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魔幻年代

  • 點閱:216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與馬奎斯、魯西迪齊名 最具代表性的非洲作家
英國布克獎得主歐克里 俳句般的虛幻哲學小說

  這片景色真美。美到讓我覺得,
  內心那股幽暗的邪惡,就要爆發出來……

  為了追尋天堂阿卡迪亞,眾人展開旅程,途中抵達湖畔旅館。
  放眼望去一片霧藍山脈,銀白湖面。眾人有股永恆的絕美感受。

  受美景感召,長久被內心惡魔禁錮的靈魂,開始渴望改變。
  有人對此感到喜悅;有人則感到恐懼。
  畢竟,惡魔已成了靈魂的一部分。失去惡魔,就等於失去自我。
  而惡魔不希望讓靈魂變得更好;它已蠢蠢欲動,伺機而發。

  為了重塑人生,跨越到可能的未來,舊有的自我必須死去。
  要抵達阿卡迪亞,必得先歷經一段失序的瘋狂。

  在這美景當前,死去,就是重生。

  在這部充滿哲理的詩意小說中,生理及情感的隱喻不斷流轉。這些旅人不只是進行一場身體旅程,同時也在進行一場心靈旅程。他們帶著實體的行李及內心的累贅,精神世界與物質世界平行並進,他們的知覺在其間來回穿梭。

  這部小說沒有劇情起伏、沒有制式結局,我們無法得知這些人是否完成影片拍攝,是否抵達旅程的終點、那個快樂的牧人之鄉阿卡迪亞。然而,這群人均以各自的方式跟這山色對話,尋得內心的平靜安詳,進而體會到──他們早已身在阿卡迪亞。

  一則令人迷醉、如夢似幻的故事於焉展開,隨之馳騁自我、耳目一新吧。

專文導讀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川流講座教授│廖炳惠 

聯合推薦(按姓氏筆畫序)

  平 路│作家     吳俞萱│詩人        侯季然│導演
  郝譽翔│作家     黃羊川│詩人        陳榮彬│臺大臺文所教授
  葉佳怡│作家     劉子華│南方家園出版社社長 鴻 鴻│導演

國內推薦

  是小說也是冥思與哲學式的對話錄。歐克里的思想跟文字一樣精彩。──陳榮彬,臺大臺文所教授

  不敢靠岸。它告訴我們抵達的意思就是接受界定。它要我們用初始來更新核心,不斷觀看、不斷聆聽,讓初始的話語在每一次經驗之中復活,穿越時間產生回音。──吳俞萱,詩人

  作者以眼見不為憑的異化稜鏡開展旅程中歷經的魔幻與旅行中經歷的體驗,每一道細節的變化都反映人們心之所往的完美伊甸也同時映射光芒底下的暗湧,在明暗交接處,宛若新生的人生甦醒才正要開始。──黃羊川,詩人

  依然是熱烈的哲思與自嘲,延續《飢餓之路》對苦難的讚頌,歐克里仍在追尋那抵達不了的心靈天堂,只是苦行腳步不再那麼沉重。或許正如他所提及的非洲諺語「種籽必須先死去才能生長」,《魔幻年代》談的是人生中年的死亡演練,是在真正入睡之前,做一場裹在夢幻毯子下的清明夢。──葉佳怡,作家

國外讚譽

  歐克里是寫不出無聊的句子的。──英國《週日獨立報》

  如夢般的現代童話……奇特且詩意。──英國《泰晤士報》

  就像你所期待的歐克里那般,這部小說的重點就是那魔幻而絕美的書寫。──英國《星期日郵報》

  是時候讓新一代的讀者體驗歐克里了;新的世代更善於尋覓映像背後的映像。──歐克里的編輯McKernan

  探究何謂天堂的一種哲學冥思。歐克里那超脫世俗的文學取徑,成功創造出一部傑作。──英國《週日獨立報》

  在故事中湖畔旅館的八位拍片人,歐克里藉由他們的發言來思索阿卡迪亞的意涵,宛如一場哲思探究。──《蘇格蘭週日先鋒報》

  有點敘事、有點哲學、有點諷喻……這部小說並不只是個故事,而是一連串神秘模糊的密謀與揭示,字裡行間蘊含著生死、虛實,與善惡。──英國《每日郵報》

  本書就像那些優秀的童話故事般,有著情感豐沛的流暢字句。歐克里實在是了不起。他讓小說不再是小說,不落入故事結構的窠臼,在布克獎得主群裡顯得新鮮而充滿活力。──《愛爾蘭時報》

作者簡介

班‧歐克里Ben Okri

  1959年生於奈及利亞,現居倫敦。1991年以《飢餓之路》榮獲英國布克獎,前後出版了十本小說、三冊短篇故事、兩本散文集以及三本詩集。他的作品曾被翻譯為二十六種以上的語言。他是英國皇家文學學會的成員,曾榮獲大英帝國官佐勳章、多項國際獎項以及榮譽博士學位。

  1991年的獲獎小說《飢餓之路》,是結合非洲口述文學傳統及西方現代主義手法的魔幻之作,內容展露其對非洲民族生存困境與人類命運的終極關懷,在全球獲得了極高關注。他與馬奎斯、魯西迪等魔幻寫實作家齊名,更曾被非洲文學之父阿奇貝(Chinua Achebe)譽為新一代的非洲作家代表。

  歐克里擅長將宗教、神話、傳說、夢境等引入現實描述中,創造出虛實難辨的魔幻世界。有評論者將他的作品風格定位為「虛幻哲學」(fictive philosophy),歐克里本人則稱其為「俳句小說」(Stoku)。在他的描繪中,俳句小說要有以下四大規則:必須如夢一般、必須有個統一主題、必須提到天氣或氛圍,以及必須有個靈光一閃的啟示。

  歐克里本人是難以被定義的。生於非洲的他,在英國發光發熱;風格常被歸為源自拉美的魔幻寫實,但他卻鍾情源自日本的俳句式敘事手法。這或許解釋了他的作品為何總令人無所適從,卻又令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小說如詩。不斷於題材及手法上創新的歐克里,繼呈現觀看世界的不同方式後,現在更提出不同的閱讀方式。

  歷年作品有1980年小說《花與影》(Flowers and Shadows)、1992年詩集《非洲輓歌》(An African Elegy)、1993年小說《迷魂之歌》(Songs of Enchantment)、1995年《神靈為之驚異》(Astonishing the Gods)、1996年《危險的愛》(Dangerous Love),1998年《無限的財富》(Infinite Riches),1999年詩集《心靈戰鬥:廿一世紀反咒之歌》(Mental Fight: An Anti-Spell for the 21st Century),2002年小說《阿卡迪亞》(In Arcadia),2012年詩集《荒野》(Wild)等。

譯者簡介

謝靜雯

  荷蘭葛洛寧恩大學英語語言與文化碩士,主修文學。近期譯作有:《莎士比亞故事集:莎翁四百周年紀念版》、《呼吸寫作》等,譯作集:miataiwan0815.blogspot.tw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