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兩岸文物交流手冊

  • 點閱:195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da issue 01—Archigram with more.


dA是一個建築論述的實踐場域。

dA,或Documents on Architecture,意即關於建築的文件、檔案、紀實或告示。但是dA亦可廣義的闡釋為針對藝術的各種討論(Discussion on Arts)或擴充範圍至涵蓋各種跨領域學科美學實踐的議論(Debates on Aesthetic practices of multi-disciplines)。

夯,音ㄏㄤ,建築上通常用在對於(我們所立足的)基礎的縝密、實在之要求或手法。但是夯亦可會意為眾人一起努力,多方參與的集組(assemblage),並可形解為肩付重物,引申為面對地心引力的現實,針對品味強銷等沈淪風潮的對抗(oppositions)。

我們相信藉由有意識的思索、評論與反饋,才能生產具有創作力的實踐,方能激發任何跨領域的互動。我們相信在文化丕變、科技更疊的時代,一方面迫切需要質疑解釋建築自身內在的論題,另一方面,亦必須聚焦關注其與藝術美學、生態環境、媒材工具、政治文化等他類學科的互動關屬。

dA企圖為建築理論、創作活動、環境議題建立一個論述場域,討論各種與建築自身及其相關領域的論題。每一論題將以主題形式邀集多篇文章進行交叉討論,以求多觀點的交錯呈現或多向度的詮釋論戰,並希望突顯建築內部或外部領域的各類型複雜課題。

dA亦針對創作論述提供相當的空間,以期望實錄其設計的過程、概念、成品、圖面、模型等。此外,書介評論與活動事件也將定期呈現。我們也認為我們的立場不僅應在策刊群與撰述者之間促進交流,更冀望在刊物與讀者之間激起互動。dA歡迎讀者的夯歌(Dialogue between Authors and Audiences)。

dA的出發也是建築的再出發。建築在上個世紀面臨嚴竣的挑戰。然而歷經了戰前現代運動的理想以及當代形式風格的流變,它卻僅在世紀末引領我們瞥見各種應用理論的圖像轉譯與極簡風格的lifestyle實踐。反觀當前本地的建築類雜誌書刊則不外是借用在地風貌裹覆民粹形式或包裝BoBo品味促銷設計風潮。相對的,dA作為一個建築論述的實踐場域將鎖定特定的相關議題進行臨界的關鍵性(critical)討論。

dA意欲提供他類論述(Discourses of Alternative)藉以夯破(奮擊衝出)當前困頓如圍城的建築。



dA 02 summer夯雜誌 第二期: Third (Other) World 第三(域外)世界


Third (Other) World(第三(域外)世界),是為一綜合性的探討──不僅是針對「第三世界」這個(輕蔑的?)標籤,也是針對我們此時所處的一種瞬時性狀態,此一「域外」的世界則挑戰了傳統的標籤化命名。我們邀請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輕藝術家╱建築師和評論者,分別探討了這些議題:

〈商標背後:全球化裝配〉文內「品牌蜘蛛」的個案,探究了為求滿足第一世界的消費品味而生的大量生產機制的殘酷現實,並一瞥服裝產業的狀況及其與建造業間奇特的鏈結。

〈珠江三角洲的故事〉檢視了一個因變遷而繁榮的新興區域實體,它可以被詮釋為都市尺度下的生產機制的最終寫照。

〈中介即時性和第 n 個世界〉,提出精神脫離了當下置身的環境的矛盾觀念及其對我們的意義,藉此探究所謂的真實╱擬像,同時併同了第一╱第三世界的二分法。

藉由傅柯「他異空間」這篇特異的文章所提出的「異端地帶」此一不能為傳統空間概念歸類所含納的新概念,〈異端地帶與電影空間〉進行了以空間思考電影及以電影思考空間這個議題。

