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中東心臟 沙烏地阿拉伯的人民、宗教、歷史與未來

  • 點閱:334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 全球最新:獨家2018年繁體中文版序言※ 權威分析:普立茲獎得主、哈佛大學教授五年訪查報告※ 《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新聞週刊》年度好書入選世界最大石油產國、伊斯蘭世界的領導者、全球最後一個絕對君主專制大國,沙烏地阿拉伯的轉型十字路口!僵化保守的伊斯蘭教派、腐敗無能的王族、消極認命的民心、缺乏團結的國家意識……人民看不到希望,改革勢在必行!★每年高達2000多億美元的石油收入,但有40%的民眾生活在貧窮線之下!★紹德王朝7000名王族成員、35大家族,牢牢掌控所有政治大權。★假保護之名,宗教法規剝奪了女性開車、運動、就業的基本權利。★政府財政收入85-90%靠石油,私人企業毫無競爭力。★號稱伊斯蘭聖地的守護者,但上千億的軍購案之後,仍仰賴美國的保護。紹德王朝垂垂老矣,三代接班危機重重。沙烏地阿拉伯將何去何從?是否改革?誰能領導改革?改革能帶來民主自由,還是會觸發更激烈的革命?在阿拉伯之春橫掃中東各國之際,力行絕對君主專制的沙烏地阿拉伯卻仍然聞風不動。這個伊斯蘭世界最保守、排外的國度、恐怖主義的重要發源地,境內有將近40%的年輕男子失業,女性則近乎完全被剝奪工作機會,人民完全沒有選舉、言論、結社的政治自由。儘管王室富甲天下,但多數老百姓過的第三世界的生活水準。這樣的封建專制為什麼至今仍能持續下去?紹德王朝的統治還能持續多久?沙國百姓如果不想挺身反抗,他們要的是什麼?豪斯女士在《中東心臟》中想要撥開纏繞在沙烏地王國這個木乃伊身上一層層的傳統和宗教,探索這個社會如何運作、沙烏地人如何思考和生活、以及這個王國會如何發展下去。她於1984年就以採訪約旦國王胡笙取得普立茲獎殊榮,從2006年開始,她耗費長達五年的時間重返沙國,針對各色人物進行採訪,包括乞丐和王公、保守的穆斯林教士和現代化改革派、年輕人和老年人、女人和男人,提供外界對於這個國家相當深入的理解。由於作者是女性,有機會採訪到陌生男性無法採訪的沙國婦女,並走進沙國人民家庭之中。作者流暢地結合了與沙國人民的生活對話以及她深厚、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偶而穿插歷史懸案、聳動新聞、或民間的掌故軼事,使得本書成為一本非常深入淺出、雅俗共賞的作品。《中東心臟》語重心長地指出,紹德王室在1932年建國之後,就一直採取分化與收買的策略,針對國內各個勢力分別拉攏,順服則扶植,忤逆則擊破,不提供健全的經濟與社會政策,也不培育全面的國家認同,更遑論基本人權與參政權的保障。在專制王權背後是伊斯蘭神權的加持。藉由瓦哈比派保守教義的力挺,紹德家族不僅得以凝聚跨部落的認同,更成功灌輸人民「女人順服男人、男人順服阿拉」的思想。宗教學者「烏理瑪」與宗教警察「穆塔瓦」名為維持伊斯蘭社會的純淨,實為紹德家族的統治工具,經常為了政治目的反覆扭曲教義。然而,操弄宗教實為玩火自焚,一方面激發自由派改革的呼聲,也招致虔敬的保守派的撻伐。沙國石油產量占全球的25%,每年為沙國帶來兩千億美元的收入。然而,這筆「黑金」對沙國彷彿飲鴆止渴。得來輕易的財富被紹德王室用來安撫失業與對政治不滿的人民,但習慣政府救濟的民眾因此不思進取,政府的肆意揮霍更排擠了民間發展產業競爭力的機會。隨著國際油價在2008年開始下跌,以及各國積極開發替代能源,石油占國內GDP六成的沙國經濟前景堪慮。儘管表面平靜無波,但沙烏地阿拉伯的政治經濟早已潰爛,改革勢在必行。然而,統治沙國的紹德王朝第二代平均年齡已高達八十多歲。不僅老邁多病,更遠離民意。能否順利交班第三代成為改革是否可能的關鍵。然而,繼承危機卻更是一觸即發的未爆彈。2017年六月,年僅32歲的薩爾曼王子獲選為王儲,隨即展開雷厲風行的改革。他能否在擺平王室暗中角力的同時改造這個君主專制大國,成為牽動全球政治秩序的新聞焦點。針對台灣的繁體中文版,豪斯女士特別另外撰寫了6000多字的序言補充2015年後的最新變化,使本書稱得上全球最新、最權威的沙國介紹。

