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發現古脈 : 中國古典醫學與數術身體觀 = Mai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knowledge in early China

  • 點閱:321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本書探討古典醫學中經脈學說的源起。所研究的期間是自戰國迄于西漢末,正值醫學知識體系從眾說紛紜漸趨統一的時代。傳統對經脈觀念緣起的解釋,大致是認為與針灸術有密切關系。始初先民由經驗認知刺激個別腧穴有療病的功效。九針等工具的出現使腧穴位置與主治功效得以確立,遂能依主治性能歸納成經絡體系,乃由點而線累積而成。近年新出土的脈書與醫史文物顯示這樣的解釋已面,陸修正的必要。本書即欲爬梳上古經脈學說的源流,並探討當時剛出現與脈學相關的新技術、新工具,以及新身體觀。筆者將試圖解答以下幾個問題︰什麼是“脈”?這個概念最早出現在何類文獻?此一概念純屬醫學範疇嗎?曾與哪些醫療技術結合?又是否可能與論脈時無所不在的數術之學割離?最後,新工具在脈學體系化的過程中究竟扮演了什麼角色?



本書發現,脈是傳統中國醫學最關鍵的概念,但最初脈學並非醫者所獨擅。此外在周、秦之時也有燕齊、秦蜀、荊楚等三派地域之別,可謂百花齊放。種種脈學著作在多系並存的情形之下,又都透過依托、密傳以及文本疊壓的形式流傳下來。而更重要的是,脈學的大傳統隨著不同時代又各有顯著特色。筆者將上古脈學史分析為“王官”、“方者”,以及“醫經”三個時代,並以此架構闡述脈學的發展。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