〈全球在地化之後〉文中,香港年輕藝術家以反諷手法探求其在快速轉變的涵構中不斷被模糊的身分認同,這些藝術家嘗試著在一直拒絕記錄他們「真實」存在的實質環境中留下蹤跡╱評論。

從這些作者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新的模式:各種空間尺度的邊界不斷被侵蝕,而任何強加絕對的實質界限和分野的嘗試,實際上都將是徒勞的。不管是地理政治的、經濟的或文化的,新的地景都是可滲透的、流動的,因此身為空間塑造的相關元素的觀察者和製造者,我們必須準備好從不同層面來理解我們所做決策帶來的影響,而這需要我們所有人重新評估現今的空間觀念。

本期設計作品部分,刊登了剛贏得萊比錫大學教堂國際建築競圖案的德國明斯特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cts的三件近作:萊比錫大學-奧古斯特廣場╱勃根-貝爾森紀念館╱北方森林集合住宅,並由來自紐約的建築評論者梁思聰撰文評論其作品。



dA 03 winter 夯雜誌 第三期: 物件 objects


專題:OBJECTS 物件


劉克峰:如果我們生存的世界物件消失


為了獲得認知與了解,人往往借助概念為工具來認識未知的一切。可見與不可見之間的物件間,代表的是一種中介物件,藉此獲悉我們肉身所在的世界。以魔鏡與皇后為例,前者代表的是可以擬像的物件,後者代表的是複製與慾望。記得發生的事件多半是經過體驗,記憶再現也是透過物件再造的。也許某些關聯可能也沒什麼關係,而理由並不充足,但是如果我們放棄這個關係的話,那有什麼是可以替代的呢?物件的存在替我們製造機會來討論這些疑慮。


葉朝憲:空間的哲學,哲學的空間


科學中的空間若缺少抽象的幾何次序就不可能成立。這種次序本質上是客觀的,因為它並不特定存在於個人的意識領域之中,而只是客觀地存在著。然而,若無具思維能力的主體的感知理解,空間亦不可能存在。在日常生活裡,我們並不視空間為某種公理系統的實現,而是藉由我們的感官所感知之某種具有空間特質的特殊現實。


曾光宗:歷史與物件-都市空間中的物件


都市中的物件,存在於特定的都市涵構之中,會伴隨著這個都市的成長而呈現出不同的面貌;其中最大的關聯因素應為「時間」,或者說是這個都市的歷史。也因此都市空間中的物件,如果整體的透過時間的這個「濾鏡」來解讀的話,往往會有不同的內容呈現;而這是與建築空間中的物件最大的差異所在。透過時間因素來解讀都市中的物件,通常可以發掘出很多看不到的特質,而這也是都市的魅力所在。


程宗賢:新巴比倫計畫--不定形式的烏托邦及其影響


庫哈斯指出「垃圾空間」中以溫暖、舒適、甚至人文氣氛來製造一種以舒適和歡樂來移去批判的功能,「新巴比倫」意圖消散空間中的形式,來化解過度物化的社會,卻最終依舊被「借屍還魂」,但是「新巴比倫」或「境遇者國際」所構思的也提供我們許多線索去利用有關遊戲的、創意的、空間中的時間因子、可變動性、對空間中各種知覺的重視、辯證的批判等等,我想在長久對抗物化、商品化社會的戰場中仍然存在著碎片,等待去重新組織、拼湊、利用,只是它們可能存在於空間中的任何邊緣、裂縫、疊層或片刻中,需要更仔細的尋找。在「新巴比倫」中,也許是其未完成的特性和雙重閱讀中的自我批判,最值得我們去思考。


劉克峰:電子「物件」在電子網絡裡的意義


這些「物件」如流動空間裡的窗口,類似市集地點的觀念,從此處擷取或交換網路裡流動的物質。所以都市不只是建築物、交通系統和能源系統而已,都市還是人類組織活動的地方;在其間,人們必須知道甲處發生的事情,以決定在乙處該如何處理。這意味著都市是人們傳送資訊的地方。事實上,電子「物件」在電子網絡裡就是我們傳送資訊的能力,就像運送市民和貨物的能力一樣,都必然會影響到都市的型態。而這種非實質的資訊流動將反映在資訊載體的PDA、3G手機以及無線上網的筆記型電腦上。