※ 全球最新:獨家2018年繁體中文版序言※ 權威分析:普立茲獎得主、哈佛大學教授五年訪查報告※ 《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新聞週刊》年度好書入選世界最大石油產國、伊斯蘭世界的領導者、全球最後一個絕對君主專制大國,沙烏地阿拉伯的轉型十字路口!僵化保守的伊斯蘭教派、腐敗無能的王族、消極認命的民心、缺乏團結的國家意識……人民看不到希望,改革勢在必行!★每年高達2000多億美元的石油收入,但有40%的民眾生活在貧窮線之下!★紹德王朝7000名王族成員、35大家族,牢牢掌控所有政治大權。★假保護之名,宗教法規剝奪了女性開車、運動、就業的基本權利。★政府財政收入85-90%靠石油,私人企業毫無競爭力。★號稱伊斯蘭聖地的守護者,但上千億的軍購案之後,仍仰賴美國的保護。紹德王朝垂垂老矣,三代接班危機重重。沙烏地阿拉伯將何去何從?是否改革?誰能領導改革?改革能帶來民主自由,還是會觸發更激烈的革命?在阿拉伯之春橫掃中東各國之際,力行絕對君主專制的沙烏地阿拉伯卻仍然聞風不動。這個伊斯蘭世界最保守、排外的國度、恐怖主義的重要發源地,境內有將近40%的年輕男子失業,女性則近乎完全被剝奪工作機會,人民完全沒有選舉、言論、結社的政治自由。儘管王室富甲天下,但多數老百姓過的第三世界的生活水準。這樣的封建專制為什麼至今仍能持續下去?紹德王朝的統治還能持續多久?沙國百姓如果不想挺身反抗,他們要的是什麼?豪斯女士在《中東心臟》中想要撥開纏繞在沙烏地王國這個木乃伊身上一層層的傳統和宗教,探索這個社會如何運作、沙烏地人如何思考和生活、以及這個王國會如何發展下去。她於1984年就以採訪約旦國王胡笙取得普立茲獎殊榮,從2006年開始,她耗費長達五年的時間重返沙國,針對各色人物進行採訪,包括乞丐和王公、保守的穆斯林教士和現代化改革派、年輕人和老年人、女人和男人,提供外界對於這個國家相當深入的理解。由於作者是女性,有機會採訪到陌生男性無法採訪的沙國婦女,並走進沙國人民家庭之中。作者流暢地結合了與沙國人民的生活對話以及她深厚、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偶而穿插歷史懸案、聳動新聞、或民間的掌故軼事,使得本書成為一本非常深入淺出、雅俗共賞的作品。《中東心臟》語重心長地指出,紹德王室在1932年建國之後,就一直採取分化與收買的策略,針對國內各個勢力分別拉攏,順服則扶植,忤逆則擊破,不提供健全的經濟與社會政策,也不培育全面的國家認同,更遑論基本人權與參政權的保障。在專制王權背後是伊斯蘭神權的加持。藉由瓦哈比派保守教義的力挺,紹德家族不僅得以凝聚跨部落的認同,更成功灌輸人民「女人順服男人、男人順服阿拉」的思想。宗教學者「烏理瑪」與宗教警察「穆塔瓦」名為維持伊斯蘭社會的純淨,實為紹德家族的統治工具,經常為了政治目的反覆扭曲教義。然而,操弄宗教實為玩火自焚,一方面激發自由派改革的呼聲,也招致虔敬的保守派的撻伐。沙國石油產量占全球的25%,每年為沙國帶來兩千億美元的收入。然而,這筆「黑金」對沙國彷彿飲鴆止渴。得來輕易的財富被紹德王室用來安撫失業與對政治不滿的人民,但習慣政府救濟的民眾因此不思進取,政府的肆意揮霍更排擠了民間發展產業競爭力的機會。隨著國際油價在2008年開始下跌,以及各國積極開發替代能源,石油占國內GDP六成的沙國經濟前景堪慮。