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雙語詞典釋義研究

  • 點閱:152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本書的研究,從研究主題來看,仍屬于傳統的基礎理論研究。但是,本書的研究與以往的雙語詞典譯義研究相比又有著鮮明的創新特征。這種創新性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首先,研究對象的重新界定。其次,研究取向的創新。第三,研究理據的創新,第四,拓展了新的研究領域。



本書是對雙語詞典譯義問題系統性研究的初步嘗試,對于雙語詞典學理論的系統構建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從這方面來說,本書的研究,應該是有著積極的理論構建意識的。另一方面,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雙語詞典的編纂與出版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興旺局面,但真正能夠契合廣大外語學習者的語言文化認知需求的高質量的雙語詞典並不多見,雙語詞典編纂的總體質量有待進一步的提高,而且,由于國外西方單語學習的詞典的不斷引進,詞典市場的競爭日益嚴峻,我們要想保持在雙語詞典編纂領域的話語主動權,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要多出雙語詞典的精品。而實踐的進步則離不開理論的指導。本書的研究也是立足于我國雙語詞典編纂與出版的現狀所進行的相關理論探索,也是積極的現實意義的。



本書共分七章。第一章是緒論部分,它概要地介紹了本書的研究內容與目的,同時還簡要地對詞典學,特別是雙語詞典學研究領域中同類問題研究的歷史與現狀進行了回顧與分析,提出了本書研究的獨特取向、方法以及多元研究理據。第二章是全書論述的一個重要鋪墊,主要闡述了自然詞匯語義的復雜性。此外,本章還對自然詞匯的語言意義與言語意義進行了充分的闡述與區分,同時還仔細地分析了雙語詞典的使用者——外語學習者在詞匯語義學習方面的特征。第三章主要是對雙語詞典譯義的系統特征的描述與分析。作者從對雙語詞典目的的再認識入手,分析了傳統雙語詞典譯義功能的主要缺失並對現代雙語詞典譯義的功能進行了相應的論述。在此基礎上,作者還以現代系統論為理據,就現代雙語詞典譯義的系統性特征進行了探討,即雙語詞典譯義系統的整體性、層次性和動態性。第四章則是對由雙語詞典譯義系統各構成要素所具體體現出來的原型特征進行了論述。本章主要是從現代心理學研究的認知建構學習理論受到啟發,強調現代雙語詞典的譯義要想為外語學習者的詞匯語義知識的構建有所裨益,應該在詞典文本內容的選擇和安排方面下協夫。此外,雙語詞典譯義系統的各相關環節還應該具有原型特征,因為原型在詞匯語義認知建構方面有很重要的價值。第五章所探討的是雙語詞典翻譯的特殊問題。雙語詞典翻譯具有明確的認知價值取向。此外,雙語詞典翻譯在實踐方法與形式方面也與普通的篇章翻譯不同,表現出明顯的變譯特征。在本章的末尾,作者還結合具體的實例,就雙語詞典翻譯實踐中的具體類型進行了分析與比較,有一定的實用價值。第六章涉及了雙語詞典譯義的批評問題,也是比較重要的內容。從現代詞典學理論的系統構建來看,詞典批評是詞典學理論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雙語詞典譯義的理論研究自然也要關注雙語詞典譯義的批評問題。第七章是本書的結論部分。



本書的研究只是雙語詞典譯義研究的一個探索性的嘗試,其實雙語詞典的譯義研究還有著相當廣闊的拓展空間。首先,雙語詞典譯義的形式創新問題。其次,雙語詞典譯義的結構優化問題。第三,雙語詞典譯義研究還應關注漢語雙語詞典的譯義問題。本書作者也將在此書的研究基礎上,結合雙語詞典編纂的實踐,繼續新的理論探索與發現。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