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啟蒙”與“救亡”的“雙重變奏”作為解釋中國近現代史和思想史上許多錯綜複雜現象的基本線索,在學術思想界引起了巨大反響,毀譽參半。許多青年學人贊之為提供了嶄新的範式變革(paradigm),大陸官方學者 則發表數十篇文章批判之。緊接此文,本書以數十年的新文學歷程和哲學上“現代新儒家”等論題,簡明而深入地展示了現代中國思想的諸多重要方面和問題,或明或暗地顯現了本世紀中國六代知識份子的身影、悲歡和坎坷命運。書中論說“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長文則結合對毛澤東青年時代的思想分析,說明由於民粹主義、道德主義等成份的侵入,在堅持農民戰爭的實用經驗的基地上,中國的馬列主義變成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毛澤東思想,阻礙了中國的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