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可以從神聖與世俗兩面的活動與行為來觀察;神聖面如神祇、經典、教義、信仰,世俗面則以神職人員、組織、儀式、場所、信徒為代表。宗教團體及其活動得以發展或消亡,除了來自本身的神聖與世俗面的因素外,尚需考量非宗教的政治、社會因素。
  
  
      本書即是以此為焦點,探究當代台灣與大陸的宗教活動及其背後的社會、政治結構因素。在不同的政治體制、社會性質下,會出現不同的宗教樣貌;如何理解這些現象,是宗教社會學家關心的問題。
  
  
      經由本書的討論,釐清並解讀兩岸的宗教活動;包含宗教人力資源、宗教發展困境、宗教自由、宗教商品化、宗教領袖傳承、宗教組織及新宗教申請案等問題。筆者嘗試運用社會學及政治學的理論與方法,從事宗教研究的「科際整合」(inter discipline),打開宗教學術的另一篇窗。
  
											
										 
										
										
										
										
											
    
      張家麟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系文學士
    
    國立師範大學 教育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學博士
  
  
    現任:
    
    真理大學宗教學系教授兼系所主任
    
    臺灣宗教學會副理事長
    
    心鏡季刊顧問
    
    歐亞教育基金會顧問
    
    中華青年交流協會理事
    
    考試院文官講座教授
  
  
    著作:
    
    1.國家與宗教政策  訂價 新台幣380元
    
    2.當代台灣宗教發展 訂價 新台幣280元
    
    3.新宗教建立衡量指標之研究
    
    4.國家與社會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