認同的歷史變遷
附錄一:對《“回回祖國”與回族認同的歷史變遷》的兩點補正
附錄二:元代泉州《清淨寺紀》碑文的文本復原
附錄三:回族形成問題再探討(報告稿)
追尋回民意識的當代心靈歷程:讀《心靈史》
“滿洲”如何演變為民族:論清中葉前“滿洲”認同的歷史變遷
論拓跋鮮卑部的早期歷史:讀《魏書.序紀》
 
代後記:讀《通向文化多元主義的奧德賽之旅》劄錄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