儘管表面平靜無波,但沙烏地阿拉伯的政治經濟早已潰爛,改革勢在必行。然而,統治沙國的紹德王朝第二代平均年齡已高達八十多歲。不僅老邁多病,更遠離民意。能否順利交班第三代成為改革是否可能的關鍵。然而,繼承危機卻更是一觸即發的未爆彈。2017年六月,年僅32歲的薩爾曼王子獲選為王儲,隨即展開雷厲風行的改革。他能否在擺平王室暗中角力的同時改造這個君主專制大國,成為牽動全球政治秩序的新聞焦點。針對台灣的繁體中文版,豪斯女士特別另外撰寫了6000多字的序言補充2015年後的最新變化,使本書稱得上全球最新、最權威的沙國介紹。 凱倫.伊利特.豪斯(Karen Elliott House)
豪斯女士畢業於奧斯丁德州大學,曾任教於哈佛大學,擔任甘迺迪政府學院的資深研究員。她同時也是傑出的記者,曾任《華爾街日報》的主編,並在2002至2006年間擔任該報的發行人。從發行人一職退休後,她長期在《華爾街日報》上撰述有關沙烏地阿拉伯的文章。她鑽研沙國長達三十多年,於1984年憑藉對中東事務的報導以及針對約旦國王胡笙的採訪贏得普立茲獎。她同時也是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與波士頓大學的董事。譯者簡介 梁文傑
現任台北市議員,曾擔任過民進黨中央中國事務部副主任、政策會副執行長、《新社會政策》雙月刊總編輯。譯著有《出賣中國:權貴資本主義的起源與共產黨的潰敗》、《賣命工作的誘惑——新經濟的矛盾與選擇》、《索樂文報告:中國談判行為大剖析》與《奧運的詛咒:奧運、世足等全球運動賽會如何危害主辦城市的觀光、經濟與長期發展?》私底下的梁文傑熱愛香港漫畫、乒乓球,關心體壇賽事。
  專文推薦張鎮宏╱轉角國際專欄作家
掛名推薦沈旭暉╱香港中文大學全球研究課程主任劉長政╱政大阿拉伯語系助理教授推薦語 「針對全球最重要的石油供應國內部紛擾變化,本書提供了精準的分析。」——葛拉漢•艾利森(Graham Allison,哈佛大學貝爾福科學與國際事務中心主任,《決策的本質:古巴飛彈危機釋義》作者)
「沙烏地王國目前局勢、未來方向如何?本書提供了寶貴的分析。」——喬治•舒茲(George P. Shultz,曾任美國財政部長、國務卿)
「未來沙烏地的領導者都應該詳讀本書。它深刻、公允地闡釋了當代沙國的社會矛盾與潛在的政治弱點。此時此刻格外重要。」——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曾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大棋盤》作者)
「推薦給所有想要瞭解沙烏地這個世界上最重要國家之一的人。」——季辛吉(Henry Kissinger,曾任美國國務卿,《大外交》、《論中國》作者)
「本書的重要性無可比擬,它對沙烏地阿拉伯潛在的危機提供了精湛的分析,是我們瞭解沙國、擬定政策時不可或缺的參考。」——《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
「豪斯女士拼湊出來的沙烏地圖像不僅有趣且清晰,讓外人得以一窺這個大多數時候把西方記者擋在門外的國家……不僅很有說服力,而且來的正是時候……內容雖然紮實嚴肅,卻引人入勝,值得大力推薦。」——《新共和雜誌》(The New Republic)
「豪斯女士成功地撥開束縛在沙烏地王國這個木乃伊身上的層層傳統和宗教,理解這個社會是如何運作、沙烏地人是如何思考和生活、以及這個王國會如何發展下去。」——《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本書在一個艱難的報導題材上有不凡的表現。豪斯女士是這一代女性新聞從業人員中最有才華、最有毅力的一位。」——《紐約太陽報》(The New York Sunl)
