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中國藝術史

  • 點閱:430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1)
  • 評論(0)
  • 評分(0)

  《中國藝術史》由中央美術學院薄松年教授精心編撰而成,內容包羅萬象,網羅之廣與其他相關藝術史書有很大的不同。本書以事件為主,特別是解釋中國藝術史上重要作品的歷史、藝術地位。文字簡潔有力,不在學說理論的爭論上拘泥。薄教授教學數五十載,從他的教學經驗與和社會大眾講解藝術的經驗,完成這本以圖為主,貫通古今,囊括深度及通俗的藝術史大書。  《中國藝術史》以大事紀的方式,時間為軸,從上古新石器時代的岩畫到九Ο年代中華藝術中的重點事件,輔以數百餘幅精美圖片配合而成。內容不只涵蓋了傳統藝術史中道統表現及文人畫風,其他以前較少與正藝術史共置的民間藝術與器物也被收納入本書,門類之多,堪稱現有圖集中少有的表現,勾畫出中國美術發展的軌跡,顯示出中國美術的創造和成就。  每一面為一個事件或主題,主文為重要性及在藝術史上的位置,小框則為畫家生平及相關專有名詞知識,也包括美術技巧及工藝風格的詳細說明。五千年前,中華文化的表徵,龍的形象已經出現在今內蒙古境內,卻一直到1971才被人發現,稱為「中華第一龍」。風流南唐李後主竟也懷疑宰相韓熙載漠視朝政,派顧閎中以畫記載而成《韓熙載夜宴圖》,殊不知宰相是因為內鬥無力而悲觀放縱,是新聞圖像紀錄的始祖之一,卻令人沉思再三。台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也是罕見的限展品,北宋《谿山行旅圖》、《萬壑松風圖》,呈現的不只是宋朝書畫的極致,也是畫風與政治的巧妙映現。藝術如何呈現文革後的傷痕和反省,為當代藝術奠定的完整基礎?  對映於《世界藝術史》的《中國藝術史》,從與西方藝術如出一轍的岩石壁畫開始,呈現了母性崇拜。人物畫的精巧遠在數千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就已如同當時的哲學思想般發達。  當中華文化經過多次改朝換代,接受各種外來文化洗禮,往往有高超的具時代性的藝術成就。從震驚世界的蜀三星堆文化,到中古時期集多種文化累積的石窟佛教文化,在在體現中國藝術流傳至今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也因為如此碩大的寶藏,多數人為之卻步,加上宋朝以降文人畫高標準的斷定方式,造成藝術精英化的迷思。  薄松年教授多年對於中國藝術的研究和民俗工藝藝術的鑽研,本書才得以補足大部分中國藝術史書無法涵蓋的豐富全貌。以藝術史上大事及重要作品為軸的呈現方式,也增加本書的實用性和可讀性,絕對有助於對中國藝術史宏觀式的認識。本書特色  1、立體的編寫方式,即介紹某一個藝術事件時,從其發生的背景、主要內容、作者創作意圖、美學及史學價值等進行闡述,使讀者對該事件有一個全面的、整體的認識。  2、「以點及面」的?述,即在對主題事件進行詳細剖析的同時,引入鏈結式的相關知識,如:同一流派的其他藝術家、同一題材的其他作品,盡可能地拓寬了閱讀視野。  3、圖片數量非常可觀,達500幅之多,重要的藝術作品,不但呈以全貌,還著重放大局部以便細觀。  一萬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岩石上刻下了美的印記,宛如神靈的創造。  幾個打井的農民無意中發現沉睡地下兩千年的秦始皇兵馬俑,揭開了“世界第八大奇跡”。  五羲之的《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它的收藏經歷就像則傳奇故事。  屋宇房舍、商家店鋪、士農工商、 販夫走卒,《清明上河圖》中一睹大宋東京汴梁的繁華。  元四家、江南四大才子、清初四畫僧、揚州八怪……千古人物競風流。  1917年,55歲的齊白石定居北京。他的作品在市場上以低於一般畫家一半的價格出售都無人問津。這促使他對自己的藝術進行反思,形成了一生畫藝中極富戲劇性的轉折。  1980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第二屆全國青年美術展覽,2米高的《父親》引起轟動。因為災樣大的尺寸通常是用來描繪革命領袖人物的,而這幅肖像的主人公卻是平凡的農民。作者簡介薄松年  1932年生,美術史論家、學者,河北保定人,現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另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年畫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大百科全書‧美術卷》編委,炎黃藝術館藝術委員會副主任。1950年在河北雄縣從事農村基層文化工作,1952年調入中央美術學院繪畫系深造,1955年畢業留校,擔任中國美術史教學工作,曾得到著名美術史家王遜教授的指導。多年來致力於中國繪畫史及民間美術的研究,曾獲文化部及中國美術家協會頒發的中國年畫研究獎。1990年8月至1991年10月應美國加州伯克萊大學邀請赴美研究及講學。主要出版著作有《中國美術通史》(隋唐及宋遼金兩卷,獲國家優秀圖書獎)、《中國繪畫簡史》、《中國年畫史》、《中國美術全集‧山西卷》、《吉祥圖案與家庭諸神》、《中國年畫史》、《中國門神畫》、《中國灶君神》、《南宋四家》、《郭熙》、《趙佶》、《馬遠》、《黃公望》、《中國美術史教程》等專著。

作者簡介 薄松年   1932年生,美術史論家、學者,河北保定人,現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另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年畫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大百科全書‧美術卷》編委,炎黃藝術館藝術委員會副主任。1950年在河北雄縣從事農村基層文化工作,1952年調入中央美術學院繪畫系深造,1955年畢業留校,擔任中國美術史教學工作,曾得到著名美術史家王遜教授的指導。多年來致力於中國繪畫史及民間美術的研究,曾獲文化部及中國美術家協會頒發的中國年畫研究獎。1990年8月至1991年10月應美國加州伯克萊大學邀請赴美研究及講學。主要出版著作有《中國美術通史》(隋唐及宋遼金兩卷,獲國家優秀圖書獎)、《中國繪畫簡史》、《中國年畫史》、《中國美術全集‧山西卷》、《吉祥圖案與家庭諸神》、《中國年畫史》、《中國門神畫》、《中國灶君神》、《南宋四家》、《郭熙》、《趙佶》、《馬遠》、《黃公望》、《中國美術史教程》等專著。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