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論國民黨 : 批判與重建

  • 點閱:193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孫中山首創興中會,為求中國之自由平等,一直在尋求「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臨終時仍呼籲「喚起民眾及聯合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故國民黨有辛亥革命的成功,北伐統一中國的勝利。但孫中山逝世後,蔣介石於一九二十山年清黨,發「國共內戰」,擴大了日本侵華的野心,但終於再度國共合作,完成了抗戰勝利,光復台灣。然抗戰勝利後,一九四六年又爆發國共內戰,國民黨敗退來台。


  一九四九年,國民黨來台,一方面進行「白色恐怖」的戒嚴統治,一方面實現孫中山的「耕者有其田」和民生建設,而成就了台灣的「經濟奇蹟」。唯一九七一年被逐出聯合國後,喪失「復興中華」的理想,保守於「革新保台」。在蔣經國逝世後,終遭李登輝篡黨奪權,首先以主流和非主流分裂國民黨,再以「本土化」分裂台灣社會為本省人、外省人,再以台獨挑釁兩岸關係,挑撥兩岸同胞民族感情,終於導致二000年總統大選失去政權。


  李登輝被逐出國民黨後,國民黨要浴火重生,要東山再起,要在二十一世紀與中共以和平民主的方式競爭全中國的政權。那就必須要回到孫中山的路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首先團結黨內同志,其次團結泛藍陣營,再次團結台灣人民贏回失去政權,最後團結兩岸全體同胞完成祖國和平統一,實現三民主義。否則,國民黨也難逃中國歷代王朝的命運,在歷史上產生,在歷史上發展,也將在歷史上消逝。


  國民黨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關中博士特為這本書作了一篇序文。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