「一部沉重的重要著作,客觀而審慎地評估了沙烏地的世界觀。」——《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
 
  推薦序:銅猴子裡的「烏斯塔德」/張鎮宏圖:沙烏地阿拉伯表:紹德王室家譜2018中文版序言前 言第一章 脆弱的王權第二章 紹德家族如何分化、收買這個國家?第三章 伊斯蘭信仰還能團結沙國嗎?第四章 四分五裂的社會迷宮第五章 婦女地位的攻防戰第六章 年輕的躁動第七章 各顯神通的親王第八章 破敗的教育第九章 飲鴆止渴的石油經濟第十章 社會棄兒第十一章 恐怖份子第十二章 繼承危機第十三章 改革的兩難第十四章 如坐針氈的沙美關係第十五章 終局謝辭附錄:沙烏地阿拉伯近代大事年表 第九章/飲鴆止渴的石油經濟在沙烏地任何機場降落後去等行李,過來幫你提行李的人可能來自孟加拉、印度和巴基斯坦。出機場搭計程車,司機幾乎鐵定是巴基斯坦人。抵達飯店後,來對計程車後車廂執行安檢的可能是葉門人。歡迎你的門童是巴基斯坦人,站在入住櫃檯後面的則是黎巴嫩人。在大堂為你送咖啡的是菲律賓人,為你清理房間的也大多是菲律賓人。你已抵達沙烏地一個多小時,但除了過海關之外,你連一個沙烏地人都沒看到。
在沙烏地阿拉伯,每三人就有一人是外國人。每三個有工作的人就有兩個是外國人。在沙烏地稀少的私人企業中,每十人就有九人不是沙烏地人。如果這個王國真有什麼企業可言,那也幾乎都是進口的。
去到任何中產階級的沙烏地人家庭,你都會看到一些年輕男人在家裡閒晃,不管學歷如何都一副完全沒想找工作的模樣。你也會看到一些年輕女人,雖然她們的學歷普遍比較高也比較有企圖心,但她們無法出去工作。這種家庭一般都有幾個外勞做家務,日常大小活都要他們幹,例如接送計程車、教小孩功課和上百貨公司買東西。
簡單說,沙烏地是一個男人有工作不肯做,女人不准工作,然後大部份工作都丟給外勞去做的社會。巴基斯坦人、印度人、菲律賓人、孟加拉人等是主要勞動力。這八百五十萬外勞被當成次等公民,必須取得雇主同意才能換工作。他們在合約期間本質上就是奴僕。
從表面看來,整個沙烏地王國就像一間大飯店。沙烏地人一出生就各自住在各自的房間。他們對周遭環境不感興趣,只會要求飯店的外勞提供服務。而外勞的薪資很低,和沙國龐大的石油收益相比微不足道。畢竟,全世界每四桶原油就有一桶來自沙烏地。二○一一年,由於石油收益驚人,沙烏地的GDP達到五千六百億美元,世界排名第二十四。 但這是誤導。儘管政府在過去三十年來實行了多個五年計畫,但沙國經濟依然擺脫不了對石油的依賴,而石油產業對日益龐大的年輕人口只能提供有限的就業機會。所以以平均國民所得而論,沙烏地只排名世界第五十五,排在塞席爾(Seychelles)和巴貝多(Barbados)之間。 在過去三十年中,沙烏地這間五星級大飯店已淪落為廉價汽車旅館,但王室和少數大企業家依舊過著奢華的生活。
展望未來,沙烏地經濟中唯一有競爭力的產業──石油──並無法促進經濟成長。當然,石油在未來幾年還是會繼續產出,但沙烏地的石油蘊藏量已逐漸枯竭,近年來也沒有發現重大的新油源。一些能源專家認為沙烏地的石油蘊藏量比官方宣稱的要低,枯竭的速度也快得多。此外。國內石油消費量的快速增加也使得未來可以對外出口的石油減少。據利雅德賈德瓦投顧(Jadwa Investment)的專家估計,由於石油出口減少,而政府為了維持政治穩定又必須增加國內支出,最快到二○一四年政府支出就會超過石油收入。這些專家預測,除非政府能有效扭轉國內消費和支出增長超過石油出囗增長的趨勢,「到二○三○年,國外資產會縮水到最低點,政府負債會快速增加」。 沙烏地政府必須趁現在還有時間,還有石油收入的時候加緊把經濟結構多元化,投資其他能帶來長期經濟發展的產業。我們在第十五章將會看到,石油資源的耗竭也會影響到沙烏地和美國的關係。
