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書目查詢 > 書目資料
借閱次數 :

拿破崙的鈕釦 : 17個改變歷史的化學故事

  • 點閱:353
  • 評分:0
  • 評論:0
  • 引用:0
  • 轉寄:0



  • 書籤:
轉寄 列印
第1級人氣樹(0)
人氣指樹
  • 館藏
  • 簡介
  • 作者簡介
  • 收藏(0)
  • 評論(0)
  • 評分(0)

★收聽本書之警廣「阿國時間」節目之「網路書海」單元訪問得獎榮譽:第三屆吳大猷科普著作獎 翻譯類佳作  錫製鈕釦在低溫時會崩解成粉末狀,西元一八一二年拿破崙對俄軍戰役的大潰敗,是否就是俄羅斯的冰天雪地讓這支堪稱史上最大軍旅因衣不蔽體而敗北?如果當初這些軍衣上的錫製鈕釦能不在低溫時裂解,是否法軍終於還是能繼續東征,並且將歐洲的演進歷史推往一個完全不同的方向?  《拿破崙的鈕釦》一書提及十七種像錫製鈕釦這般在人類歷史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分子,這些分子不但成為人類早期探險活動的幕後推手,更進而促成了偉大的歷史活動。這些分子不但成就了人類飲食穿著文化的進步,更造就了偉大工業與醫學法律等各方面的長遠進展。  本書作者從化學結構的觀點,揭示了人類演進歷史中看似毫無關聯的事件。  舉例來說,他們闡釋了:  ‧為何一些化學分子的發現使得新阿姆斯特丹被重新命名為紐約?  ‧為什麼一件看似再平凡不過的家庭廚房圍裙燃燒爆炸事件,卻導致了後來爆裂物炸藥與電影工業的興起?  ‧為何歐洲人對於一種亦使人上癮的生物鹼分子─咖啡的熱愛,卻終於引發了中國共產黨革命的開端?  ‧為何拜耳公司在尋求一種更具效力的阿斯匹靈分子的同時,卻陰錯陽差的成為第一個合成海洛英的工廠?  許多化合物結構上的微小變化都能引起化合物性質的劇烈改變,更繼而影響了許多歷史事件的演進過程。經由生動的筆觸與注重細節描述等著眼點,作者試圖提供讀者從另一個角度了解人類歷史與當代文明成就的全新觀感。書評“或許我們從來未曾想過香料、橡膠、尼古丁、盤尼西林,甚至其他許多化合物的化學本質與其所造成的歷史影響。而「拿破崙的鈕釦」一書無疑地將化學與文化之間的關係融合成一章章動人的故事。我深深覺得這是一本引人入勝,而且值得細細品味的好書。”─奧立佛‧薩克斯(Oliver Sacks),著有《錯把太太當帽子》(The Man WhoMistook His Wife for a Hat,天下文化)與《鎢絲舅舅─少年奧立佛.薩克斯的化學愛戀》(Uncle Tungsten:Memories of a Chemical Boyhood,時報出版)等 “將一些原子加到這兒,將另一些原子從那兒刪減這樣看似簡單的動作,竟是造成雄性、雌性賀爾蒙不同的主要原因,甚至也是另一些無害分子與使人上癮致死的有毒性分子之間的細微差距!本書即闡釋了這種化合物之間相似性的關係,與它們如何造就了人類文化演進的過程。這些有趣的議題也是本書值得閱讀的地方!─羅德‧霍夫曼(Roald Hoffmann),為西元一九八一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一個小分子的改變竟然導致完全不同歷史後果的推進!這本令人欣喜易讀的科普讀物透過迷人的敘述手法,試圖將歷史故事與作者們洞悉的化學特性,以緊密編織的手法將它們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而舖成一部從歷史事件發生的源頭細細講述,這些持續影響著社會大眾過程的有趣故事。”─彼德‧阿提肯(Peter Atkins),牛津大學教授,著有《伽利略的手指─十個偉大的科學點子》(Galileo’s Finger:The Ten Great Ideas of Science)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類書籍!「拿破崙的鈕釦」以新奇的方式讓讀者同時輕易的學習化學和歷史,並且特別注重於為何細微分子變化能導致深遠影響背後的原因。這本書從哥倫布與麥哲倫為了追尋香料分子而發現新大陸的故事開講,一直到近期PCB分子造成嚴重污染為結尾。作者Le Couteur與Burreson以不失娛樂性且兼顧科學研究精神的方式,書寫這本必成經典的科普書籍。”─馬克‧潘得蓋瑞斯(Mark Pendergrast),著有《咖啡萬歲》(Uncommon Grounds:The History of Coffee and How It Transformed Our World,聯經出版)作者簡介潘妮‧拉古德(Penny Le Couteur)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卡畢蘭諾學院教授,  擔任化學教職超過三十餘載。  曾榮獲加拿大傑出化學教育獎(Polysar Award),  並多次受邀出任自然及應用科學機構的要職,  包括加拿大化學學會以及女性科技學會主席。  曾參與規畫化學遠距教學課程,並合作撰寫教科書。杰‧布勒森(Jay Burreson)  具有多年資歷的應用化學家。  於夏威夷大學進行的博士後研究,  曾獲得美國國家衛生院的特別獎學金。  現在為美國俄勒岡州一家高科技公司主管。審訂 何子樂  現為國立交通大學應用化學系講座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畢業,加拿大UNB哲學博士,  致力於有機化學的研究。  曾受教於兩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分別為:  1990年的哈佛大學Elias J. Corey教授  1994年的南加州大學George A. Olah教授。  著有《想像比知識重要》、《化學花絮》、  《化學攬勝》、《科學趣事:勢難敵匹》等等。

作者簡介 潘妮‧拉古德(Penny Le Couteur)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卡畢蘭諾學院教授,   擔任化學教職超過三十餘載。   曾榮獲加拿大傑出化學教育獎(Polysar Award),   並多次受邀出任自然及應用科學機構的要職,   包括加拿大化學學會以及女性科技學會主席。   曾參與規畫化學遠距教學課程,並合作撰寫教科書。 杰‧布勒森(Jay Burreson)   具有多年資歷的應用化學家。   於夏威夷大學進行的博士後研究,   曾獲得美國國家衛生院的特別獎學金。   現在為美國俄勒岡州一家高科技公司主管。 審訂 何子樂   現為國立交通大學應用化學系講座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畢業,加拿大UNB哲學博士,   致力於有機化學的研究。   曾受教於兩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分別為:   1990年的哈佛大學Elias J. Corey教授   1994年的南加州大學George A. Olah教授。   著有《想像比知識重要》、《化學花絮》、   《化學攬勝》、《科學趣事:勢難敵匹》等等。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
此功能為會員專屬功能請先登入