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江文也傳 : 台灣.日本.中國的風雨人生

  • 點閱:306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江文也傳:音樂與戰爭的迴旋》 本書收錄珍貴照片與史料圖片等多幅,為作者歷經數十年蒐集整理的江文也完整專書。 這位大才子,一生揹負著日本殖民台灣(童年),統領廈門(少年),傀儡滿洲、佔領北京(青年),以及國共內戰(中年)的紛亂,仍能於東京脫穎而出,橫跨聲樂、作曲、詩人、研究、評論的藝術成就,並以「1936年柏林奧林匹克作曲獎牌」,成為亞洲首位獲得國際榮譽的作曲家。 江文也在世73載,與三位才女牽引感情線,妻子是日本望族千金,愛人是北京大學生,還有一代妖姬白光說出:「我17歲就愛慕的、這一輩子最心儀的男人、最有才華的人!」 台灣人第一面奧林匹克獎牌 台北出生 廈門成長 東京出名 北京憧憬 漢奸疑雲 反右被鬥 文革浩劫 曲繫蓬萊

作者介紹 劉美蓮 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畢業,曾任教:屏東師專、台南家專、國立藝專,曾任教育部審定本「國小音樂課本」主編、MUST音樂著作權協會董事/顧問,數屆「金曲獎」、「金鐘獎」評審,終身致力歌謠偵探工作。 傳主 江文也 本名江文彬,1910年出生於日本殖民地台灣台北市,斯時為全台灣最繁華的商業區「大稻埕」。六歲隨經商的父母親遷居至同屬於日本統領下的福建廈門,就讀台灣總督府直轄學校「旭瀛書院」。小學部畢業,因母逝,與大哥赴日本讀中學,後因金融恐慌及父病,經濟斷援,獲基督教傳教士培育。1929年春天入「武藏高等工科學校」電氣科,暑假返台北實習,隔年亦曾返台灣掃墓探親。 江文彬大專畢業當天,獲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簽約,以新名字「江文也」灌錄首張唱片,又參加第一、二屆全國音樂比賽,獲聲樂組入選,隨大師山田耕筰巡迴演出及錄音,並攜帶唱片返鄉探視病危老父。 1934年4月,與日本人伴奏返台巡迴獨唱,寫處女作鋼琴曲〈城內之夜〉,6月回東京演出歌劇,8月參加鄉土訪問團再度返台灣表演七場。9月為了首度參加日本作曲比賽,而於同一年第三度返鄉尋求靈感,完成〈白鷺鷥的幻想〉管絃樂得獎第二名,並獲台灣名士楊肇嘉支援,立志成為作曲家,但連續多年參賽,因殖民地人氏之故,均列名亞軍。幸獲俄國音樂家齊爾品賞識,全力教導,並邀他至北京、上海,進行文化之旅。 早年奧林匹克分「體育」、「藝文」兩大類競技,1936年柏林奧林匹克,江氏以管絃樂的〈台灣舞曲〉獲「藝文類作曲組」第四名,是日本五位選手中唯一得獎者,亦為亞洲第一位榮獲國際獎項的音樂家。 1937年日本侵略中國,江文也以法定日本人身份,被指派為「戰爭宣傳電影」作曲,更由軍部派赴北京師範學院任音樂教授,續為政治活動作曲。戰後,江氏與眾多華人同被國民黨政府治以「漢奸」罪名。1949年中共建國,留居北京的江氏與台日親友斷訊,後遭共產黨「反右運動」迫害,又接著歷經十年「文革浩劫」,1983年逝於北京,在故鄉台灣佚名40多年。 作曲之外,江氏於戰爭期間出版日文詩集《北京銘》與《大同石佛頌》,更致力研究古代音樂,爬梳古籍,著有《古代中國正樂考》,多方證明孔子為傑出音樂家,更將祭孔古樂重新改作為現代管弦樂〈孔廟大成樂章〉,親自指揮並由NHK電台做為「全亞洲廣播曲」,後由德國人指揮灌錄唱片,其管絃樂作品之成就備受肯定。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