丁肇辰:真實的虛幻


這些諸如010101分散於虛無飄渺的隨筆,以及地球因硬碟停止而停止轉動的感性詞句,的確成為我在資訊學習過程中相當重要一部份,也是我將硬梆梆科技概念試圖人性化的方式。回想過去這些對於資訊有感而發的不確定性,如今我想理性地置之一笑,當越能瞭解訊息科技的本質,就越來越覺得這些看似虛幻無法觸摸的資訊媒介如一個可見可觸的物件般真實。


章光和:非物件性的觀念藝術攝影


透過觀察攝影簡單的歷史發展,我們很清楚的得知攝影由一個珍貴記憶物件,漸漸的轉變成為藝術品,在「直接攝影」品質高標準的傳統裡,攝影依然是一個獨特細緻的手工藝品,而不是不追求品質的工業量產物。然而進入後現代之後,傳統攝影的價值中心受到顛覆而崩解,同時另外一股前衛藝術思潮藉著攝影短小輕薄、如實記錄的特性,將攝影用在觀念藝術、地景藝術、表演藝術上,使得攝影無形間增加了新血,有了不同的觀念與用法,而在此同時,攝影的物件性也因此而瓦解消失。


作品:張永和╱非常建築工作室 四入柿子林:一個建築設計過程故事板


房間作為取景器與屋頂作為地景兩個概念的複合;九個取景器向九個不同的景觀敞開,同時柿子樹從取景器之間穿過,建立起建築與基地之間的雙重關係;起伏變化的屋頂地景以當代的建築語言翻譯了傳統中國建築的坡頂形式,同時結構體系採用不平行石夾混凝土承重牆與混凝土反梁結合,石料為當地的花崗岩,建立起建築的當代性與地域性。


論壇:張永和Billion


當代建築的意識型態逐漸被事件所取代,概念性思維思考建築問題我也特別感受到概念思維的重要性,重新考慮規則問題,觀看建築的Program,思考機能與從已知的條件中,找尋發展的機會與空間關係。當代中國建築師工作時面對極度的挑戰性,西方世界面對的問題中國同樣要面對,我個人認為我們必須面對四個現象:首先是西方後結構主義思維的影響,當代社會現象中的模糊性,從思想到性別已經全面性的出現在社會問題中。其次是全球化經濟對於中國建築環境與社會的影響,再來則是生態問題,最後則是高科技問題,這些問題都深刻影響中國建築環境的發展,甚至中國比外國感受更強烈。中國目前正處於文化大轉折的變動時刻,建築師正好有機會看見這些問題的發生,同時面對這些更複雜、模糊、社會的問題逐漸浮現,建築師如何掌握變化與影響,從中發展甚至強調自主的建築觀點,將是重要的建築發展契


書評:黃明威IDORU, by William Gibson


威廉.吉普森在此書中選擇以「媒體」及「娛樂」作為描述未來世界的主題。書名Idoru即日文發音的Idol(偶像),它在現實社會中,是一個由電腦程式產生的虛擬偶像明星,但在虛擬的網路城市裡,卻擁有不為人知且異常龐大的操控力。Rez則是現實社會中的搖滾英雄,他的樂團Lo/Rez在速食泡沬音樂流行的社會中二十年屹立不搖,歌迷年齡層廣泛,對慣於操縱消費性音樂偶像的企業集團來說,他的成功是違悖娛樂常理的頭痛。故事的中心事件,便始於Rez與Idoru二人的結婚宣示。而這宣示,擾動了虛擬與現實的兩個鏡射世界。這兩個世界,是否真的有結合的可能性?若有,要如何結合?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