沙烏地對石油依賴成性,對外勞亦然。依賴外勞是沙烏地經濟病態最明顯的症狀。其結果是年輕人普遍找不到工作,貧窮現象普及。沙烏地年輕人的失業率高達百分之四十 ,而且有百分之四十的沙烏地人每月收入在三千里爾(八百五十美元)以下。 這兩個數據正是二○一一年在阿拉伯世界到處發生抗議和革命的原因。緊張的沙國政府又使出老方法,拿出幾千億里爾給軍人、宗教當局、學生等社會各階層。雖然國王大發福利金可以延緩時間,卻無法改變失業、貧窮和中產階級生活水準下降的結構性因素。
國王訂定公務人員最低薪資、給公務人員兩個月的年終獎金、增加十二萬六千個政府職缺(其中六萬個是安全部隊、六萬六千個是教師和有醫護文憑的人),但這些做法只會讓沙烏地人更沒有動機到私有部門去競爭。 這些慷慨之舉使政府支出擴張為二○○四年的三倍,而私有部門對非石油GDP的貢獻度則亳無增長。除非私有部門的生產力有所成長,否則沙烏地的平均所得依然會停滯,多數沙烏地人的生活水準都會往下掉。 事實上如果扣掉通膨,沙烏地的實質平均所得自一九八○年代中以來就沒有增長,停滯在每年八千五百五十美元。
高生育率、低教育、男性不願做勞力和服務業、女性不准工作、低工資的外勞、僵固的經濟體制,再加上普遍貪汙腐敗,這些都造成生活水準下降和年輕人失業無藥可救。許多年輕人都覺得沒有未來,都覺得自己的生活不會再像父母那一代那麼富裕。
進口外勞並不表示經濟一定有問題。如果一個經濟體已經充份就業,那麼進口外勞以進一步促進生產力和經濟成長既對國民有利,也對外勞有利(例如新加坡)。但在沙烏地阿拉伯則完全相反。這個失業率高、生產力低的經濟體之所以進口外勞,只是因為有很多工作是本國人沒有足夠的訓練和意願去做的。就連勞動部長都承認沙烏地人不是能力不夠就是眼高手低。雖然私有部門在二○○五年到二○○九年間創造了兩百二十萬個就業機會,但其中只有百分之九是雇用沙烏地人。 沙烏地人喜歡到工時少有保障的公家機關,但公家機關的生產力低,只是經濟的負累。
政府在過去十年間宣布過一個又一個計畫要把經濟「沙烏地化」,但都沒結果。外國工作者越來越多,沙烏地人的失業率也越來越高。最新一個五年計畫又宣稱要在二○一四年把失業率降到百分之五點五,但這個目標幾乎鐵定無法達成。上一個計畫也宣稱要把失業率降到百分之二點八,但到了計畫結束的二○○九年,失業率反而上升為百分之十點五。 沙烏地的經濟計畫就像蘇聯時代一樣,宏大卻無法落實(沙烏地的統計數據也像蘇聯一樣不可靠。經濟學家相信沙烏地的實際失業率接近百分之四十)。
種種因素加起來,就是社會在表面上平靜但人民的不滿暗潮洶湧。不滿的不只是失業的年輕人和受壓抑的婦女,還包括中產階級。他們雖然有地域、部落和教派的分歧,但都對經濟停滯、生活水準下降和孩子缺乏機會感到不滿。一向沉默順從的傳統沙烏地人越來越質疑紹德王室和宗教當局這兩大維持沙烏地穩定的支柱。好一點的認為他們與一般人民脫節,壞一點的就認為他們自私而腐敗。
如果是在西方民主國家,這種普遍的不滿會首先反映在民調上,譬如說領導人的滿意度只有百分之三十,然後再以選舉來換掉領導人。而沙烏地阿拉伯並沒有可靠的民調,也沒有汰換領導人的機制。所以人民只能繼續不滿,紹德王室也還能繼續亂搞。經濟只能依賴石油繼續停滯,無法多元化和提升生產力。
悲哀的是,我們懷疑這也許正是紹德王室所想要的。一個現代多元化的經濟體必須搭配一個更為開放、進取和多元化的社會,而這種社會必定是紹德王室和宗教當局難以掌控的。從阿布都・阿濟茲在王宮發放衣服食物開始,紹德統治的信條就是要讓人民依賴王室。對統治者家族來說,政治控制比經濟競爭力更重要。但經過幾十年的人口快速成長,再加上人民幾乎完全依賴政府的恩惠,這就壓抑了人民的進取之心,讓沙國經濟既無生產力也無競爭力。現在的沙烏地統治者就和阿布都・阿濟茲國王時代一樣,用安全和繁榮來交換人民的政治順從。然而今時今日,維繫紹德家族和沙烏地人民的紐帶已不再牢靠。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